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那场因科技学院引发的皇室纷争,如同一朵沉甸甸的乌云,压得大魏朝廷上下喘不过气来。太子李轩在这股暗流涌动的风暴中心,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然而,他并未被这突如其来的危机吓倒,反而如同一棵在狂风中屹立不倒的苍松,坚定地寻找着化解纷争的方法。
在朝堂纷争暂时搁置后,太子李轩回到东宫,便一头扎进了书房,像一位即将奔赴战场的将军,精心筹备着自己的 “作战计划”。他仔细地梳理着科技学院的规划方案,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仿佛在雕琢一件稀世珍宝。“这师资力量的调配,一定要确保都是大魏乃至各国顶尖的科技人才,只有这样,才能让科技学院真正发挥出培养人才的作用。” 李轩一边在图纸上圈圈画画,一边自言自语道,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专注,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和这关乎大魏未来的科技学院规划。此时,窗外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户,洒在他的书桌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可李轩浑然不觉,依旧沉浸在方案的完善之中,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打湿了摊开在桌上的图纸。
与此同时,李轩也深知,仅靠完善方案还不足以彻底平息这场纷争,还需要争取各方的支持。于是,他开始频繁地与朝中的大臣们沟通交流。他首先找到了几位在科技领域颇有建树的大臣,向他们详细介绍科技学院的宏伟蓝图。“大人,您看这科技学院,建成之后,将汇聚各方智慧,不仅能研发出更多造福大魏百姓的科技成果,还能让我大魏在国际科技舞台上占据重要地位。这对我大魏的繁荣昌盛,可是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啊!” 李轩诚恳地说道,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就像在描绘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其中一位大臣微微皱眉,面露难色地说道:“太子殿下,这科技学院听起来确实前景光明,可所需的经费从何处而来?如今大魏在诸多方面都需要开支,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恐会影响其他事务的推进。” 李轩早料到会有此疑问,不慌不忙地从袖中取出一份详细的预算报告,递到大臣面前,解释道:“大人,这是科技学院的预算报告。侄儿已与户部大臣仔细商讨过,我们计划从今年的税收盈余中划出一部分,同时,还将向一些支持科技发展的富商募集资金。而且,学院建成后,通过技术成果转化等方式,很快便能实现自给自足,长远来看,这是一项稳赚不赔的投资。” 大臣接过报告,认真翻阅起来,一边看一边微微点头,脸上的疑虑逐渐消散,最终说道:“太子殿下考虑得如此周全,老臣还有何可担忧的。定当全力支持殿下的计划。”
然而,争取支持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有些大臣仍然心存疑虑,担心科技学院会耗费过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影响到其他方面的发展。面对这些质疑,李轩总是耐心地解释:“大人,科技学院虽前期投入较大,但从长远来看,它所带来的回报将远远超过投入。就如同播下一颗种子,起初可能需要精心呵护,投入不少精力,但待它长成参天大树,便能为我们遮风挡雨,带来无尽的福祉。” 李轩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渐渐化解了这些大臣心中的疑虑。有一位性格直爽的武将站出来说道:“殿下,俺不懂那些高深的科技,但俺知道,若能让咱大魏的兵器更锋利,铠甲更坚固,这学院就值得建!俺老粗一个,别的帮不上,若需要人手,俺麾下的将士们随时候命!” 李轩听后,心中一暖,感激地说道:“将军深明大义,大魏有将军这样的栋梁,何愁不兴!”
