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猛地挺直佝偻的脊背,眼中燃起灼人的火光,25日拂晓,鬼子第21旅团的汽车队钻进乔沟,115师的枪口就顶上了他们的后脑勺!
他的声音里带着金属般的颤音,林彪师长一声令下,全线开火——685团砍头,687团断尾,686团掐住老爷庙咽喉,独立团把增援的鬼子钉在东跑池动弹不得!
展厅的灯光掠过他颤抖的指尖,在作战示意图上划出凌厉的弧线:看这口袋阵!咱们的子弹从两侧山崖泼下来了!汽车炸成火球,马车惊得乱踢,鬼子抱头鼠窜时才发现——退路断了,前路堵了,头顶是黑洞洞的枪口!
“686团的战士们端着刺刀冲向老爷庙高地,他们用血肉之躯扛住了日军三次反扑,最终将红旗插上了制高点。独立团则如铜墙铁壁,在东跑池方向构筑起防线,把试图增援的日军死死钉在原地。
“六个多小时啊!老人突然压低嗓音,手榴弹甩完了就搬石头砸,拼刺刀时刀刃卷了边,有的战士和鬼子同归于尽……
展柜里的缴获步枪静静陈列,老人颤抖着抚过玻璃,忽然笑了:此战共毙敌1000余人,烧毁汽车100余辆,缴获1000多支步枪、20挺机枪……
他转身望向满室沉默的人群,胸前的勋章在灯光下烁烁生辉,这一仗,让全中国都知道了——八路军,能打胜仗!
“好啊!”掌声如潮水般漫过展厅。
老军人布满皱纹的脸在声浪中泛起潮红。他扶着墙壁稳住身形,喉结滚动着,仿佛又听见八十多年前那片山谷里的呐喊。
“腰站阻击战打响时,独立团1营的战士们趴在山石后面,眼睁睁看着鬼子的汽车队往乔沟钻。营长曾保堂把驳壳枪往石头上一磕——‘打!’那枪声就像开了闸的洪水,机枪、步枪、手榴弹全响了!”
老军人压低声音:“鬼子飞机来了,翅膀底下挂着炸弹嗡嗡响。咱们没高射炮,咋办?”
“咋办?”小姑娘瞪大眼睛问。
他猛地挥动手臂,“号兵把冲锋号吹得震天响,全营端着刺刀就往鬼子堆里冲!刀光剑影里敌机转了三圈,愣是没敢扔炸弹——咱们的战士和鬼子绞在一起拼白刃,飞机要是扔炸弹,先炸死的就是他们自己人!”
“英勇!”宇辰的声音里带着震颤,指尖不自觉攥紧展柜边缘。
啸风重重叹口气:“那时咱们武器落后,只能靠血肉之躯拼杀……”他的声音渐低,喉咙像被什么堵住了。
“张文松!”三个字砸在众人耳膜上,“一营教导员带着战士摸黑绕到鬼子侧背,”他的眼眶通红,“鬼子的机枪扫过来时,他正举着驳壳枪往前冲,子弹穿透了心脏还往前走了三步……”
“张德仁连长!”老军人的声音突然发颤,“捅死几个鬼子后,肠子都从肚子里滑出来了,他把肠子往腰里一塞,又扑向一个鬼子,抱着对方滚下悬崖!”
展厅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
“日军留下300多具尸体,”老军人突然笑了,那笑容里带着血与火的苍凉:“独立团的战士们,用大刀片子和手榴弹,让鬼子在腰站寸步难行。他们倒下时,手里还攥着敌人的头发、军装纽扣……”
他的声音逐渐低沉,却像钢针般扎进每个人心里,“这就是中国军人的血性——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
展柜里的刺刀泛着幽冷的光,刀刃上的缺口仿佛还凝结着八十多年前的血痕。“曾贤生连长,人送外号‘曾猛子’……”
老军人的喉结剧烈滚动,枯瘦的手指隔着玻璃触碰那柄刺刀,“他带着战士们冲进鬼子堆时,手里的大刀砍得卷了刃,就从鬼子尸体上拔刺刀接着捅。”
老军人突然压低嗓音,像是怕惊醒了沉睡的英魂,“十几个鬼子倒在他脚下,他自己也被刺了几刀,浑身是血……”
展厅的灯光在老人颤抖的睫毛上碎成光点,他望着展柜深处,目光穿过玻璃,仿佛看见那场天昏地暗的拼杀。
“鬼子端着刺刀围上来,他却笑了——”老军人的声音突然哽咽,“他摸出最后一颗手榴弹,扯掉导火索时还喊着‘老子跟你们拼了!’”
玻璃上倒映着老军人颤抖的肩膀,“轰”的爆炸声仿佛穿越时空,在展厅里激起无声的回响。
“乔沟的石头缝里……”老军人用袖口狠狠抹了把脸,“到处都是这样的硬骨头!……”
他的声音里带着滚烫的痛,又有灼人的骄傲,“这些人啊,连名字都没留下,可他们的血,把乔沟的土都泡成了红色!”
“在日军步兵和辎重车队进入乔沟后,9 连 2 排排长秦二愣带领 13 名战士同敌人展开了肉搏战。
“乔沟的硝烟里,秦二愣的刺刀划出最后一道弧光。四名鬼子的刺刀几乎同时刺来,他拧身拨开前两柄寒光,却躲不开后腰突然刺入的锐痛——刺刀从右腹透出时,他甚至听见了布料撕裂的声响。
“血顺着刀尖滴答在石板上,他却咧开染血的嘴,冲最近的鬼子露出带血的犬齿。
“‘狗娘养的!’他闷哼着攥住敌人枪杆,用染血的额头撞上对方面门。当鬼子鼻梁骨碎裂的惨叫响起时,他反手将刺刀扎进其心脏,刀柄没入直至护手。
“剩余两名鬼子的刺刀再次捅来,他却借着尸体倒地的力道侧身一滚,用最后一丝力气抱住其中一人的腿,将对方拖得踉跄跪倒。
“身后的刺刀再次刺穿他的腰部,这次直接从右腹透出了刀尖。
“他感觉不到疼了,只看见剩下的两个鬼子惊恐的眼神——他们大概从没见过这样的中国军人,被捅穿了肚子还能咧嘴笑。
“秦二愣猛地侧身,用最后一丝力气将刺刀带着飞溅的血花捅进面前鬼子的心脏。
“两人同时倒地时,他望着头顶翻涌的硝烟,嘴角渐渐扬起——他听见了,那熟悉的冲锋号正穿透血色晨雾,从乔沟的另一头传来。
正是:捐躯赴国难,先辈豪情,化作星辰辉广宇;视死忽如归,后人壮志,凝成利剑护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