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北魏正光年间的洛阳城,热闹得跟开了锅似的。不是因为边关打了胜仗,也不是因为新修了什么利民工程,而是一群姓元的王爷和朝廷重臣,正忙着比谁更有钱、谁更会花钱——这场“斗富大赛”,比戏台子上的戏还精彩,连老百姓都凑着热闹看笑话。

要说这比赛里的“种子选手”,首推高阳王元雍。这位王爷是皇室宗亲,又握着朝廷大权,家底厚得能压垮骆驼。他在洛阳城里的府邸,修得比皇宫还气派:花园里的假山是从江南运来的奇石,池塘里养着西域进贡的锦鲤,连路边的路灯都挂着珍珠串成的帘子。府里的仆人更是多得吓人,光男仆就有六千个,个个穿着绸缎衣服;还有五百个艺伎,吹拉弹唱样样精通,晚上开宴时,丝竹声能传到三条街外。

最让人咋舌的是元雍的“日常伙食”。他一顿饭要上一百多道菜,每道菜都得用金碗银盘装着。有次大臣李崇去他家赴宴,看着桌上的“清蒸麒麟肉”“红烧驼峰”,再想起自己家里的粗茶淡饭,忍不住偷偷问身边的侍从:“王爷这一顿饭,得花多少钱啊?”侍从压低声音说:“少说也得三万钱,够普通百姓过十年了!”李崇听了,差点把刚喝下去的酒喷出来——他虽说也是朝廷重臣,家里也有不少积蓄,可跟元雍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不过李崇这人有个特点,有钱却抠门。他家里藏着不少金银,可自己平时穿的衣服是旧的,吃的饭也就两三个菜。后来有人问他怎么不跟元雍比阔,李崇苦笑着摇头:“比不过啊!元雍一顿饭的钱,够我吃一千天了,我要是跟他比,不出半年就得把家底败光。”这话传到元雍耳朵里,元雍只是笑了笑,照样每天大摆宴席,丝毫没把李崇的“节俭”放在眼里。

可有人不服气啊——这人就是河间王元琛。元琛也是皇室宗亲,论地位不如元雍,可论“好面子”,他比元雍还胜一筹。眼看元雍天天占着“洛阳首富”的名头,元琛心里跟猫抓似的,暗下决心要把元雍比下去。

他先从“行头”下手。家里的马本来就都是日行千里的好马,他还嫌不够气派,让人用纯银子打造马槽,马身上的缰绳全用金丝编织,连马鞍上都镶嵌着宝石。有次他骑着马出门,阳光一照,马身上的珠宝闪得路人睁不开眼,老百姓都围着看,还以为是神仙下凡了。

接着又改造府邸。他把家里的窗户全拆了,换成用紫檀木雕刻的花窗,上面还镶嵌着翡翠和玛瑙;客厅里的柱子裹着金箔,连地面都铺着玉石;书房里的书架上,不仅摆满了名贵字画,连书册的封面都用绫罗绸缎装裱。有次他宴请洛阳城里的王爷们,故意把大家带到书房,指着墙上的《洛神赋图》说:“这可是顾恺之的真迹,我花了十万钱才买回来的。”在座的王爷们都看傻了眼,只有元雍不动声色地喝着茶——他家里比这值钱的宝贝多了去了。

元琛见大家都被镇住了,心里更得意了,尤其是看到章武王元融那副羡慕的样子,更是忍不住炫耀起来。他拉着元融的手,指着满屋子的宝贝说:“以前总听说西晋的石崇富可敌国,我还遗憾没见过他;现在我倒觉得,该遗憾的是石崇,他没见过我这么富的人!”

元融本来也觉得自己挺有钱的,家里光是绢布就堆了好几间库房。可今天看了元琛的府邸,又听了他这番话,心里顿时凉了半截。回到家后,他越想越憋屈,竟然躺在床上哭了三天,连饭都没吃。家里人还以为他受了什么委屈,一问才知道,原来是跟人比富比输了——这事后来传到洛阳城的大街小巷,老百姓都笑他:“见过比富的,没见过比富比哭的,章武王这是把面子看得比命还重啊!”

