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接着解释道,“就拿去年夏天的数据来说,大同全市范围内的餐饮企业超过6400家,相关从业者差不多有19万,估计现在这个数字只会更多。”
“有这么多餐厅呀?”宇辰惊讶地叫出声来。
“确实如此。”这位体态富态的男士点头肯定,“在大同,新开业的餐馆一开始生意通常都很火爆,当地居民都会跑去尝鲜。但要是菜品质量不过关,或者没有什么特色,大概也就只能红火两三个月,之后客人就会越来越少。所以说,能在大同屹立十来年甚至更久的餐厅,肯定是既有独特的魅力,价格又合理。而且在大同,就算是高档餐厅,消费也不会高得离谱,让人承受不起。”
“有这么多餐饮从业者,那大同市的总人口有多少啊?”梦瑶紧接着又问道。
这位见多识广的中年人立刻给出了准确的答案:“大同市包括四区及其下辖六县,总人口大概308万。其中,平城区的常住人口有112.8万,云冈区也就是原来的矿区,有67.7万居民。”
“矿区居然有这么多人?”梦瑶忍不住惊叹。
“毕竟大同一直被称作‘煤都’嘛。”宇辰顺口回应道。
“大同有十三个大型煤矿,还有好多小煤矿呢,所以号称‘八十万煤海儿女’。”那位男子微微举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烈酒,缓缓说道。
眼前这位大同中年男子,身形略显富态,圆润的脸颊泛着健康的红晕,笑起来时,双颊的肉微微鼓起。
他绝对是个“美食行家”,对吃有着独特的热情。这不,刚一上桌,他就迫不及待地大快朵颐起来,那专注的神情,仿佛世间万物都无法干扰他与美食的“交流”。
嘴里还不时发出满足的赞叹声,让人隔着老远都能感受到他对食物的喜爱。
不仅爱吃,他还特别能说。只要一打开话匣子,就如同决堤的江水,滔滔不绝。
谈及大同的美食文化,他更是如数家珍,从街头巷尾的特色小吃,到各大餐馆的招牌菜肴,每一道菜的来历、做法、口感,他都能说得头头是道。
他一边说着,一边还会用手比划着,那生动的神情和丰富的肢体语言,仿佛要把每一种美食都鲜活地呈现在你眼前。
这不,正说着,他又端起酒杯,轻啜一口酒,继续眉飞色舞地讲述着大同美食背后的那些趣事,那股子热情劲儿,就像冬日里的暖阳,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实际上没那么多,少了十万呢。”宇辰纠正道。
“这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就像当年曹操号称自己有八十万大军一样。”对方笑着调侃道,“其实啊,大多数餐馆还是集中在平城区。”
不多时,一名中年男子稳稳地将一只精致的铜火锅放置在桌面中央。
这火锅的设计独具匠心,中间竖起的小烟囱里,木炭正熊熊燃烧,却不见一丝油烟冒出,颇为神奇。
而外围的圆形锅腔里,满满当当地堆满了各式各样的食材,光是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扒肉条、牛肉块、鸡肉块、猪肉丸子,还有红亮诱人的大虾等肉类,与精心挑选的干黄花、干豆角、干茄子、干青椒、干葫芦条等干蔬相互搭配,色泽绚烂,令人食欲大增。
紧接着上桌的,还有四碟清爽可口的小菜、一片片白嫩的豆腐,以及一小碟翠绿得仿佛能滴出水来的腊八蒜。
“这火锅造型精美,构造巧妙,就连上面的装饰图案都如此考究。”梦瑶不禁赞不绝口。
“真不知道这样的创意究竟出自谁的手笔。”宇辰也忍不住感叹。
“这款火锅的设计者,乃是朱桂麾下的匠人……”那名男子慢悠悠地开口说道。
“原来这火锅背后还藏着一段有趣的故事呀?”梦瑶好奇心顿起,连忙追问。
“那自然是有典故的。”对方一脸得意,仿佛肚子里装着无数的奇闻轶事。
“就知道你在胡编乱造。”身旁的女子嗔怪地数落着他。
“我可是见多识广,故事多得很呢。”男子笑嘻嘻地回应着,丝毫不在意女子的责怪。
“少说!”女子佯装恼怒,挥了挥手。
这可把男子吓了一跳,他急忙端起酒杯,猛灌一口酒给自己壮胆,随后便娓娓道来:“话说当年啊,朱元璋的第十三子朱桂王爷,正窝在府邸的土炕上生闷气呢。为啥生气?还不是因为冷嘛!大同的冬天,寒风那叫一个凛冽,饭菜刚端上来没一会儿,就凉透了。”
“哈哈,想来大同的冬日确实是寒风刺骨啊!”宇辰深有同感地附和道。
“确实如此啊,在那个年代,王府里可没有咱们现在的供暖设施。”男子继续讲着,“这朱桂王爷生性急脾气,又粗犷豪放,心里就琢磨着:‘我堂堂尊贵王爷,府邸里的九龙照壁那可是傲视群雄,可居然连一顿热乎饭都吃不上。’越想越气,连喝酒都觉得不畅快了,一怒之下,挥手就把铜碗铜盘摔了个满地。”
“这王爷还真是性情中人,够豪放的。”宇辰一边说着,一边夹起一块扒肉条,放入口中细细咀嚼,“嗯,这味道好极了,鲜美得很,口感醇厚,肥肉一咬下去,仿佛在嘴里就化开了。”
“没错。”男子说着,也夹起一颗丸子放入口中细细品味,“朱桂这人做事果敢,用咱大同话讲,还有点‘愣’!就在这时,一位足智多谋的大臣瞧见了这场面,脑袋里灵光一闪,赶忙献策说:‘要是这饭菜下面能一直燃着火,不就一直热乎了嘛。’”
“妙啊!”宇辰忍不住由衷赞叹,紧接着又好奇地问,“大哥,您刚才说的‘愣’是啥意思呀?”
“就是说这人做事鲁莽冒失,说话办事都不咋过脑子,不考虑后果。”中年男子又一次举起酒杯,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色,继续说道,“当时啊,就有另一位官员提出疑问:‘燃火?那屋里头不得烟熏火燎,让人憋闷窒息啊?’这时候,那位智者却胸有成竹地说:‘自有解决的好办法!’”
“听您这么说,就这样发明出了火锅?”梦瑶迫不及待地问道。
“准确来讲呢,他召集众人,集思广益,发动了好多工艺大师一起琢磨,最后打造出了这么个神器——铜质火锅,能让鼎下燃烧的炭火和鼎内的浓汤完美融合。”男子满脸自豪地描述着,那神情仿佛他自己就是那位了不起的发明者。
“这可真厉害,”宇辰竖起大拇指,“要是在冬天吃这铜火锅,那感觉,简直绝了!”
“那可不,”男子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扒肉条,一边继续介绍,“这款铜火锅啊,总共分为底盘、火座、锅体、锅盖、火筒、筒盖这六大部分,整个造型就像一座精致的宝塔,足足有一尺多高呢。锅盖和锅体的表面还刻绘着龙纹,那龙纹刻得栩栩如生,跟活的似的。朱桂王爷坐在炕头,美滋滋地品尝着铜锅里翻滚的美食,忍不住拍着桌子大声叫好,笑得合不拢嘴。”
正是:大同古城香千里,铜锅一沸煮古今;塞外牛羊汇百味,炭火慢炖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