顷刻间,四周的目光都被她吸引。
她一张白皙的鹅蛋脸未施粉黛,唯有眉间一点紫菱,平添些许神秘。
那双清冷的黑眸偶尔掠过一丝紫光,令人不敢直视,心生敬畏。
凡是被她目光扫过的人,都不自觉地屏息凝神,仿佛被神明注视。
齐肩墨发高高束起,仅以一枚翠玉簪固定,耳畔垂下两缕轻软的鬓发。
她双手轻拢在前,步履从容,仪态端庄,每一步都遵循着皇家的规矩。
宛如画中走来的九天玄女,尊贵出尘,令人心生敬仰。
认识朱高煌的人不由感叹,永乐郡主与燕王殿下愈发相像。
皆非凡俗之姿,恍若画中仙。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这父女二人,单凭容貌便足以倾倒众生。
曌儿身后跟着一名宫女,是她在途中遇见的胡善祥。
本来常宁也要同来,却在宫门处被祖母派来的宫女请去了坤宁宫,说是有贵客到访。
不熟悉皇宫路径的曌儿在宫苑中迷了路。
正巧遇上当值的胡善祥。
胡善祥便主动告假,带她前来。
曌儿所到之处,一片寂静。
目睹她风采之人,无不惊叹这绝世之美。
生怕一出声,便打破了这人间至景。
汪曼青微微张口,望着缓步走来的曌儿。
虽然早知曌儿姿容绝世,但此刻仍再次被震撼。
如今的曌儿几乎一日一变,每次相见都令人耳目一新。
曌儿走到汪曼青面前,嫣然一笑。
“汪姐姐,今晚可还尽兴?”
见永乐郡主在众人面前主动与他们交谈,汪三金激动得几乎昏厥,若不是汪曼青在旁搀扶,他几乎站立不稳。
周青眼中几乎喷出火来,无法相信汪三金的女儿竟会认识永乐郡主,还在大庭广众之下称她为姐姐。
可想而知,接下来这些权贵必然会争相与汪三金攀附关系——简直是走了天大的好运。
尤其那位曾与汪三金交谈的四品官员,他比普通商人更清楚永乐郡主在朝堂的分量。
她几乎可以完全代表燕王殿下,而燕王在朝中威势凛然,甚至在皇帝面前也可宣旨。
在众人眼中,燕王早已是大明的另一位君主。
所以,永乐郡主的青睐,无异于得到当朝皇帝的垂青。
这位商人,怕是要一步登天了!
汪曼青环顾四周,却不见朱高煌的身影。
原以为如此重要的场合他必定会到场,心中不由泛起失落。
但能见到曌儿,仍令她欣喜。
“这里热闹得很,还有许多新奇有趣的玩意儿。”
曌儿含笑点头:“那汪姐姐尽管玩得尽兴,我还得去爷爷那儿一趟。”
言毕,曌儿便转身离去。
她一走,汪三金父女顿时成了人群焦点。
那些曾对汪三金不屑一顾的权贵,此刻争先恐后涌上前来,与他攀谈示好,令汪三金如坠梦境,难以置信。
周仓远远望着被人群簇拥的汪三金,眼中满是羡慕,最终黯然离去。
人生如戏,风水轮流。
谁能想到,当初得罪纪纲的汪三金,竟还有今日风光?
———————
宴会中,“参见永乐郡主”
之声此起彼伏,引得在场心思各异之人皆振作精神。
朱棣正带着孙若微在各处观赏节目,闻声含笑对她说道:
“走,带你见见燕王之女,我的孙女朱曌。”
孙若微眼神一凝。
目标出现了。
今晨,朱瞻基安置她的院落桌上,悄无声息地多了一张字条。
指令明确:在今晚的万国大典上,挟持永乐郡主。
这无异于玩火。
应天城内谁人不知,永乐郡主是燕王掌上明珠。
一旦动手,必将招致燕王不顾一切的报复。
简直是将她推入绝境。
孙若微起初以为,是同伙中有人昏了头,才想出这等馊主意。
然而纸条背面,赫然印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八个方正大字。
即便孙若微自幼混迹江湖,也认得这是传国玉玺所刻之文。
心中存疑的她,将字条递给了父亲孙愚辨认。
最终确认,这确实是玉玺所印。
可传国玉玺,早在建文帝离开应天时就一并带走了。
也就是说,这张字条来自建文帝的指令。
尽管孙愚再三叮嘱,让她只需安静出席万国大典,静待结束,不必参与其他。
但从小受忠君思想熏陶的孙若微,仍偷偷藏了一把匕首。
准备执行建文帝的命令。
唯一令她犹豫的是,那位永乐郡主年仅十二岁。
单纯无辜,与她素无冤仇。
若真动手,与那些迁怒她同胞的人又有何异?
