啸风怀着几分忐忑,小心翼翼地迈进那山洞。
一进去,他才真切地意识到,这山洞远比从外面看上去要深邃得多,而且空间极为狭窄,宽度仅仅够一辆汽车勉强挤过去。
“这要是这会儿突然有辆车开过来,那可就麻烦大了。”
这个念头刚在脑海中闪过,啸风心里猛地“咯噔”一下,一种紧迫感油然而生。他赶忙加快脚步,一心只想尽快穿过这个狭窄的山洞,逃离这略显逼仄的空间。
然而,似乎命运总爱开玩笑,怕什么就来什么。就在这时,身后骤然传来汽车发动机的轰鸣声,那声音在这封闭的山洞里显得格外刺耳。
啸风心里一紧,心脏仿佛都提到了嗓子眼儿,脚步愈发急促,几乎是一路小跑着,慌慌张张地奔出了山洞。
出了山洞,眼前的景象映入眼帘。里面是一条狭窄的小路,路面是用混凝土浇筑而成的,虽然不宽,但看上去十分平整。
看样子,这里应该是两山之间的一处山沟。外面的那座大山被打通了一个山洞,借助这个山洞,便与外面广阔自由的天地连接了起来。
啸风沿着马路边上稍稍高出一些的路沿往西走去。走着走着,他惊喜地发现,这条路越往前越宽阔,视野也随之变得开阔起来。
几分钟后,前方出现了矿山办公用的楼房,矗立在那里,颇为醒目。
这时,他瞧见附近有个人,心中一喜,心想正好可以向他打听一下晋华宫地下矿井的具体位置。于是,他连忙加快步伐朝那人走去。
可谁能料到,还没等他走近,那人便转身走进了办公室。啸风心里一阵懊恼,正郁闷着呢,又看到有两个人从楼房里走出来,朝着马路另一侧停着的汽车走去。
见状,啸风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赶忙再次加快脚步,朝着那辆汽车奔去。
只是,时机实在是不巧,当他好不容易气喘吁吁地赶到时,那辆汽车却正好发动起来,缓缓开走了,只留下他一个人站在原地,满脸无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汽车远去。
啸风原本打算径直走进办公室,向里面的人询问关于晋华宫地下矿井的情况。
可当他刚走到办公室门口时,脚步却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心中突然泛起一阵犹豫。思索片刻后,他临时改变了主意,决定还是继续沿着眼前的路往前走。
此刻的路上空空荡荡,几乎不见人影,想来大概是正值中午时分,大家都去休息了吧。
就这样,啸风独自走了好一会儿,终于瞧见一个男子迎面朝他走来。
“您好!向您打听一下,晋华宫井下公园怎么走?”啸风见状,赶忙快步上前,满脸礼貌地向对方问道。
“那个矿井啊,离这儿还挺远的呢,而且不太好找……你应该从那边过去……”
那人一边说着,一边抬起手,朝着啸风来时的路指了指,示意他出了晋华宫矿的那个门楼,从公路上走,“从那边走要好找一些……”
“这边也能过去吧?”啸风心想既然都已经走到这里了,还是想尝试一下从这边前往,于是便紧接着追问了一句。
“可以是可以,只是路程比较远,岔路又多,确实不太好找……而且那里是要收费的。”那男子倒是很有耐心,详细地解释着。
“可以的,我买门票。”啸风几乎没有丝毫犹豫,脱口而出。他此刻一心只想着能够顺利抵达晋华宫井下公园,对于这门票钱,他压根儿就没放在心上。
那人一听啸风愿意买门票,顿时来了兴致,介绍路线的热情愈发高涨起来,“你就沿着这条路一直向前走,然后向右拐,不过到那儿可只能右拐啊,等再上坡的时候,一定得再向右拐,记住了,上坡的时候右拐……”说着,还一边用手不停地比划着,就怕啸风记不清楚路线。
“好的,我知道了。谢谢!”啸风赶忙向对方表达感谢,随后便按照那人所指引的方向,继续沿着路向前走去。
就这样,啸风沿着路一直向前走着。当走到路的尽头时,一个门房出现在眼前。
门房前,站着一位胖胖的中年男子,正悠然自得地甩动着胳膊,做着锻炼。
在门房前面,两根铁道笔直地伸向远方。望着这铁道,啸风不禁暗自思忖,想必就是依靠它们,将这里开采出来的煤炭运往全国各地的吧。
紧接着,啸风便向这位中年男子打听起晋华宫井下公园的情况。
