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UU阅书 >  大明卫 >   第270章 愤恨!

崇祯六年的寒冬,凛冽异常。北京城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铅灰色的云层低垂,压得人喘不过气。

紫禁城的飞檐翘角在寒风中更显孤寂,一如朝堂上此刻的气氛。

陆铮立于丹陛之下,听着兵部尚书用沉痛的语气禀报西北的乱局:榆林军纪涣散,军械流失严重,蒙古部落趁隙入寇劫掠;

西安虽未陷落,但高迎祥、李自成等部气焰嚣张,渭南一战官军失利,局势危殆;

曹变蛟援军被灾民和小股流寇所阻,行进迟缓…

每一个字都像沉重的石头,砸在崇祯皇帝本就紧绷的神经上。他的脸色苍白,手指无意识地抠着龙椅的扶手。

然而,比西北军报更致命的,是随后由都察院左都御史亲自呈上的那份奏疏。

奏疏冗长,条分缕析,罗列了陆铮诸多“罪状”:查抄晋商时中饱私囊、河南清丈时逼反良民、纵容周墨林在边镇擅权跋扈引发摩擦…最终,竟将榆林军械流失、流寇坐大的根源,隐隐指向了陆铮的“查处不力”和“纵寇养奸”!

言辞凿凿,还附有所谓的“人证物证”摘录。

朝堂之上,静得可怕。无数道目光聚焦在陆铮身上,有幸灾乐祸,有冷漠观望,也有少数几分担忧。

首辅李标眼帘低垂,仿佛神游物外,但微微捻动的指节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崇祯皇帝看着那奏疏,又看看跪地请罪的兵部尚书,最后目光落在陆铮身上,那目光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依赖、怀疑、愤怒,以及一种被逼到绝境的恐慌。

“陆铮!”皇帝的声音尖利而颤抖,“你…你还有何话说?!”

陆铮出列,撩衣跪倒,声音却异常平静:“陛下,西北之乱,根源在于积年弊政、边将腐化、天灾连连。

臣督查不严,确有失职,甘受陛下责罚。然则,”他抬起头,目光锐利地扫过那群御史,“‘纵寇养奸’、‘通敌资贼’之罪,实乃构陷!

臣请陛下,允臣与诸位御史大人当庭对质,一一辩明所列之事!

亦可派员彻查北镇抚司及臣之家宅,若有分毫贪墨资敌之证,臣愿领凌迟之刑!”

陆铮顿了顿,语气转为急切:“然此刻军情如火,万不可因此等无稽之谈延误战机!

臣最新研判,闯贼李自成部有脱离陕西、南窜湖广郧阳之迹象!郧阳山高林密,若流寇窜入,与中原乱民合流,则大势去矣!

请陛下火速下旨,令湖广、河南巡抚严加防范,阻敌于汉水之北!”

陆铮试图将焦点拉回真正的威胁上。

但此刻的崇祯,已被愤怒和恐惧攫住。陆铮的辩解在他看来像是狡辩,而对李自成动向的预警,则更像是转移视线的伎俩。

“核查?对质?现在还有时间搞这些吗?!”皇帝猛地站起身,胸口剧烈起伏,“西安快要丢了!

榆林乱成一团!你让朕现在去查你的锦衣卫?!陆铮,你太让朕失望了!”

就在这时,一旁的阁老吴宗达终于缓缓开口:“陛下息怒。陆指挥使或有失察之过,然其忠心为国,亦有多功。

眼下确非深究细枝末节之时。当务之急,乃稳定西北,驱逐鞑虏,剿抚流寇。”他话锋一转,看似公允,却暗藏机锋:“然则,陆指挥使身兼数任,或恐精力不逮。

老臣以为,或可派遣一稳重可信之重臣,前往陕西督师,统筹全局,而陆指挥使则专心于京畿防务与稽查内部,如此,方为两全。”

李标此言,看似调和,实则是要将陆铮的势力逐出西北,剥夺其插手军务的权力,将他局限在锦衣卫的“本职”内,甚至可能趁机安插自己人接手危险的督师之职,既能捞取功劳,也能进一步孤立陆铮。

崇祯闻言,似有意动。他既需要陆铮的能力,又对他充满猜忌,吴宗达的提议似乎给了他一个折中的选择。

陆铮心中暗恨,却无法反驳。他知道,自己若再坚持,只会加深皇帝的疑心。

就在朝堂气氛微妙,即将按照吴宗达的设想发展时,一名太监连滚爬爬地冲入大殿,声音凄惶尖锐:

“陛下!八百里加急!大同…大同兵士因欠饷发生骚乱,围了巡抚衙门!宣府那边也有不稳迹象!蒙古骑兵已在边外聚集,似有大规模入寇之兆!”

又是一个晴天霹雳!

宣大一线,京师屏障,竟然也到了崩溃的边缘!

崇祯皇帝身体一晃,险些晕厥过去。内忧外患,至此已达极点!

吴宗达的脸色也瞬间变得难看。宣大不稳,他提议的“督师陕西”显得遥不可及且次要了。

此刻,所有人的目光再次不由自主地聚焦到陆铮身上。这种危机四伏的局面,似乎只有这个手段酷厉、行事果决的锦衣卫头子,才有可能勉强应对。

陆铮知道,这是危机,也是唯一的机会。他再次叩首,声音沉毅决绝:“陛下!宣大乃京师门户,万不可乱!

臣请旨,愿亲率京营精锐一部,并锦衣卫缇骑,即刻前往大同、宣府弹压乱兵,整肃军纪,抵御蒙古!若不能稳定宣大,臣提头来见!”

他不再争取西北,而是直指更迫近的危机——宣大兵变和蒙古入侵。这是皇帝无法拒绝的,也是李标难以反对的——谁愿去那随时可能炸开的火药桶?

崇祯皇帝看着陆铮,眼神复杂变幻,最终,求生的欲望压过了猜忌。他喘着粗气,嘶声道:“…准!准奏!朕予你王命旗牌,宣大一线,文武官员,皆听你节制!务必给朕稳住!”

“臣,领旨!”陆铮重重叩首。

陆铮站起身,最后看了一眼脸色铁青的吴宗达和那些目瞪口呆的御史,转身大步流星走出皇极殿。袍袖带风,背影在阴沉的大殿中显得无比决绝。

他知道,这是一步险棋。离开京城权力中心,前往危机四伏的边镇,朝中的政敌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中伤他。

但他别无选择,唯有置之死地,或许才能后生,才能为自己,也为这个帝国,搏出一线生机。

陆铮离京的消息迅速传开

北镇抚司内,气氛凝重。陆铮将日常事务交由一名信得过的老成千户暂理,并暗中嘱咐其严密监控朝中动向,尤其是吴宗达和那几位御史的举动。

通州京营,胡小栓和柱子被告知将随一部精锐骑兵,跟随陆督师出征宣大。孩子们既兴奋又恐惧,胡大嫂得知消息,连夜赶制干粮,眼泪止不住地流。

杞县的张文远,从过往客商口中听到京城惊变和陆督师出征的消息,心中波澜起伏。

他看到本地胥吏听说陆铮离京后,气焰重新变得嚣张,心中那份微弱的希望又黯淡了几分。

……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玉简在手,昭姐横穿三千界开局大秦小兵,我为始皇炼不死军白虎御唐:龙阙血鉴大唐长安秘物栈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