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孤岛已有三日。“破浪号”沿着预设的东北东航向,在风和日丽的海面上平稳行驶了数百海里。湛蓝的天空下,和煦的信风推动着饱满的风帆,船首劈开平静的海面,留下长长的、逐渐消散的尾流。一切都显得如此顺利,仿佛大海正以最温和的姿态欢迎这位新来的航行者。
林凡站在驾驶台后,感受着拂面而来的海风,目光不时扫过罗盘、海图,以及远方空无一物的海平线。这种宁静,却让他工科生的本能隐隐感到一丝不真实。他深知,海洋的脾气绝不会永远如此温顺。真正的考验,迟早会来。他并未放松警惕,每日依旧检查船体各部件,维护索具,并持续用见闻色霸气感知着周围环境的细微变化。
第四日午后,天际出现了变化。原本般蓬松的积云,开始悄然汇聚、增厚,底部染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铅灰色。风势依旧稳定,但风中带来的湿气明显加重,气压计的水银柱开始了缓慢却持续的下降。
“要来了。”林凡心中默念,眼神锐利起来。这不是恐慌,而是一种期待验证的冷静。他需要一场风浪,来真正检验“破浪号”在非理想状态下的性能,验证他所有设计和建造的成果。
林凡迅速行动,展现出娴熟的航海素养。他首先调整帆向,收起艏三角帆,并将主帆面积减小三分之一(通过收起帆骨下的部分帆面并绑扎),以降低风压中心,预防突然的强风。同时,他检查了所有舱口的水密性,确保甲板上的物品都已牢固绑扎。
不到一个时辰,天色迅速暗沉下来。铅灰色的云层如同沉重的幕布,低低地压向海面,原本湛蓝的海水变成了深沉的、近乎墨绿的色泽。风势逐渐增强,从和煦变得料峭刺骨,吹在脸上带着明显的力度。海浪开始失去之前的温顺,变得紊乱而有力,一下下地拍击着船壳,发出沉闷的“砰砰”声。
“破浪号”开始出现明显的纵摇(前后起伏)和横摇(左右摇晃),但幅度仍在可控范围内。林凡双手稳握舵轮,磁力航向稳定系统已自动启动,细微地对抗着风浪带来的偏航趋势,保持航向的基本稳定。
真正的考验终于降临。
一道刺眼的闪电撕裂了昏暗的天幕,紧随其后的是一声炸雷,震得人耳膜发麻!几乎在同时,暴雨如同天河倒泻般倾盆而下,密集的雨点砸在甲板和帆面上,发出震耳欲聋的哗啦声。风速在瞬间飙升,狂风呼啸着,如同无数无形的巨鞭抽打着海面与船体!
大海彻底沸腾了!原本一两米高的浪头,迅速蹿升到三四米,甚至更高!不再是规则的涌浪,而是夹杂着白色泡沫的陡峭波峰和深陷的波谷,从四面八方无序地撞击而来!
“轰隆——!”
一个巨大的浪头狠狠地拍在左舷船首,整艘船猛地向右舷倾斜,甲板瞬间变成了陡坡!海水如同瀑布般冲上甲板,四处横流!
在这突如其来的狂暴中,“破浪号”迎来了她的首次洗礼,而她的表现,没有让她的创造者失望!
船体结构:稳若磐石!
在剧烈横摇的瞬间,林凡清晰地感受到船体钢木复合骨架传来的强大整体刚性。没有令人牙酸的扭曲呻吟声,只有一种整体的、坚韧的抗弯感。船身倾斜到一定角度后,凭借深V型船首带来的浮力恢复力矩和低重心设计,迅速而有力地回正,没有丝毫拖泥带水!这远超普通木船的抗倾覆能力!
船首破浪:利刃分水!
面对正面袭来的浪墙,“破浪号”尖锐的飞剪式船首展现出巨大优势。它并非笨重地“撞”上浪头,而是如同热刀切油般,利落地切入波浪,将巨大的冲击力转化为向上的升力和向两侧分散的能量。虽然船首会大量上浪,但避免了毁灭性的拍击,船体姿态保持得相对平稳。
磁力舵系统:定海神针!
风浪中保持航向极其困难。侧风和横浪不断试图将船头推离设定航线。但磁力航向稳定系统发挥了关键作用!林凡能通过舵柄清晰地感受到,系统正在持续不断地输出细微的校正力矩,与风浪的偏航力对抗。他无需频繁大幅度操舵,只需进行宏观调整,大大节省了体力精力,避免了过度操舵导致的失速或危险。这如同给船装上了无形的陀螺仪!
水密性:滴水不漏!
尽管甲板屡次被海浪冲洗,但林凡之前重点关注的舱口、舷窗以及所有船壳板接缝,经受住了考验。他抽空迅速检查了船舱内部,干燥如初!这证明了他严格的水密工艺和密封处理完全成功,这是远洋航行安全的最基本保障。
帆装与索具:坚韧不拔!
减帆后的风帆在狂风中剧烈抖动,但加厚的帆布和强化过的帆边、角环展现了韧性,没有出现撕裂的迹象。滑轮组和磁力张紧器在风中稳定工作,绳索虽被绷紧如弓弦,却无崩断之忧。
林凡本人,在这风浪中异常冷静。见闻色霸气全力展开,感知着风的变化、浪的规律、船的每一声反馈。他不再是被动地承受,而是积极地应对。
他根据风压变化,适时微调帆角,既保持动力,又避免过度侧倾。
他预判大的浪涌来临方向,提前稍稍调整船首角度,以最佳姿态迎浪或顺浪,减少冲击。
他信任“破浪号”的性能,不过度干预,让船体自身的优良设计去化解大部分冲击。
这是一种默契的共舞,人与船在风暴中形成了一个高效、稳定的战斗整体。工科生的设计,在此刻得到了最完美的价值体现。
这场风暴持续了约两个时辰,来得快,去得也快。当雨势渐小,风浪势头减弱,乌云缝隙中重新透出阳光时,海面虽然依旧起伏,但已恢复了某种秩序。
“破浪号”带着满身的水汽(但内部干燥),如同刚刚完成剧烈运动的骏马,在海面上随着余波轻轻起伏。船体完好无损,帆索系统运行正常,航向基本保持。
林凡缓缓松了口气,但紧绷的神经并未完全放松,直到确认气压计开始稳步回升,才真正放下心来。
夕阳的余晖穿透云层,将海面染成一片壮丽的金红色。林凡站在驾驶台,望着渐渐平息的大海,心中涌起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踏实与自豪。
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浪,不是灾难,而是最好的试金石。它用最直接的方式验证了:
“破浪号”的结构强度、稳定性、水密性、操控性以及磁力辅助系统的巨大价值,全部达到了甚至超过了设计预期!
这艘倾注了他所有心血的长舟,完全有能力征服大海的狂怒。所有的艰辛付出,在这一刻,都化为了无比值得的成就感。
他轻轻抚摸着被海水冲刷得干干净净的舵轮,低声道:“干得漂亮,老伙计。”
经过风暴的洗礼,“破浪号”真正完成了从“港湾里的杰作”到“大海的战士”的蜕变。林凡对未来的航程,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他调整航向,继续指向东北东。身后,是刚刚征服的风浪;前方,是依旧浩瀚无垠的征途。
“破浪号”,名副其实!
林凡嘴角微扬,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
“下一站,会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