“哦,那个矿啊?不远,前边右拐,再右拐,再左拐就是了。”中年男子说得倒是轻描淡写,然而,却没有给出具体的指向。
“好的,谢谢!”尽管中年男子的指引并不清晰,但啸风心想,至少能确定前面路口先右拐,再右拐这一段路是没错的。至于后面具体该如何走,大不了边走边问,总能找到地方的。于是,他抬脚朝着前方走去。
拐过弯后,眼前果然出现了一段上坡的水泥路。啸风心想,这应该就是先前那人提到的地方了。按照之前的提示,此时是该右拐了。
其实这路并不难找,因为在路边用石头砌成的高高的墙上,有一个极为显眼的大牌匾。牌匾红底黑字,写着“晋华宫地下公园请往这边走”,在字的后面,还有一个醒目的箭头,清清楚楚地指示着方向。
啸风顺着箭头所指的方向拐过弯来,走着走着,他察觉到一个颇为奇怪的现象。
只见周围的墙都是用石头砌起来的,这些石头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呈现出灰色中略带点黄的色泽,石质看上去十分坚硬。
真不知是哪位技艺精湛、擅长堆垒的能工巧匠,竟能将这些形状各异的石头码放得如此整整齐齐。而且,仔细观察会发现,石头之间并未使用水泥之类的黏合剂,可这墙却依旧坚固如初,着实令人佩服不已。
啸风继续向前走去,渐渐地,他发现石墙的高度在不断降低。此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里是一座小山包,这石墙是顺着小山包的山势依次垒砌起来的,所以随着地势的起伏,石墙也就越来越低。
小山包上错落分布着许多房子,这些房子独具特色,皆是用一块块石头精心垒筑而成。从远处眺望,它们显得颇为美观。
有些房子的外墙还涂抹了一层黄泥,想来这黄泥并非用于加固房屋,而是为了起到保暖防寒的作用,如此一来,倒也为这些石头房子增添了别样的韵味。
小山包上的道路同样别具一格,路的两侧同样是用石头垒砌而成。这些石头被码放得方方正正,看起来规整有序。
偶尔会有一两株翠绿的灌木在其间点缀,为这条略显单调的石路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间或还能看到一段爬山虎攀附在墙上,顺着墙壁蜿蜒生长,让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鲜活。
而且,墙的上方和下方还不时会冒出一两丛生命力顽强的小草,正肆意地生长着,仿佛在向人们尽情展示着它们蓬勃的生命力。
啸风继续前行,走着走着,视野突然豁然开朗,眼前出现了一个广场。他信步来到广场上,朝着广场深处望去,只见在小山包的前方,一块硕大的石头醒目地矗立在那里,上面赫然刻着“棚户区遗址”几个大字。
从这一视角望去,小山包上那些石头房子的壮观之感愈发浓烈。
也许此地往昔正是山门所在之处,作为整个区域的门面,每一处石头的堆砌都尽显匠心。
那高耸的石墙,规整有序,似在坚守着往昔的记忆;漂亮的石头门楼,古朴典雅,仿佛仍在迎接着曾经往来的人群;还有那漫长的石头台阶,一阶一阶,延伸向未知的过往。
在那碧蓝如洗、澄澈无垠的天空映衬下,这一切都宛如一部沉默的史书,虽无声却有力地诉说着岁月的过往。
它们身上散发着古朴而沧桑的气息,每一道纹理、每一处缝隙,都像是岁月留下的独特印记,吸引着人们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任由思绪飘飞,去遐想那些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或激昂、或温情的故事。
正是:峭壁悬岩生古寨,乱石堆砌经岁寒,
岁月磨砺犹未改,风骨峥嵘锁云烟。层楼叠宇倚晴空,残阳如血映旧颜,
断瓦残垣藏故事,往事随风梦已远。风霜雨打几春秋,青苔斑驳忆当年,
百转千回情难了,凝眸处皆是往昔。远眺山河思悠悠,心绪如波难以收,
山川壮丽英雄逝,唯有此地留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