这场“斗富大赛”闹得沸沸扬扬,连胡太后都知道了。胡太后是个爱看热闹的人,索性决定亲自“凑个热闹”。有天她下旨,让洛阳城里的王公贵族、妃嫔大臣都去皇宫的藏绢仓库,说要让大家“按力气取绢”——能扛多少,就拿多少,全当是朝廷的赏赐。

消息一传开,大家都乐坏了,尤其是元融和李崇,俩人早就听说皇宫里的绢布都是上好的蜀锦,心里盘算着要多扛点回家。到了仓库那天,元融一马当先冲进去,抱起几匹绢布就往肩上扛,还觉得不够,又伸手去抱,结果肩膀一沉,“哎哟”一声倒在地上,腰直接扭了;李崇也没好到哪儿去,他想比元融扛得多,硬是把十多匹绢布捆在一起往肩上扛,刚走两步,腿一软,不仅绢布掉了一地,还把膝盖给磕肿了。

胡太后在一旁看得哈哈大笑,让人把他俩的绢布都收了回去,说:“你们俩啊,贪心不足,这下好了,空手回去吧!”元融和李崇又疼又愧,红着脸低着头走了,从此又多了个笑话。

可也有人不按常理出牌,这人就是侍中崔光。崔光官居侍中,也是朝廷重臣,可他走进仓库后,只随手拿了两匹绢布就停住了。胡太后好奇地问他:“别人都往多了拿,你怎么只拿两匹啊?”崔光笑着说:“臣家里不缺绢布,这两匹够臣做件新衣服就行了,多了也是浪费。”这话一说,刚才还在抢绢布的王公贵族们都不好意思了,纷纷放下手里的绢布——跟崔光比起来,他们的贪心也太明显了。

司马光说

北魏元氏宗族,恃皇亲之尊,掌朝廷之权,不思治国安民,反以斗富为乐,何其荒唐!元雍之奢,元琛之骄,元融之痴,皆为利欲所迷,失却宗室之责。胡太后非但不加约束,反以“取绢”为戏,纵其贪念,实乃失政之举。崔光独取两匹,虽显清俭,却难挽朝堂奢靡之风。如此上下相效,国何以治?民何以安?终致乱象丛生,祸不远矣。

作者说

这场北魏斗富闹剧,看似是王爷大臣们的“面子之争”,实则是北魏政权“精神缺钙”的缩影。当皇室宗亲把“比阔”当成人生目标,当朝廷重臣把“敛财”当成终极追求,整个朝堂就成了一个巨大的“奢侈品赛场”——大家比的不是治国能力,不是民生政绩,而是谁的马槽更贵、谁的宴席更豪。

更讽刺的是胡太后的“取绢游戏”:她看似在“看热闹”,实则是用一种纵容的态度,默许了这种奢靡之风。元融和李崇的“扭伤出丑”,不是因为力气小,而是因为贪心重;崔光的“只取两匹”,不仅是个人清俭,更是对这种“比富文化”的无声反抗。可遗憾的是,崔光的清醒,在一群醉心于财富的权贵中,不过是昙花一现。

这场闹剧最可怕的地方,不是王爷们花了多少钱,而是他们把“财富”当成了唯一的价值标准——仿佛只要有钱,就能证明自己的地位和能力。可他们忘了,百姓的疾苦不在金碗银盘里,国家的安稳不在珍珠玛瑙中。当权贵们在府里大摆宴席时,洛阳城外还有百姓吃不饱饭;当王爷们在比谁的马槽更贵时,边关的士兵还穿着破旧的铠甲。这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反差,才是这场闹剧背后最悲凉的真相。

本章金句

把财富当勋章的人,终究会被贪婪的重量压垮;把奢靡当体面的时代,早晚会被百姓的失望抛弃。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大唐风流小厨师隋唐:家兄程咬金这就是你的宿命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最后的一位将军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全球统一系统黑风寨主成帝路这个师爷很科学玉简在手,昭姐横穿三千界开局大秦小兵,我为始皇炼不死军白虎御唐:龙阙血鉴大唐长安秘物栈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