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部的上午总带着点慢悠悠的节奏,张淮初的小吃摊前,关东煮的热气裹着昆布的鲜香味,飘得老远。
他刚给锅里添了新的鱼豆腐和萝卜,就看见一个穿藏青围裙的中年男人,拎着空菜篮,站在摊前不远处张望——是街角“中村书店”的老板,中村启介。
中村平时忙着看店,很少出来逛,今天是家里的菜吃完了,才抽空出来采购。
他本来想直奔生鲜市场,可刚走到路口,就被关东煮的香味勾住了脚步,肚子也跟着“咕噜”叫了一声。
“老板,你这关东煮看着挺地道啊。”中村走近摊位,目光落在咕嘟冒泡的锅里,“萝卜炖得够软吗?我牙口不太好,喜欢吃炖透的。”
“您放心,这萝卜从早上五点就开始炖,现在一夹就烂,还吸满了汤底的鲜味儿。”张淮初说着,用长勺捞起一块萝卜,轻轻一按,萝卜就微微变形。“您看,这样的肯定不费牙。”
中村点点头,指着锅里的食材:“给我来一串萝卜、两串鱼豆腐、一串海带结,再要个黑轮,汤多盛点。”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书店里还有昨天剩下的米饭,想着买份关东煮回去配饭吃,汤多了才够味。”
“明白!”张淮初麻利地把食材装进深口纸碗,舀了满满一勺汤底,撒上少许葱花,“您慢走,不够汤了随时来添,我这汤底管够!”
中村拎着关东煮,脚步轻快地回了书店。
他把纸碗放在收银台旁的小桌上,从后厨端出一碗凉透的米饭,又找了双筷子,先夹起一块萝卜——轻轻一咬,萝卜的软嫩裹着汤底的咸鲜,瞬间在嘴里化开,一点都不费牙。
他忍不住点头:“这萝卜炖得真到位,比便利店的好吃多了。”
接着,他又吃了串鱼豆腐,q弹的口感里满是鲜味儿,没有一点淀粉的粉感。
吃到一半,碗里还剩小半碗汤,看着清亮的汤底,中村突然灵机一动——家里做味噌汤时,常把汤倒进米饭里做汤泡饭,这关东煮的汤这么鲜,用来泡饭肯定也好吃。
他端起纸碗,小心翼翼地把剩下的汤底,连同碗底的葱花,一起倒进米饭里。
白米饭瞬间被鲜美的汤底浸润,吸饱了昆布和柴鱼的香味。
中村拿起筷子,拌匀了米饭,舀起一勺送进嘴里——米饭的香混着汤底的鲜,还有淡淡的葱花味,一口下去,暖得胃里舒服极了,比单纯吃米饭配关东煮还过瘾。
“这吃法绝了!”中村忍不住感慨,三两口就把汤泡饭吃了个精光,连碗底都舔得干干净净。
他摸了摸肚子,满足地叹了口气,心里盘算着:明天得早点来,多买两串食材,再让老板多盛点汤,好好再吃一顿汤泡饭。
下午,中村又拎着菜篮来到摊前。
这次他没直奔生鲜市场,而是先走到张淮初面前。
笑着说:“老板,今天还得要跟昨天一样的,汤再多点!昨天用你的汤泡饭,吃得太香了,我家那口子还问我在哪买的,说今天让我也给她带一份。”
“汤泡饭?”张淮初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这吃法有意思!没问题,今天给您多盛两勺汤,保证够泡饭。”
旁边买铜锣烧的美伢听见了,好奇地问:“中村老板,关东煮汤泡饭好吃吗?我家老公也喜欢用汤泡饭,下次我也试试。”
“太好吃了!”中村热情地安利,“这汤底鲜而不咸,泡米饭刚好,比味噌汤泡饭还香,你要是买回去,记得多要汤!”
美伢眼睛一亮:“那我今天也多买两串关东煮,回去给我老公做汤泡饭!”
张淮初看着热闹的摊位,心里也跟着乐——没想到一碗普通的关东煮,还能被吃出隐藏吃法,更能引来新的回头客。
他给中村装好了关东煮,又特意多舀了两勺汤底:“您慢走,下次想吃汤泡饭,直接跟我说,我给您留最鲜的汤。”
中村拎着关东煮,满意地走了。
张淮初看着他的背影,再看了看锅里咕嘟冒泡的关东煮,突然觉得,春日部的烟火气,就藏在这些小小的惊喜里——可能是一份被认可的小吃,可能是一种意外的吃法,也可能是食客之间的一句安利,在这些细碎的瞬间里,慢慢变得温暖又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