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后的阳间瓷镇,白霜裹着窑厂的青灰瓦,空气里飘着高岭土的湿润气息。我和灵汐带着新守护者阿瓷来镇上巡查——这里的“魂纹瓷”能储存纯净魂息,是守护司制作法器的重要材料,可近日送来的瓷胚,表面总在烧制后裂开细碎的纹路,连最有经验的瓷匠都找不出原因。
“再这样下去,下个月的护脉符瓷基就凑不够数了。”
阿瓷捧着一块裂纹瓷胚,眉头紧锁,“镇上最老的林瓷匠说,这不是火候的问题,倒像是瓷胚里藏着股‘裂魂气’,把瓷的魂息给扯断了。”
我们跟着阿瓷去林瓷匠的窑厂,刚进门就见满地碎瓷片,林瓷匠正蹲在拉坯机旁,手里拿着半块泛着灰光的瓷片,面色凝重。
“你们来得正好!”
林瓷匠举起瓷片,
“这裂魂气藏在高岭土里,从矿上运回来的土,捏成胚就带着股邪劲,烧的时候气一冲,瓷就裂了。我试过加釉、调火,都没用,祖传的《补瓷录》里,倒提过‘魂釉’能补瓷魂,可配方早就不全了。”
灵汐接过《补瓷录》,泛黄的书页上画着复杂的釉料配方,只隐约可见“辰砂、松烟、魂泉露”几个字。
“魂泉露?是不是后山那口‘瓷魂泉’的水?”阿瓷突然想起什么,“我上次去泉边取水,见水里泛着淡蓝光,当时还以为是反光。”
我们立刻跟着林瓷匠去后山瓷魂泉,泉水果然泛着淡蓝魂光,水面上飘着一层极薄的釉质。
林瓷匠取出瓷碗,舀了半碗泉水,又从随身的布包里掏出辰砂和松烟:
“《补瓷录》里说,魂釉要‘三物相融,以瓷魂引’。得找块没裂的老瓷片当引子,才能把三种材料的魂息缠在一起。”
阿瓷从背包里掏出一块祖传的老瓷片——是当年守护司定制的魂纹瓷残片,上面还留着淡淡的护脉符纹路。
林瓷匠将辰砂、松烟倒入魂泉露中,再把老瓷片浸在水里,指尖不断揉搓瓷片,口中念着古老的补瓷咒。
没过多久,碗里的液体渐渐变成淡青色,表面泛起细碎的金光——正是魂釉!
我们带着魂釉回到窑厂,将其涂在新瓷胚上。
林瓷匠点燃窑火,温度升到最旺时,窑里突然传来一阵细微的响动,原本该裂开的瓷胚,表面的魂釉竟凝成一层光膜,将裂魂气牢牢裹在里面。
可就在这时,窑外的高岭土堆突然冒出灰雾,一团浓黑的裂魂气凝聚成形,向窑门扑来。
“快用‘瓷魂阵’!”林瓷匠大喊着将几块老瓷片摆在窑门周围,“老瓷片的魂息能引魂釉的光,把裂魂气困在阵里!”我们立刻按他的说法,将老瓷片围成圈,窑里的魂釉突然爆发出青光,与瓷片的光交织成网,将裂魂气困在阵中。
阿瓷趁机将魂泉露洒向雾团,裂魂气发出一声尖啸,渐渐消散在空气中。
窑火熄灭后,打开窑门,满窑的瓷胚都泛着温润的青光,没有一块裂开。
林瓷匠捧着新烧制的魂纹瓷,笑得眼角皱起:
“补瓷和守护一样,得懂瓷的性子,用它能接受的法子去护,硬堵是不行的。”他将《补瓷录》和一小罐魂釉递给我们:“这些你们拿着,以后再遇到瓷魂受损,就能用上了。”
灵汐将这次的经历补充进《两界守护录》,在书页上画了瓷窑、魂釉与老瓷片的图案,旁边写着:
“霜降寻瓷补纹裂,瓷匠传艺续瓷魂。守护从非仅靠法器,一捧瓷土的温度、一碗魂釉的匠心,亦是留住器物魂息的力量。”
离开瓷镇时,夕阳将窑厂的烟囱染成金色,新出窑的瓷片在余晖下泛着微光。
我看着手中的魂釉罐,突然明白,守护器物魂息的智慧从来都在匠人的指尖上——是林瓷匠手中的瓷片,是魂泉露里的光,是这些对手艺的坚守,共同守护着瓷镇的传承与器物的安宁。
而《两界守护录》的故事,也会在这些匠心凝聚的时光里,继续书写新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