在争取大臣支持的同时,李轩也没有忘记关注皇室内部的动态。他知道,皇叔宁王李泰以及弟弟赵王李铭对他的敌意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消除,但他还是决定主动出击,尝试与他们沟通。李轩来到宁王的王府,李泰见到他,脸上虽然挤出一丝笑容,但眼神中仍透露出一丝戒备。“皇叔,侄儿今日前来,是想与您再深入探讨一下科技学院之事。侄儿深知皇叔对大魏的发展一直十分关心,还望皇叔能给侄儿一些宝贵的建议。” 李轩恭敬地说道,态度谦逊而诚恳。
李泰微微一怔,他没有想到太子李轩会如此主动地来找他。“哼,你这科技学院,耗费巨大,又不知会带来怎样的结果,本王实在难以放心。” 李泰虽然语气依旧强硬,但心中却对李轩的主动到访感到有些意外。
李轩不慌不忙地说道:“皇叔,侄儿明白您的担忧。但科技乃未来发展之关键,我大魏若想在各国中脱颖而出,必须在科技上有所突破。这科技学院,便是我们迈向科技强国的重要一步。而且,侄儿已经制定了详细的预算方案,会合理控制开支,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李轩一边说着,一边将手中的预算方案递给李泰,眼中充满了期待。
李泰接过方案,坐在椅子上,翘起二郎腿,慢悠悠地翻看起来。看了一会儿,他冷哼一声:“这方案看着是挺周全,可真能如你所说的那般?本王可听说,为了筹备这学院,你到处拉拢大臣,这意图可不单纯吧?” 李轩心中一紧,但脸上依旧保持着微笑,说道:“皇叔明鉴,侄儿与大臣们交流,皆是为了让大家更了解科技学院的意义,争取各方支持,好让学院顺利建成。这一切都是为了大魏,绝无半点私心。若皇叔不信,可派人去查证。” 李泰盯着李轩看了许久,见他神色坦然,心中的怀疑也少了几分,最终说道:“罢了罢了,既然你心意已决,本王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但你可要记住,若这科技学院不能如你所说的那般带来好处,本王定不会善罢甘休。” 李轩连忙起身,恭敬地说道:“多谢皇叔理解,侄儿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皇叔所望。”
从宁王王府出来后,李轩又马不停蹄地前往赵王李铭的府邸。李铭见到李轩,脸上露出一丝嘲讽的笑容:“哟,太子殿下今日怎么有空来我这儿?是来向我炫耀你的科技学院吗?”
李轩没有理会李铭的嘲讽,而是微笑着说道:“弟弟,我知道你对我一直有些误解。但我们都是皇室成员,都是为了大魏的未来着想。这科技学院,并非我个人的政绩工程,而是关乎大魏兴衰的大事。我希望你能放下成见,与我一起为大魏的发展出谋划策。” 李轩的声音温和而有力,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够穿透李铭心中的壁垒。
李铭听了李轩的话,心中微微一动。但他依旧嘴硬道:“哼,说得好听,谁知道你心里怎么想的。这科技学院,我看就是你为了巩固太子之位的手段。” 李轩叹了口气,说道:“弟弟,你若不信,我也无法强求。但我问心无愧,一心只为大魏。我听闻弟弟在商业方面颇有见解,科技学院建成后,涉及诸多物资采购、技术交易等商业事务,若弟弟愿意,可帮我出出主意,让学院运作得更加顺畅。” 李铭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没想到李轩会主动提及让他参与学院事务,心中的敌意也渐渐消散了一些。“哼,算你会说话。不过,这科技学院的事,我还是会密切关注的。若有什么不妥之处,我可不会客气。” 李铭故作强硬地说道,但语气已经明显没有了之前的尖锐。
经过李轩一系列的努力,朝堂上对科技学院的反对声音逐渐减弱。而此时,李天泽也仔细审阅了李轩呈递的科技学院规划方案。方案中的详细规划、合理预算以及对大魏未来科技发展的清晰展望,让李天泽深感满意。“轩儿,这方案做得不错。科技学院之事,朕准了。希望你能好好筹备,不要让朕失望。” 李天泽坐在龙椅上,微笑着对李轩说道,眼中充满了对太子的信任与期待。
得到了皇帝的支持,科技学院的筹备工作正式步入正轨。而皇室内部的这场纷争,也在李轩的努力下,逐渐平息。朝堂上,大臣们又重新将精力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中,大魏再次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看来太子殿下果然有过人之处,能在如此复杂的局势下,平息纷争,推动科技学院的建设。” 一位大臣在朝堂下,对身边的同僚小声说道,脸上满是钦佩之情。
“是啊,太子殿下心怀天下,有勇有谋,将来必定是一位英明的君主。” 另一位大臣附和道,眼中闪烁着对大魏未来的信心。
随着科技学院的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大魏的百姓们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听说太子殿下要建科技学院了,以后咱大魏肯定能出更多厉害的人才,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 一位普通百姓,在街头巷尾兴奋地对旁人说道,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大魏繁荣昌盛的未来。
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背后,是否还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危机?大魏在科技发展的道路上,又将面临怎样新的挑战?未来的路,依旧充满了未知,而大魏的天空,依旧在见证着这个国家在不断化解危机、不断前进的征程中,砥砺前行的壮丽身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