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假的!”
江岳打断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用木头削出假炮!用麻袋装沙土堆出假掩体!再去被服厂找些破旧军装,弄几个草人,给他打扮得像个观察手、装填手!”
他越说思路越清晰,语速飞快:
“就让这些假目标,明晃晃地杵在这些最显眼的地方!吸引鬼子的炸弹和子弹!
鬼子第一轮俯冲,必然优先打掉这些‘明显’的威胁!
等他们炸得差不多了,以为清理完防空火力,放心大胆降低高度准备轰炸咱们庄子里目标的时候……”
江岳的声音陡然变冷,
“咱们藏在暗处的真家伙,再给他来个狠的!”
柱子眼睛瞬间亮了,兴奋地直搓手:
“高啊!大队长!这招太绝了!用假炮假人换鬼子的真炸弹真炮弹!值!太值了!”
“立刻去办!”
江岳下令,
“你亲自带人去平安县城!
找最好的木匠,就用木头和废铁皮,给老子可劲儿地造!
做得要像!
远处看必须分不出真假!
工期要快!弄好了立刻拉上山布置!”
“是!保证完成任务!”
柱子响亮的应了一声,转身就往山下跑,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用假目标换战友的命,这买卖,怎么算都划算!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这场空中博弈,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要比鬼子想象的更加残酷和狡猾。
北平。
鬼子华北方面军司令部,作战室。
灯光昏黄,烟气缭绕。
屋子中央,一张巨大的桌子被清空,上面摆着一个用石膏、黏土和染色的锯末精心堆砌而成的沙盘。
山脉起伏,沟壑纵横,一条浅色细线蜿蜒嵌入一处山坳
——正是小王庄及其周边地形的微缩再现。
安达二十三手持一根细长的木棍,站在沙盘前。
几名航空队指挥官围拢在一旁,神色肃穆。
木棍的尖端,精准地点在那条代表跑道的浅色细线上。
“这里,八路军的心脏。”
安达二十三的声音不高,却像冰冷的铁块砸在地上,
“他们的翅膀,从这里长出来。必须连根掐断。”
他抬起眼,扫视面前的军官:
“但这里,也是刺猬。硬啃,会满嘴是血。诸君,看仔细。”
木棍移向沙盘边缘,几架小小的金属飞机模型被拿起,摆放在高空位置。
“第一阶段!”
木棍敲了敲模型,
“由轰炸机队执行。十架九七式轻爆。”
他的手腕一抬,飞机模型被拔高,几乎悬在旁观者的头顶。
“这个高度,”
他冷声道,
“他们的高射炮,在这个高度,命中的可能性极低,我们的飞机,精度也不高!
但是,我们在这个高度,就是为了让八路暴露炮阵地!”
木棍在沙盘上“小王庄”区域上空凶狠地虚划了几个圈。
“逼他们开火!把藏着的炮位暴露出来!把他们的地面秩序给我炸乱!为后面的精确轰炸,指示目标!”
“哈依!”
轰炸机指挥官紧盯沙盘,重重点头。
安达二十三放下木棍,拿起几架更小巧的战斗机模型。
他的手指灵活地将它们分成三组,一组摆在正面,另外两组巧妙地借助沙盘上表示山脊的凸起,迂回到两侧。
“第二阶段!”
他的声音陡然变得尖锐,
“战斗机队!八架零战,分成三个编组!”
他的手指点着正面的机组:
“一队,从这里,正面压上去!吸引火力,吸引八路防空火力的注意力!”
接着,他的手指猛地向两侧一划,两侧的飞机模型沿着山谷的缝隙,悄无声息地插向“小王庄”的两肋。
“二队、三队!利用地形,贴着他的山脊线飞行,直到接近目标时,再爬升高度!然后!”
他的手掌猛地向下一拍,几乎扫倒那几个代表防空炮位的小木桩!
“俯冲!扫射!用你们的机炮,给我精准点名!打掉他们的炮!打死他们的炮手!一遍不够,就两遍!直到把他们所有的防空火力,全都给我打哑!”
“哈依!”
战斗机指挥官眼中寒光闪动,身体微微前倾,仿佛已经置身于座舱之中。
最后,安达二十三的手再次伸向高空的那几架轰炸机模型。
他将它们缓缓降低,低空悬停在已被“清除”的防空阵地上空。
“第三阶段!”
他的声音冰冷,
“等战斗机撕开口子,重爆机队,立刻降低高度!”
他的手做出一个俯冲投弹的动作,狠狠砸向沙盘上那片小小的村庄。
“俯冲轰炸!覆盖式轰炸!把所有炸弹、燃烧弹,统统扔下去!
跑道、房子、山洞入口!一切!我要这里只剩火光和废墟!一根完整的木头都不许剩下!”
他直起身,冰冷的目光逐一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军官。
“三个阶段,一环扣一环!高度、时机、配合,不容有失!
帝国的天空,不容挑衅!此次作战,必须彻底抹掉这个隐患!明白吗?”
“哈依!”
军官们猛地并腿低头,吼声在烟雾弥漫的作战室里回荡。
沙盘之上,那小小的“小王庄”静默无声,仿佛暴风雨前最后的死寂。
红蓝两色的小旗标记着推测的防空火力和进攻路线,一场精心策划的毁灭,已在地图上演练完毕,只待真正的钢铁与烈焰,将其变为现实。
天边传来沉闷的嗡鸣,如同滚雷由远及近。
十二架九七式重爆轰炸机排着整齐的队形,在两架侦察机的引导下,如同移动的乌云,浩浩荡荡扑向小王庄。
八架零式战斗机则如同护巢的毒蜂,分散在轰炸机群周围,伺机而动。
八十公里外,最高的那座观察哨上。
望远镜里刚出现模糊的黑点,哨兵的脸色就变了。
“敌机!大量敌机!方位东南!快发报!”
步兵电台立即开始呼叫,将警报和粗略的敌机数量发回小王庄。
小王庄瞬间沸腾。
凄厉的哨声和铜锣声划破天空。
“疏散!进洞!进林子!快!”
干部和战士们声嘶力竭地吼着,组织群众按预定方案转移。
十几分钟的预警时间,宝贵如金。
大部分人员迅速隐入坚固的山洞或村外茂密的树林,将可能的伤亡降到了最低。
柱子站在主峰观测所,电台里传来观察哨更详细的信息:
“……至少二十架!有大家伙,也有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