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未落,两人已穿过斑驳的门洞。坡道两侧,是矿区的厂房。
走不远,路边台阶上,一位干瘦的中年男子正用树枝拨弄炭火,铁锅里飘出零星的面香。
“师傅,万人坑咋走?”啸风快步上前,鞋跟碾碎脚下的煤渣。
男子握着树枝的手顿了顿,浑浊的眼睛突然亮起来:“前边左拐,见着铁道再左拐,顺着山路走就能到。”他边说边用树枝在地上划出路线,袖口露出的皮肤上布满煤渍。
道谢后,两人顺着他指的方向拐进巷道。两侧的矿房排列整齐,褪色的标语“安全生产”在墙面上依稀可辨。
远处,黛青色的山峦层层叠叠,山风掠过树梢,卷来若有若无的煤烟味。
“原来咱们一直在山沟里打转。”啸风望着头顶的天空。
“怪不得刚才路边房子都建在高台上。”宇辰踢开脚边的碎石,“敢情整条街都在山沟里。”
“铁道在哪呢?”宇辰疑惑。
啸风眼尖,瞥见远处岔道口有人影晃动:“再问问!”
两人小跑过去,却见那人正将一卷图纸塞进帆布包。“这边,左拐直走。”那人简短地指了个方向。
顺着那人指的方向拐进豁口。
“原来这就是铁道!”啸风望着延伸向山谷深处的铁轨,枕木间零星散落着煤渣,在阳光下泛着黑亮的光泽。
两条铁轨像沉默的巨蟒,蜿蜒着钻进远处云雾缭绕的山沟,火车驶过的轰鸣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看!”宇辰突然指着墙上白色底板上醒目的红箭头指向左侧,下方印着红色数字——“距万人坑400m”。
他话音未落,铁道路口的起落杆落下,远处铁轨上传来哐当哐当的声响——一辆老式煤车正缓缓驶过。
火车过后,两人踩着碎石穿过铁道,山体在右侧投下大片阴影。脚下的小路依着山势起伏。
转过一个弯道,走不远宇辰说:“看,对面就是停车场!”隔着马路,水泥坪上零星停着几辆汽车。
啸风注意到路边摆着几个简易花架,塑料水桶里泡着几束菊花。
最近处的桶里,白菊和黄菊的花瓣轻轻颤动,像是在寒风中低语。
“多少钱一枝?”宇辰问。
“五块钱一枝。”卖花的大爷裹紧灰扑扑的衣服。
啸风蹲下身,手指拂过冰凉的花瓣,仿佛能感受到清晨的露水尚未完全蒸发。
付完钱,啸风将另一朵白菊递给宇辰。
“大爷,前面还远吗?”啸风问。
“不远喽!”大爷抬手指向红旗,“看见那面旗没?纪念馆大门就在那儿!”
远处,一座灰色的建筑静静伫立,顶上那一面红旗在风中猎猎飘扬。
两人攥着菊花继续前行,越来越近,墙面上“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纪念馆”的金字在风中微微震颤,像是某种沉重的叹息。
一道熟悉的声音突然响起:“哎呦,啸兄,可把你们盼来了!”
循声望去,一个高个子男子正站在门口挥手,黑色大衣在风中鼓起,胸前别着的党徽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还未等啸风回应,一道迷彩身影突然从纪念馆大门窜出。虎头虎脑的小男孩蹬着崭新的作战靴,像只撒欢的幼虎般冲了过来,军绿色的肩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啸风伯伯好!
哟,小虎又长高了!啸风笑着揉乱男孩翘起的头发。
话音未落,穿黑色风衣的高个男子快步走来,皮鞋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声响。刘明伸手揽住儿子的肩膀,爽朗地笑道:路上堵车,早知道就该去接你们!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啸风朝宇辰眨眨眼,手掌在空中划出半道弧线,这位是宇辰,我的朋友;这位是刘明,煤矿的骨干,旁边这位小战士,是他的宝贝儿子小虎。
小虎踮着脚仰起头,圆溜溜的眼睛里满是期待:陶伯伯真的没来吗?
没来反倒好,啸风半开玩笑地压低声音,他那腿脚不便,走得慢,要是来了你们还得在这儿等日落。
可我还想听他讲矿工爷爷的故事呢!小虎嘟囔着,迷彩服上的玩具对讲机随着动作轻轻摇晃。
边走边说,里面还有人等着呢。刘明爽朗地边说边走进大门。
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纪念馆几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踏入左边服务大厅的瞬间,休息区的长椅上,几个人影闻声而起。
最先迎上来的女子踩着黑色高跟,黑色制服勾勒出纤细的腰身,胸前的工牌随着步伐轻晃。
王静柳眉微蹙,朱唇轻启:啸兄,怎么才到?
晚上可得自罚三杯!长发的林宇晃了晃手机,屏幕上的倒计时显示着迟到时长。
一定一定。啸风侧身让出位置,给大家介绍下,这是宇辰;这位是咱们的明星导游王静,讲解功力堪比专业学者。
宇辰的目光撞上王静清亮的眸子,心脏突然漏跳一拍。眼前的女子自然大方,黑色正装更衬托的肌肤如雪,这张面孔像枚记忆拼图,在他脑海里疯狂闪回。
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王静指尖轻点下巴。
得了吧王导,别见着帅哥就套近乎。林宇这话惹来周围几声轻笑。
宇辰突然拍了下脑门,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雕塑博物馆!上个月我来古城,你当时正在讲解大同城墙的坚固!
没错!王静脸颊浮起红晕。
哟,这耳根都红了?晓萱挤眉弄眼地凑过来,被李梅轻轻拽住胳膊。
好了好了,小雨晃了晃手里的鲜花,抓紧参观吧。
实在抱歉,让大家久等。啸风抱拳致歉。
刘明的妻子赵芳推着轮椅上前,轮椅上的老式保温壶正冒着热气:快别客气了,路上冷,先喝口姜茶暖暖?
一行人簇拥着向展厅走去,小虎蹦蹦跳跳地举着自拍杆,将这意外的重逢定格成一帧帧温暖的画面。
正是:铭往昔烽火沧桑,忆金戈铁马,血沃山河凝浩气,吾辈当自强,承先辈遗志;珍今朝升平盛景,看翠柳莺啼,风和日月谱新篇,众人应奋进,创时代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