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盖围着那台蓝色的SU9走了一圈,最后停在车头。
他脑子里回响着系统那最后一行评价。
当前地球,民用量产级电动跑车的巅峰之作。
他笑了。
他从兜里摸出那台用了几年的旧手机,屏幕上还有几道裂纹。
他翻出通讯录,找到了一个昨天才存进去的号码。
备注名:雷总。
电话拨了出去。
几声“嘟”之后,电话接通了。
对面传来一个带着笑意,很有辨识度的声音。
“莫先生,这么快就有想法了?”
莫盖把手机夹在肩膀和耳朵之间,空出手,在SU9冰冷的车身上敲了敲。
“喂,雷总?”
“Are you ok?”
电话那头明显愣了一下,随即爆发出爽朗的大笑。
“哈哈哈哈!我很好,非常好!莫先生,你太有意思了!”
雷军的声音听起来心情很不错。
“车我收到了,还行。”莫盖的语气很平淡,仿佛在评价一辆普通的二手车。
“就是忘了问你,想怎么改?”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
“是想让它上天,还是想让它下海?先说好,价钱不一样。”
电话那头的笑声更大了。
“莫先生,你就别开我玩笑了。我的要求很简单,只有一个。”
“说。”
“让它,在纽北赛道,足够快。”
雷军的声音收起了玩笑,变得很认真。
“快到,让所有人都闭嘴。”
修车行里很安静。
莫盖没有说话。
电话那头,雷军也没有催促,耐心地等着。
过了几秒,莫盖才开口。
“就这?”
“对,就这。”雷军的回答干脆利落。
“车上的所有东西,你都可以动。预算没有上限。除了这个目标,其他的,你说了算。我相信你的专业判断。”
“行。”
莫盖吐出一个字,直接挂断了电话。
他把手机扔到一边的工具台上,看着眼前的SU9。
纽博格林北环。
赛车界的圣地,真理之环。
一个亿的定金,一个没有上限的预算,换来的只是这么一个简单粗暴的目标。
“有点意思。”
莫盖自言自语。
他拉过一张凳子坐下,脑海里对系统下达指令。
“系统,任务目标已确认:纽博格林北环最速。”
“分析并生成最优改装路径。”
【收到指令。】
【任务路径规划中……】
【结合现有车辆平台与目标需求……】
【路径已生成。】
【第一阶段:重构整车空气动力学套件。】
【预估算力消耗:50点。】
“执行。”
没有丝毫犹豫。
【指令确认,正在对‘小米SU9(原型车)’执行空气动力学极限优化……】
一道淡蓝色的光芒,如同拥有生命的薄纱,轻轻笼罩住整台SU9。
这一次,光芒没有像改装五菱时那样狂暴。
它很柔和,很细致,像无数个纳米级的机械臂,在碳纤维的车体表面进行着无声的操作。
SU9那身“星河流彩”车漆,在蓝光下流淌得更加迅速。
车头最下方的碳纤维前唇,内部结构开始重组,边缘变得更加锋利。
车身侧面的导风槽,角度发生了微不可查的变化。
车尾下方那个巨大的扩散器,内部的鳍片数量在增加,角度也在自行调整。
一切都发生在无声无息之间。
突然。
“咔。”
一声轻微却无比清晰的脆响。
在车头前唇的两侧,两个原本平滑的表面突然裂开,两片巴掌大小、造型复杂的碳纤维小翼,缓缓伸出,悬停在半空。
“咔、咔。”
紧接着,车门后方,后轮前方的位置,同样伸出了两片垂直的导流板。
“咔、咔。”
车尾,在那个巨大的主尾翼两侧,两片垂直的端板也从车体中生长出来。
最后,是车底。
两块平整的护板向下翻转,形成了新的气流通道。
一、二、三……八!
整整八个全新的,独立的,可以活动的空气动力学部件,出现在了这台车上。
它们不像是后期加装的,更像是这台车与生俱来的鳞片和羽翼。
蓝光散去。
修车行里,那台SU9的外形,已经变得和刚才完全不同。
如果说刚才它是一头蓄势待发的猎豹,那现在,它就是一头张开了所有利爪和獠牙,准备搏杀的史前凶兽。
充满了不讲道理的攻击性。
【改装完成。】
【新增模块:全域主动式可变气动舵面。】
【评级:理论极限】
【功能简介:系统将实时采集车辆速度、转向角、G-FoRcE、悬挂行程等数百项数据,通过中央处理器进行毫秒级运算,独立调节八个气动舵面的角度。在任何工况下,为车辆提供最优下压力与最低空气阻力。】
莫盖站起身,绕着车走了一圈。
他不需要风洞。
连接着系统的他,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风洞。
他能“看”到无数条虚拟的气流线,划过车身的每一个曲面,被那些新生的翼片完美梳理,最终在车尾形成稳定的低压区。
他伸出手,触摸着一片新伸出来的前翼。
触感冰冷,坚硬。
这是真实存在的造物。
“巅峰之作?”
他轻声念出系统之前的评价。
“不。”
“现在,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