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草长莺飞。一支声势浩大的车队离开了云水城,向着安平城方向驶去。
沈昭宁与元夫人共乘一辆装饰华贵的马车,春桃与卓玛随侍在侧。车驾前后,是赵刚亲自率领的一队精锐护卫,甲胄鲜明,刀枪锃亮,气势森然。而在寻常人难以察觉的暗处,更有武功高强的暗卫如影随形,确保万无一失。
车队后方,一辆辆满载的马车格外引人注目,上面整齐地码放着用特制麻袋装好的高产粮种,高产小麦和高产水稻,这正是此行的重要目的之一。
安平城外,早已得到消息的城主陆砚辞,亲自率领城内属官、守军,以及众多闻讯而来的百姓,在城门外列队迎接。人群熙攘,翘首以盼。
当车队缓缓抵达,看到那一眼望不到头的运粮车队时,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惊呼和喜悦的议论声。
“快看!那么多粮种!”
“听说都是天神赐下的神种,产量极高!”
“隽王爷和王妃真是我们的救星啊!”
“这下春耕有指望了,再也不怕饿肚子了!”
陆砚辞快步上前,躬身行礼,声音洪亮:“安平城主陆砚辞,恭迎王妃殿下,恭迎元夫人!神种降临,实乃我安平城万千百姓之福!”
沈昭宁在春桃的搀扶下优雅下车,随后亲自扶着元夫人落地。她目光扫过眼前黑压压的人群,以及他们脸上那充满期盼与感激的神情,心中一定。
“陆城主请起,诸位乡亲请起。”沈昭宁声音清越,传遍四方,“今日,我奉天神旨意,特将这批赐福之神种,送至安平。愿此良种,佑我安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在陆砚辞的引导下,众人来到城东早已搭建好的一处高台之前。高台中央设着香案,气氛庄严肃穆。
沈昭宁缓步登台,面向东方,神情虔诚而肃穆。她朗声道:“天神在上,厚土在下!曦和带安平百姓感谢天神赐种,吾会承天应命,引神种福泽天下,愿苍生饱暖,天下安康!”
说罢,她率先跪拜下去。就在跪拜去那一刻,沈昭宁周身被金黄的光笼罩。在她身后的元夫人、陆砚辞及所有属官、守军,乃至台下成千上万的百姓,见到此景无不震惊,如同潮水般纷纷跪倒在地,黑压压的一片,人人面带敬畏与感恩。
“谢天神赐种!”
“谢天神庇佑!”
山呼海啸般的叩谢声此起彼伏,声震四野。这一刻,“曦和神女”沈昭宁与“天神赐种”的信念,深深植入了每一个安平百姓的心中,也为拓跋隽的势力赋予了神圣的光环。
仪式完毕,众人平身。沈昭宁微笑着牵起元夫人的手,向前一步,面向所有百姓,声音温和而有力:
“诸位乡亲,今日借此良机,我还要向大家引见一人。这位,便是我的母亲,也是隽王爷的生母元夫人。她,本就是安平人!”
人群再次骚动起来,无数道目光聚焦在元夫人身上,充满了惊讶与好奇。
元夫人虽然内心有些激动,但依旧保持着从容的气度。
她看着台下这些熟悉的乡音面孔,眼中泛起温情,柔声开口道:“各位父老乡亲,离别故土二十余载,今日归来,见到家乡如此景象,见到你们,我心甚慰。王爷他一直心系百姓,望大家得了这神种,好生耕种,待到秋收,家家户户都能仓廪充实,再无饥馑之忧。”
她的话语朴实而真诚,带着浓浓的关切,瞬间拉近了与百姓的距离。许多人这才恍然,原来威名赫赫的隽王,身上竟也流淌着安平的血脉!一种难以言喻的亲近感与自豪感,在人群中油然而生。
“元夫人放心,我们一定好好种!”
“王爷是咱们安平的外孙啊!”
“怪不得王爷对咱们这么好!”
听着百姓们的议论,沈昭宁内心窃喜,这一步走对了。
元夫人再次踏上故土,她内心五味杂陈。她引着众人来到城中一处略显陈旧的街巷,指着一家如今经营绸缎的商铺,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这里……原本是我家的绣坊‘锦云轩’。”
往事如潮水般涌来。她低声诉说着那段尘封的伤痛:“当年,家中绣技精湛,生意兴隆,却因此被城中恶霸盯上,欲强占坊铺。父母不从,他们便……便下了毒手。那日我恰巧去给城外庵堂送绣品,躲过一劫。回来时,只见一片狼藉……我不敢回家,四处躲藏,如同惊弓之鸟……直到遇见了可汗……”
二十多年过去,物是人非。曾经的“锦云轩”早已改换门庭,唯有时光静静流淌,诉说着无声的沧桑。元夫人站在旧址前,恍如隔世,良久才平复心绪。
接下来的行程,元夫人依照沈昭宁的暗示,主动走入市井百姓之中,关切地询问他们的生活、收成、子女状况。
她言辞温和,态度亲切,毫无王妃生母的架子,引得百姓们纷纷围拢,好奇地打量这位气度不凡的夫人。元夫人明白沈昭宁的深意,她需要让更多人知道,威名赫赫的隽王,他的母亲是汉人,就出自这安平城。
当晚,一行人入住城主府。府邸占地广阔,虽不及隽王府奢华,但布局严谨,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处处透着官家的威严与庄重。陆砚辞安排的晚膳极为丰盛,兼具北地风味与江南精致,足见其用心。
餐桌上,沈昭宁一边用餐,一边看似随意地向陆砚辞问起安平城的民生政务、赋税收入、治安情况等。陆砚辞对答如流,显露出不错的治理能力。沈昭宁满意地点点头,随即话锋一转,问到了猪仔的养殖情况。
“陆城主,先前吩咐寻找并特殊喂养的那批猪仔,如今情况如何?”
陆砚辞立刻回道:“回王妃,下官一直亲自盯着,不敢懈怠。萧大人负责养殖的是城中最有经验的老农户李老汉。据他回报,猪仔长势颇为奇特,与寻常家猪大不同。”
沈昭宁微微一笑,意味深长地说:“嗯,好生照看。这些猪仔,将来可是改善我军民膳食、甚至可能成为安平城支柱产业的‘大功臣’,容不得半点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