第二十六卷:凡人的神话 (终卷 上篇)
“园丁”系统构筑的规则牢笼与“主宰”巢穴的狂暴冲击,在x-Ω-774区域外围形成了一种危险的、极不稳定的平衡。规则层面的震荡如同持续不断的低吼,警告着所有能够感知到它的存在,这里正酝酿着一场足以颠覆星海的风暴。
然而,正如林昊所预感的那样,“主宰”并未将全部力量倾注于突破封锁。逻辑节点7号的持续监测揭示了一个更令人不安的趋势:那暗紫色巢穴核心的能量与规则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内凝聚、压缩。原本弥漫在整个巢穴、不断向外分泌规则污染和“收割者”单位的狂躁意志,此刻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强行收束,聚焦于巢穴最深处的一个奇点。
那种感觉,不像是在积蓄力量做最后一搏,更像是在……准备分娩。
“它到底想干什么?”苏晴雪凝视着监测数据流,那代表巢穴核心能量密度的曲线几乎呈垂直上升,其规则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陌生。仿佛正在脱离他们之前所理解的、基于“园丁”系统底层逻辑的框架。
“它在尝试‘进化’。”林昊的规则之瞳中星云流转,试图解析那愈发晦涩的规则波动,“或者说,它在强行扭转自身的规则定义,想要突破某种……限制。它从‘园丁’的模仿者或失败品,试图变成……某种全新的、更独立的存在。”
这个推断让所有人不寒而栗。一个本就强大、疯狂且充满掠夺欲望的意志,如果再完成一次不可控的“进化”,其后果将是什么?
“园丁”系统显然也察觉到了这种异常变化。规则牢笼的编织速度进一步加快,壁垒变得更加厚重,并且开始尝试向内渗透一种规则解析探针,试图刺入巢穴内部,获取更详细的数据,评估这“蜕变”的风险等级。
但“主宰”的防御异常严密,那些暗紫色的规则触手变得更加灵活和具有攻击性,精准地拦截、摧毁着每一根试图靠近核心的“园丁”探针。双方在封锁与反封锁、探测与反探测的层面上,展开了更加激烈和精密的攻防。
这种层面的对抗,其影响开始超越规则层面,逐渐辐射到物质宇宙。
首先是空间结构。以x-Ω-774区域为中心,周围数光年内的时空出现了大规模的、不稳定的褶皱和涟漪。引力异常点随机出现又消失,一些小型天体被无形的力量撕裂、重组,甚至偶尔有短暂的、连接未知维度的微型虫洞一闪而逝。
其次是能量环境。该区域的宇宙背景辐射强度异常波动,虚空之中偶尔会迸发出短暂却极其强烈的、无法解释的能量脉冲,其频谱特征既不属于“园丁”,也不完全属于“主宰”,更像是两者规则激烈碰撞产生的“副产品”。
这些现象,已经隐隐触及了“园丁”系统维护宇宙稳定的底线!
【警告:‘园丁’系统对x-Ω-774区域的风险评估正在动态提升。】逻辑节点7号持续汇报着来自监控网络的信息,【检测到‘园丁’核心指令集正在调用更高权限的规则武器库进行预加载……但执行指令仍处于‘待命’状态。推测:其在等待对‘主宰’蜕变性质的最终判定。】
“园丁”也在犹豫。直接动用终极规则武器抹除目标,固然是最彻底的解决方案,但面对一个正在发生未知变化的同源(或近源)存在,贸然行动可能导致无法预料的后果,甚至可能对宇宙规则基础造成永久性损伤。它在进行一场风险计算。
而在前线,星火同盟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主宰”被牵制,规则异常导致“收割者”舰队的协同作战能力明显下降,其攻势虽然依旧凶猛,却失去了之前的章法和灵活性。冯·诺依曼元帅果断下令,发动了一场代号“拂晓”的大规模反击作战,成功收复了数个关键星域,极大提振了同盟的士气。
但冯元帅和“基石”小组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他们通过规则共鸣,向方舟传递了深深的忧虑:“我们赢得了时间,但风暴的中心并未平息,反而更加危险。‘主宰’的蜕变一旦完成,无论结果如何,都可能彻底改变战争的格局,甚至……改变我们所知的宇宙。”
新方舟内部,气氛凝重。他们如同站在即将喷发的火山口,清晰地感受到脚下传来的、越来越剧烈的震动,却无法预测喷发何时到来,以及喷发出的将是何种毁灭性的物质。
“我们不能仅仅等待和观察。”林昊的声音在意志熔炉中响起,带着决断,“我们需要知道‘主宰’蜕变的本质。哪怕只是多了解一分,也可能在未来多一分生机。”
他的规则之瞳再次投向那片风暴之眼,一个极其冒险的计划在他心中成型——或许,可以尝试利用“悖论之钥”与“维护协议”的深层关联,在“园丁”与“主宰”激烈对抗的规则乱流中,窃取一丝关于“主宰”蜕变核心的……信息碎片。
这无异于在两只互相撕咬的巨兽齿缝间夺取食物,危险至极。
但为了文明的未来,他们必须冒这个险。
蜕变的前兆已然显现,最终的时刻,正在倒计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