就在孙若微心绪纷乱之际,曌儿已领着胡善祥走近。
向朱棣行礼。
“爷爷。”
“奴婢参见皇上。”
朱棣注视着眼前与朱高煌容貌相似的曌儿。
恍惚间忆起了十几岁时的朱高煌。
只是比起曌儿的端庄大方,当年的朱高煌堪称混世魔王。
上有老爷子纵容,徐皇后溺爱,连他这个父亲也束手无策。
朱高煌那时桀骜不驯,笑容中总带着几分挑衅,让人见之生恼。
偏偏无人能制。
与眼前懂事的曌儿截然不同。
想到这里,朱棣更坚定了将曌儿带在身边亲自教导的念头。
儿子已然养废了,绝不能再让孙女被带偏。
没有人比朱棣更清楚自家老四的天赋。
朱棣深信,继承了朱高煌血脉的曌儿,绝不会逊色于她的父亲。
孙若微双眼圆睁,身体微微发颤,难以相信眼前所见。
尽管变化巨大,气质也与从前截然不同,但孙若微无比确定——眼前的永乐郡主,正是小花。
她竟然是燕王的女儿。
直到这一刻,孙若微才终于明白,为何燕王要对建文帝的旧臣赶尽杀绝。
为何要如此残忍地对待昭狱中的聂兴等人。
就凭这些人对小花的所作所为,别说是燕王了——即便是她,若有人胆敢如此对待她的女儿,她也必定会痛下杀手。
他们竟将燕王的女儿藏匿了整整十二年。
整整十二年啊。
孙若微面色惨白,眼中浮现出一抹绝望。
小花是知道她身份的。
甚至不需要小花亲口说出她是谁,只要小花承认认识她——
朱棣立刻就能猜出她是建文旧臣。
届时,她必将死在周围护卫的刀下。
绝无半点生机。
孙若微眼中寒光一闪。
既然横竖都是死,不如拉一个垫背的。
若是能与皇帝同归于尽,她也算值了。
她的手悄然探向袖中的匕首。
只等小花开口指认她的那一刻,便立刻抽出匕首,与朱棣玉石俱焚。
朱棣高兴地捋了捋胡须,拉着曌儿的手。
“来,朕为你们引见——这是永乐郡主朱曌。
曌儿,这位姑娘是你瞻基哥哥心仪的女子孙若微,将来便是你的嫂子。
你唤她孙姐姐便好。”
朱棣表面上装作未察觉孙若微的异样,眼角的余光却始终盯着她藏在袖中的手。
今日这场万国大典,用意深远。
不仅是为了引出建文余孽,朱棣也想看看,朱瞻基所爱的这个女子,是否真的放下了对朱家的仇恨。
朱棣不反对朱瞻基选择心爱之人,也不在意孙若微曾是建文旧部。
但他绝不容许一个仍心怀仇恨的人,踏入朱家的大门。
一直在旁关注的朱瞻基,紧张得屏住了呼吸。
他知晓所有内情,自然也明白孙若微此刻心中所想。
早在最初,祖父便警告过他:这场考验势在必行——
绝不可提前告知孙若微,没有商量的余地。
不仅是朱瞻基,连同徐滨等人也在密切关注着。
一旦永乐郡主点破孙若微的身份,他们便会立刻行动。
制造 * 动,吸引注意,为孙若微创造挟持永乐郡主的机会。
只要控制住永乐郡主,应天城中的玄卫与黄卫皆不敢擅动。
纵使是皇帝下旨也无济于事。
他们甚至能借此与朱棣谈判,迫使他答应所有要求。
释放皇后、太后、皇子,以及天牢中的囚犯——这些条件都成了他们与朱棣交涉的筹码。
此时若有人抬头细看夜空,便会发现空中隐约立着一道人影,如神灵般静观下方的万国大典。
曌儿缓缓转过头,清冷的眸子落在孙若微身上。
孙若微心跳如雷,掌心沁满冷汗。
她艰难地咽了咽口水,等待最后的判决。
然而,令她意外的是,在众人注视下,曌儿只轻轻唤了一句:“孙姐姐。”
声音一如初见之时。
随后她便转回脸去,仿佛二人素不相识。
孙若微松了口气,眼中闪过一抹劫后余生的庆幸,将袖中的手缓缓抽出。
朱瞻基、徐滨以及混入现场的刺客们也同时松了口气。
可孙若微还未定神,朱棣的下一句话又让她几乎窒息。
“孙小姐,朕怎么觉得……你和这宫女有几分相像?”
朱棣抚着下巴,目光在孙若微与胡善祥之间流转。
孙若微顺着他的视线看去——方才因光线昏暗、距离稍远未曾留意,此刻细看才发觉,随永乐郡主前来的宫女竟是自己的妹妹胡善祥。
她不是才嘱咐胡善祥不要来万国大典吗?为何她还是出现了?
孙若微与胡善祥的心同时悬起。
这个问题若答得不好,必将酿成大祸。
孙若微心急如焚,却一时想不出恰当的说法,背后冷汗涔涔。
幸而胡善祥在宫中多年,早已练就机敏应变之能。
她灵光一闪,从容答道:“回皇上,奴婢从小生得一张大众脸,跟谁比着都像几分,天生的。”
朱棣捻须一笑,未再深究。
“倒是朕见识浅了。
退下吧,郡主随朕同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