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在林志国耳边炸响。
他最后的侥幸心理被彻底击碎,脸色在刹那间变得惨白如纸,没有一丝血色。他张了张嘴,想狡辩,想哀求,却发现自己喉咙像是被堵住,只能发出“嗬嗬”的、如同破风箱般的抽气声。
双腿一软,他整个人像一滩烂泥般瘫软下去,几乎要跪倒在地,两名强壮的干事立刻上前,一左一右架住了他瘫软的身体。
“带走!”曹吉辉一挥手。
林志国被半拖半架着弄出了家门。院里在家的邻居都探头张望,这林家这几天也太热闹了吧,一天一出戏码,今天又演的啥。
林志国转看着这些围观的邻居,对他指指点点,目光中充满了鄙夷和快意。
林志国羞愧欲死,努力想低下头,却被干事架着,只能被动地承受着那些目光。
阳光照在他惨白的脸上,他却只觉得刺骨的寒冷。完了,一切都完了。
保卫科的隔离审查室里,灯光惨白,气氛压抑。
最初的几个小时,林志国还试图负隅顽抗,抱着最后一丝幻想,咬紧牙关不承认,或者将责任推卸给他人,声称自己是冤枉的。
“林志国!”曹吉辉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杯哐当作响,“你看看这是什么!”
另一名干事将写有贿赂清单的小本本,“咚”的一声扔在桌子上。
接着,那份记录着他所有罪证的清单被拍在了他面前,白纸黑字,时间地点人物物品,一清二楚。
“这……这……”林志国的瞳孔骤然收缩,冷汗瞬间湿透了后背的衣裳。
铁证如山,他看着那些熟悉的记录,听着那些被查实的人名和事件,身体开始无法控制地剧烈颤抖。最后的一丝侥幸和抵抗意志彻底崩溃。
他瘫倒在椅子上,双手捂着脸,发出了绝望的、如同困兽般的呜咽声。最终,他抬起头,脸上涕泪横流,眼神涣散,喃喃道:“我……我交代……我都交代……”
接下来的审讯变得异常顺利。林志国如同竹筒倒豆子般,将自己这些年利用职务之便,如何收受好处、如何欺上瞒下的罪行,一五一十地全部供认不讳。
每说出一件事,他的脸色就灰败一分,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精气神。
当所有口供录完,证据链完全闭合,形成铁案之后,林志国被暂时关押在保卫科的临时拘留室里。
他一个人蜷缩在冰冷的水泥墙角,目光呆滞地望着墙壁。
曾经的嚣张、算计、贪婪,此刻全部化为乌有,只剩下无边的恐惧和绝望。他知道等待自己的将是什么——开除、判刑、劳改,甚至更糟……
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对未来命运的恐惧彻底击垮了他。
他开始不受控制地浑身发抖,牙齿咯咯作响。一会儿喃喃自语,一会儿又发出压抑的哭声。他后悔,后悔自己为什么要那么贪心,后悔为什么没有早点收手,但一切都晚了。
一夜之间,他的头发似乎就白了大半,脸上刻满了深深的皱纹,眼窝深陷,仿佛一下子老了二十岁。
那身曾经让他自觉高人一等的工人装,此刻皱巴巴地套在他佝偻的身上,只显得格外可笑和可怜。
当第二天,厂里正式宣布开除他厂籍,并将他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时,林志国已经如同一具被抽空了灵魂的行尸走肉。
他被两名公安人员押解着走出保卫科时,眼神空洞,脚步踉跄,对周围的指点和议论毫无反应。
曾经那个在家里作威作福、在外算计钻营的林志国,彻底消失了。
留下的,只是一个等待法律最终审判的、面目全非的囚徒。
他的下场,比杜桂芳和王宏伟更加清晰和注定——冰冷的监狱和高墙,将是他余下岁月的归宿。
罪证确凿,清算完毕,他的人生已然落幕。
而对于立功的林如月,厂里原本决定立即收回分配给林志国的房子。
但在此次揪出蛀虫的行动中,林如月大义灭亲、带领保卫科找到灰色收入、举报立功,为厂里清除了隐患,且她本人即将下乡插队,身世可怜又无其他落脚点。
厂领导经过研究,体现组织的人道主义关怀和功过分明:
厂里决定,房子暂不立即收回,允许林如月继续居住,直到她正式下乡离开之日。
届时,厂里再行收回房屋。 这既是对她立功行为的肯定和补偿,也给了她一个暂时的容身之所和安心整理行装的时间。
消息传出,大院里的众人再一次议论纷纷。有人拍手称快,觉得林志国罪有应得;也有人唏嘘感叹,好好一个家就这么彻底毁了;
更多人则对林如月这个平时沉默寡言的姑娘刮目相看,同时也带着几分同情和敬佩。
林如月终于彻底清静。她凭借自己的隐忍和关键时刻的果断,终于将所有加害于她、腐蚀国家利益的人一一送入他们应有的结局。
笼罩在她头顶前世今生的阴云终于彻底散去,她目光平静地望向窗外的新生阳光,期待着踏入崭新的人生。
厂里给予的这点微不足道的“仁慈”,对她而言,已是尘埃落定后的一份小小安稳。
一切都结束了,林如月放下了一切,前尘往事已斩断,往后都是新生。
前世的仇算是已报,她不再纠结着从前,她还有美好的人生,一切可以重来,真好。
虽然还有逼死他的李明生,但此刻还不知道他在何处,她也没有能力去查,等将来有能力后再让李明生付出应有的代价。
因此林如月愉快的把家收拾了一下,虽然住不了多久,但她不想看到有关于林志国和杜桂芳的一切东西,将他们的东西全部扔干净了。
换上了干净的窗帘,家里抹去了一切尘埃,破旧的被褥也被晒得充满着阳光的香味儿。
午后的阳光透过小窗,将林如月简陋却整洁的小屋照得暖融融的。
林如月坐在沙发上看着因要替林如兰下乡而被迫辍学放弃的书籍,还有三年时间恢复高考,林如月想要改变命运,抓紧一切时间学习。
“林如月同志在家吗?”
是楚明彦的声音。
沉稳,温和,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
林如月的心跳莫名快了一拍,她放下书本,快步走去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