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的午后,阳间古镇的老街上飘着丝线的清香。
我和灵汐循着香味走到巷尾,一座爬满蔷薇的旧宅前,几位绣娘正坐在石阶上绣花,她们手中的丝线泛着淡淡的魂力光泽,绣出的图案竟是简化版的护脉符。
“这些绣品能镇宅呢!”
领头的周绣娘笑着举起绣帕,
“我婆婆传下来的手艺,说绣上这些花纹,邪祟就不敢靠近。可昨晚起,宅子里总传出奇怪的声响,绣好的帕子也莫名多出几道裂痕。”
灵汐接过绣帕,指尖刚触到裂痕,守心玉突然发烫:
“这是‘噬魂线’造成的!有人用邪术污染了丝线,若不找出源头,整个古镇的魂力都会被侵蚀。”
我们跟着周绣娘走进旧宅,堂屋的八仙桌上摆着一叠泛黄的绣谱,谱子最后一页画着一把青铜钥匙,旁边写着“锁魂匣藏于西厢房”。
西厢房的门紧锁着,门楣上的木雕早已褪色,灵汐用魂力擦拭木雕,竟露出与绣谱上相同的钥匙纹路:
“钥匙应该藏在绣品里!”
桂渊突然跳到绣架旁,爪尖指向一幅未完成的牡丹图。
周绣娘仔细翻看绣线,从牡丹花蕊处抽出一根泛着灰光的丝线,丝线末端缠着一小块青铜——正是钥匙的碎片!
“噬魂线就藏在普通丝线里!”
我立刻用护脉符净化绣架上的丝线,灰光散去后,更多钥匙碎片从丝线中掉落,拼凑起来正好是完整的青铜钥匙。
打开西厢房的门,一股阴冷的气息扑面而来。
房内的木箱上刻着复杂的符文,正是“锁魂匣”,匣身的缝隙中渗出灰黑色的魂力,里面隐约传来魂灵的呜咽。
“这匣子是上古用来封印邪魂的,如今封印松动,邪魂才会干扰绣品。”
灵汐翻遍《两界守护录》,却没找到重启封印的方法。
周绣娘突然想起什么,从针线篮里取出一个布包:
“这是婆婆留下的‘镇魂线’,说遇到危险时,用它绣出‘锁魂纹’,就能加固封印。”
她拿起针线,指尖翻飞间,镇魂线在锁魂匣上绣出一道繁复的纹路,每一针落下,匣身的灰光就淡一分。
可绣到最后一针时,邪魂突然发力,镇魂线被扯断,周绣娘的手指也被划伤。
“我来试试!”
灵汐接过针线,她的魂力与镇魂线相融,绣出的锁魂纹泛着金光。
我和桂渊则在一旁护法,用护脉符抵挡邪魂的冲击。
随着最后一针完成,锁魂匣上的符文亮起,邪魂的呜咽声渐渐消失,匣身的缝隙也被金光封住。
周绣娘看着完好的锁魂匣,松了口气:
“以后我要把镇魂线的手艺传给更多人,让大家都能守护自己的家。”
她取出几卷镇魂线,递给我们:
“这些你们带上,说不定以后能用得上。”
灵汐将这次的经历补充进《两界守护录》,在书页上画了锁魂匣、镇魂线与绣娘绣花的画面,旁边写着:
“旧宅藏匣锁邪魂,绣线为刃护安宁。守护从非仅靠法器,一针一线的传承,亦是抵御黑暗的力量。”
离开旧宅时,夕阳透过蔷薇花洒在石阶上,绣娘们又重新坐回原位绣花,镇魂线的金光与花香交织,格外温暖。
我看着手中的镇魂线,突然明白,守护的技艺从来都藏在民间的烟火气里,是绣娘手中的针线,是祖辈传下的叮嘱,这些看似平凡的事物,共同编织成了两界最柔软也最坚固的守护网。
而《两界守护录》的故事,也会在这些烟火气中,继续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