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指给伙计宋玉梅家方向。
伙计赶紧过去了。
宋玉梅站在暗处,没露头,悄悄溜下楼了。
她为了这个家,为了张志远,为了张书平,借了不少外债,好多还没还呢。
赊账吃饭的钱,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去吧。
外面冷,待不住人,纺织厂家属楼不远处新开了家棋牌室,想打牌的可以进,没钱打牌,但是想看别人打牌的,也可以里面,只要不乱说人家有啥牌就行。
宋玉梅走进了棋牌室,里面可暖和了。
过了一个多小时,估摸着饭馆伙计肯定走了,才回家。
一进门,张志远就阴沉着脸,“你上哪去了?说是上厕所,半天没回来,我让街坊大嫂帮忙喊你,人家说你根本没在厕所。”
宋玉梅心里冷笑,找她干啥,还不是想让她拿钱,她也不拆穿,“我上完厕所想起家里没盐了,就去买了袋,遇见后楼以前的同事,就聊了两句,咋了,还不让我和人聊天了?”
说完,把一袋盐放到了桌上,回来时候就想到了张志远会质问,特意买的。
不就是打哑迷吗,她也不问家里是不是出事了。
张志远主动说的,“书平赊账那家饭馆子找来了,我就没见过这么笨的,赊账竟然告诉人家真名和地址。”
宋玉梅笑了,“难道你让书平说谎?那就不是赊账了,是耍无赖。人家找来,你把钱给人家就是了,吃饭本来就应该给钱的,何况拖了这么多天了。”
张志远唉声叹气,“我要是有钱,早就送去了,还用等着人家上门?你又不在家,我只好把我的手表抵押给了人家,好在后天咱们那个门脸就又可以收租了,日子总算能宽裕点了。”
宋玉梅心说,看吧,只要女人不管了,男人照样能有法子活下去。
但凡她还和以前一样,想着当啥贤妻良母,事事上心,就该她操心钱的事了。
说到门脸的租金,宋玉梅忽然靠近张志远,压低声音,不让里屋的程焕焕听见,“我跟你商量个事,现在家里情况你也知道,那租金收回来,程焕焕不是一直要拿一半吗,就告诉她,没人租那个门脸,咱们只能降价,不然租不出去,不能和以前一样,给她那么多钱了。”
要是以前,张志远为了面子,肯定说,答应儿媳妇的,耍这个心眼干啥,但刚才被饭馆伙计堵门要账,终于让张志远醒悟了一点,钱永远不嫌多,立刻同意。
第二天,都不用张志远张罗去收租金,程焕焕破天荒的早上就起来了,提醒催促张志远,“爸,咱家那个门脸,到了收租的日子了。”
现在张书平工资降了那么多,她就指着这笔租金呢。
张志远吃了早饭,按照和宋玉梅商量好的,收了租金,先去饭馆子把手表赎回来,到家只给了程焕焕以前的四分之一。
程焕焕不干,“咋就这么少了?我不信!”
张志远苦口婆心的,“你们妇道人家哪里懂,现在外面生意都不景气,很多房子租不出去,我要是不降价,都没人租,少是少了点,但细水长流,总比租不出去强。”
程焕焕即使再不乐意,也没办法,只好把那一点点钱收了起来。
宋玉梅正在门口准备午饭,喊张志远,“炉子里的煤球不够炒菜的了,你去楼下帮我拿点上来。”
家家户户都是用煤球烧饭,筒子楼地方小,放不下那么多煤球,就在楼下搭了个棚子,专门给大家存放煤球。
张志远答应一声,下去拿煤球,宋玉梅悄悄跟上。
俩人到了煤球棚子,里面没人,先击了个掌,算是合作愉快。
然后,宋玉梅朝着张志远摊开手心。
张志远会意,腆着脸笑,“还要上交啊?我手里也得有几个钱不是。”
宋玉梅当即变脸,“可以呀,以后你负责买米买菜,或者我每天追着你要今天的菜钱,到时候你可别嫌烦。”
张志远只要一想到宋玉梅每天和追债似的找他要菜钱,就头大,不情不愿的把大部分上交了,自己只留了十块钱,“我也得有点零花钱。”
宋玉梅伸着要钱的手一直没收回,“你还有病退的工资,修车摊的收入呢,从买房的时候,我就四处借钱,你和书平住院,饥荒去更多了,很多还没还清呢,你想让我一个人干手工活还钱?”
张志远见宋玉梅提高了嗓门,外面有街坊走过,他怕被人听见,“小声点,给你,都给你。”
自此,宋玉梅就留了心眼,再也不像刚结婚时候似的,啥事都掏心掏肺,更不会为了张志远的面子,忍着程焕焕了。
不过,她似乎对张志远更好了,每天都告诉他买菜花了多少钱,家里却啥日用品了,又花了多少钱。
日用品的价格可以打听出来,但菜价就不好说了。
副食品专柜有规定的价格,但菜市场,尤其早市,随便砍价。
比如,花三毛钱买了一斤小青菜,宋玉梅告诉张志远,“这青菜是人家自家种的,特别新鲜干净,比普通的贵五分钱,花了三毛五。”
别小看五分钱,这里几分,那里几分,天长日久,积少成多。
还有她接的手工活,“这件毛衣我打好给人家,能赚八块钱手工费。”
实则人家给了十一块钱的手工费。
张志远哪里懂这些,看着宋玉梅每天都拿个本本记账,还直夸她会过日子。
宋玉梅把偷偷攒下的钱,都另存了一个存折,还在银行租了保险柜,专门放存折用,免得放在家里,不小心露馅了。
让张志远高兴的是,宋玉梅也不和程焕焕计较了,家里一团和气,真正达到了他一直想要的家和万事兴。
不过,程焕焕可没感激宋玉梅,觉得一切都是应该的。
她正怀着张家大孙子呢,现在她就是张家的宝,不应该对她好吗?
宋玉梅借口说给程焕焕补身子,隔三差五买鸡买鱼回来炖汤。
这里面学问就大了。
程焕焕不是不做饭吗,没关系,她做。
炖汤的时候,炖两锅。
一锅用鸡头鸡屁股,以及内脏,另一锅用好的。
炖好了,把鸡头啥的捞出去,从另一锅撕几块她不喜欢的鸡脖子肉,靠近鸡屁股地方的肉,放到里面。
特意在不是饭点的时候炖,美其名曰给程焕焕加餐,炖好了,还给程焕焕端里屋去。
“我怕骨头卡着你,就帮你把骨头都剃了,纯肉的,吃着更香。”
程焕焕不是玩电脑,就是看那种书,根本不知道自己喝的啥汤。
加上程焕焕本来就胖,补了半天,看不出啥效果,宋玉梅倒是结结实实的皮肤好了,有点神采了。
至于鱼,那就更好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