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
两位亲家兴致高涨,推杯换盏间相继醉倒桌下。二嫂,我们先告辞了。何雨隆将二哥背进屋里安置。
阿诗玛几人帮忙收拾完毕,夜色已深,一行人告别二哥家各自返家。
转眼除夕将至。
大年初一清晨,又一场白雪飘落。雨隆,天寒地冻的站在院里做什么?五哥早起看见何雨隆伫立院中远眺,不知在想些什么。五哥,新年好。何雨隆收回思绪。
他不过是心生感慨——从六五年至今,这已是他在此度过的第五个除夕、第四个新年。
时光飞逝,连孩子都一岁半了,整日像小猴般欢蹦乱跳。二哥,大清早要去哪儿?
雨隆,老八,新年好。
新年好二哥,大过年的这是要去拜年?日子不对吧?
去镇上给大姐她们打电话。
雪天路滑,当心些。
晓得。
大年初四,大姐夫妇、二姐夫妇带着李静萱来到寨子。
因工作缘故,马明亮一家和李安国未能成行。
阿山、阿树、阿布也特地请假赶回,初八就得返回春城工作。外公!小舅!小舅妈!小姨!小姨父!
静萱来了?上次见你才这么高呢。小舅妈比划着,现在都成大姑娘了。
想你们呀!就是路途太远,爸妈工作忙,我自己不敢来。李静萱记得上次来外公家还是十二年前,那时她刚六岁。
如今高中都快毕业了,寨子却还是记忆中的模样。
岁月在外公、舅舅和舅妈脸上留下了痕迹,他们不再如从前那般年轻。
放下行李后,大姐几人又去了其他兄弟姐妹家小坐,李静萱则陪着阿梦闲聊家常。
正月初六,两个寨子格外喜庆。
阿梦换上了母亲为她缝制的嫁衣,经历了一系列传统仪式后,迎亲与送亲的队伍在欢快的唢呐声中启程。
他们抬着嫁妆,一路热热闹闹地向新郎家走去。
沿途有 奏月琴,唱起山歌,跳起左脚舞,场面比城里的婚礼还要欢腾。
何雨隆想起当年何雨柱迎娶冉秋叶时,是他骑着自行车陪着去接亲。
那时何雨柱载着新娘,他则驮着女方家陪嫁的被褥,简简单单就把婚事办了。
至于他和阿诗玛,因特殊原因至今未办婚礼,甚至连结婚证都未领取。
他暗自决定,等这段时期过去,一定要补办一场像样的婚礼,绝不让她遗憾。阿达,跟我们到帝都住些日子吧,如果不习惯,我再送您回来。”
“不去。”
“阿达,雨隆和小九都劝了这么久,您就去帝都玩一阵嘛,家里有我们照看。”
“人生地不熟的,不如在家自在。”
“承启、承玉,你们去劝劝外公,让他去咱们家住住。”
年节过完,阿梦也出嫁了。
如今正月十五已至,何雨隆和阿诗玛准备带承启、承玉返回帝都。
临行前,他们想接老爷子同去,可老人始终摇头。
五哥等人轮番劝说无果,何雨隆只得让孩子们出马——老爷子最疼这两个小家伙,或许会听他们的。外公,和我们一起去帝都嘛。”
“外公……”
“阿达,您别担心。
我知道您习惯了寨子的生活,但帝都也绝不会让您闷着。”
“外公,去吧。”
“唉……好吧。”
老人终于松口。
面对承启和承玉期盼的眼神,他轻叹着点了头。
在繁华帝都的憧憬与忐忑中,阿达最终点头应允。太好了,阿达!阿诗玛欣喜不已。
连夜收拾行装后,天未破晓,一家五口便踏着晨露前往县城班车。
不料途中车辆故障延误,抵达春城时暮色已沉。折腾一天总算到了,先去大姐家吧。
小九拎着行李,何雨隆抱着熟睡的承启和承玉,众人匆匆穿过华灯初上的街道。
大姐夫妇刚放下碗筷就听见院门响动——
雨隆?阿达也来了?大姐夫连忙迎出,快进屋!怎么这个点儿才到?
路上车子趴窝了。何雨隆将孩子们搁在藤椅上。
大姐系上围裙转身进灶房:给你们下碗鸡蛋面垫垫。
热腾腾的面条上桌时,两个孩子揉着眼睛被唤醒。
饭后大姐夫妇听闻老爷子的决定,面面相觑——这位几十年寸步不离寨子的老人,竟要去千里之外的帝都。承启他们非要拉着我去看看。老爷子搓着烟卷嘀咕。该去的。大姐给茶缸续上热水,蒸汽模糊了她发红的眼眶。
帝都是小妹的家啊,再不去,怕是......
夜幕低垂,指针滑向九点。我去安国那边将就一晚。何雨隆瞧了眼腕表说道。
大姐家仅有两间居室,阿诗玛带着孩子与大姐同住一屋,老爷子和姐夫占据另一间,他决定去找李安国那个年轻人凑合一宿。
自打参加工作有了收入,这小子就在外头单独赁了间屋子独居。
步行片刻便到目的地,不多时何雨隆已站在李安国租住的院落前。咚咚咚...安国。小姨父?是我,开门。您怎么突然来了?快请进。收拾得倒挺齐整。初次造访的何雨隆有些意外,没想到独居的年轻人能把屋子打理得如此清爽。那当然,邋遢得像猪圈自己住着也憋屈。李安国递上茶水,外公也来了?大姑家安置不下,我过来借宿一晚。老爷子要跟我们回帝都住段日子。听闻此言,李安国立即表示:我开车送你们去机场吧。航班还没定,明早去查时刻。定好通知我。
借宿的夜晚转瞬即逝。
翌日清晨,何雨隆没回大姐家,跟着李安国在街边吃了碗热腾腾的米线,随后直奔售票处。
运气不错,次日九点恰好有飞往帝都的班机。
购票归来时,发现二姐和静萱正在院里闲聊。早饭安国请的米线。何雨隆扬了扬机票,阿达,小九,明天九点起飞。
扎着马尾的静萱嘟着嘴:你们又要走啦,下次见面不知何时呢。暑假不是要毕业吗?何雨隆笑道,来帝都玩啊,当工作前的休假。说定了!到时候让哥哥陪我一起。少女眼睛亮晶晶的。
她盘算着高中毕业后任职小学教师前,正好能趁着悠长假期去北方瞧瞧皇城根儿的风光。
她一直想去帝都看看,可一个姑娘独自去那么远的地方,她父母哪能放心呢?不如让李安国陪她一起去好了。外公,小姨,小姨父,承启,承玉,等放暑假我就去帝都看你们。
安国表哥,静萱表姐,再见。
安国,静萱,你们先回吧,要来帝都记得提前说一声。
外公,小姨父......我们这就回去了,祝你们一路顺风。
回去吧。
第二天早餐后,李安国和李静萱把何雨隆一行人送到机场。
待他们离开不久,众人登上了飞往帝都的航班。
上午九点,飞机从春城机场起飞。
老爷子第一次坐飞机,紧张得直冒汗,总担心这铁家伙会从天上掉下来。
何雨隆一路陪他聊天,分散他的注意力。
飞行六个多小时后,下午四点飞机降落在帝都机场。阿达,到帝都了,该下飞机了。
老天爷啊,总算落地了。
飞机稳稳停下,老爷子长舒一口气。
还是踩在地上踏实,在天上那会儿简直是把命交给了老天爷,太吓人了。
他暗下决心,以后宁可坐几天几夜的火车,也再不碰这玩意儿了。阿达,瞧把你吓的,没事吧?
见老爷子满头大汗脚步虚浮,何雨隆连忙搀住他。雨隆,我回去的时候记得买火车票。
好,到时候我陪你坐火车回去。
老爷子的话让何雨隆想起前世那些空难新闻。
虽然概率低,但一旦出事就是大事。
以后出行确实得慎重考虑交通工具的选择。爸爸,小绿和小蓝呢?
刚下飞机,承启和承玉就缠着要他们的鹦鹉。
登机前何雨隆把两只月轮鹦鹉收进了秘境空间,此刻才取出来放进笼子。在这儿呢,看它们活蹦乱跳的。
小绿。
小蓝!
两个孩子兴冲冲地打开笼门,让许久未见的鸟儿重获自由。这里就是帝都城吗?
老人在车厢里不停张望,眼前繁华的景象对这位在小山村生活了大半辈子的长者来说太过新奇。
他从未想过有生之年竟能来到天子脚下。阿达,等安顿下来我带你逛遍四九城——去转转,看看,再登长城瞧瞧。
好啊。
阿达准备下车,马上到家了。
外公快看,爸爸给我做的灵猴可好玩啦!
乖孩子。
外公还有我的玩具呢,爸爸给我做了好多新奇玩意儿。
老人慈爱地轻抚承启和承玉的发顶:好好,外公陪你们一起玩。目光仍不住打量着车窗外迥异的街景——这些灰墙青瓦的胡同,就是帝都的巷陌吗?即将踏进小女儿女婿的家门,心头泛起久违的期待。
※
礼士胡同十八号院里,刚收功的小宝拧着毛巾:师叔他们都去滇南三个月了,到底什么时候回来?
师兄你问我,我问谁去?宁伟蹲在石阶上叹气,真想师父师娘啊。
两人正说话间,宁伟突然直起身子:你听!是不是师父的声音?
瞎说,滇南离这儿几千里......咦?这俩鸟儿倒是稀罕。两只羽色艳丽的飞禽掠过院墙,还没等他们细看,清脆的童声就从垂花门外传来。小宝哥!小伟哥!
是承启承玉!宁伟箭步冲向大门,果然看见风尘仆仆的一家四口,师父师娘!真是您们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