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看着殿内妯娌相和的景象,刚要捻着佛珠说句 “家和万事兴”,殿外太监尖细的唱喏忽然刺破暖烟:“皇上驾到 ——”
众人齐刷刷起身,锦缎裙摆摩擦地面的声响连成一片。康熙迈着方步进来,龙袍上的日月星辰纹在烛火下泛着暗金,腰间明黄带子上的东珠随步履轻晃。
先给太后请了安,目光扫过殿内时,先在宜妃紧绷的脸上顿了顿,随即落向太子妃,嘴角噙着浅淡的笑意:“刚在前朝听李德全说,你在慈宁宫跟娘娘们聊得热络?凤印刚到手,可有什么难住你的事?”
太子妃忙屈膝回话,裙摆的缠枝葡萄纹铺在金砖上,像团红火的云:“谢皇阿玛关怀。儿媳初掌凤印,只敢先理着东宫的份例,采买、宫灯这些六宫事务,还得日日向惠妃、荣妃、宜妃三位娘娘请教,断不敢擅专。” 她说着抬眼,眸光温顺,连垂在肩侧的凤凰步摇都晃得格外恭谨。
康熙点点头,指节叩了叩宝座扶手,目光转向宜妃时,语气淡了三分:“宜妃方才那话就差了。太子妃是储妃,掌凤印是祖宗规矩里的本分,你们做庶母的,多帮衬才是正经,总说‘劳碌命’,倒显得朕没教好你们规矩。”
宜妃忙起身屈膝,耳坠上的南珠撞得叮铃响:“臣妾知错,往后定当把采买的册子都送东宫,请太子妃过目后再行处置。”
康熙没再追究,转而对太后笑道:“皇额娘瞧着,静娴这孩子如何?”
太后笑着拍了拍他的手,目光扫过宜修、三福晋几人:“妥帖!你挑的这几个孙媳,个个都有当家主母的样子,静娴更是难得的稳重。”
这话既赞了太子妃,又没冷落其他儿媳,惠妃、荣妃脸上紧绷的线条才算松了些。
康熙抬手示意众人落座,自己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目光却似有若无地飘向太子妃。
待太子妃小口啜着茶,轻声道 “为了太子的婚事,诸位母妃费心了,太子常跟儿媳说,感念皇阿玛的疼惜”,康熙才收回思绪,似笑非笑地反问:“哦?他倒还知道感念?”
儿子感念父亲,他自然宽慰,但想起先前太子探病时的笑意,再多的宽慰也渐渐化为一声叹息。
这话里的微妙,连五福晋都听出了几分,悄悄往三福晋身边挪了挪。
太后忙打圆场,捻着佛珠笑道:“哀家不管前朝的事,只盼着你跟太子夫妻和睦,往后东宫能添些热闹。”
太子妃闻言,脸颊瞬间染了层浅红,垂眸时眼尾泛着羞意,连捏着茶盏的指尖都泛了粉:“多谢皇玛嬷吉言,孙媳……定与太子好好过日子。”
太后轻轻一笑:“哀家只盼着,你跟太子夫妻恩爱,便心满意足了。”
太子妃脸颊微微一红,不禁忸怩了三分:“多谢皇玛嬷吉言。”
见太子妃如此娇羞的模样,可见太子对她的确不错,康熙微微颔首,又谆谆道:“皇家最要紧的便是延绵子嗣,你和太子夫妻和睦,朕就盼着抱孙子。”大福晋虽生养了四胎,但可惜都是只是小格格,东宫添了弘皙,但到底是庶出,如今为皇家诞育皇孙的重任可就要落在太子妃身上。
太子妃红着脸点了点头:“多谢皇阿玛教诲,儿媳谨记在心。”
太子妃并非绝色女子,以太子心性,能爱重几日还真不好说,早点生个儿子出来,地位才算稳固。宜修心里念了两句,子嗣啊子嗣,没个子嗣在皇家终究是浮萍。
这一次,她一定会健健康康生下弘晖的。
还有两年,康熙三十五年,皇上会一连得好几个嫡出的孙子,独独太子妃……给他添了个嫡孙女。许是如此,太子才会失望,最终和太子妃成了表面夫妻,偏疼侧福晋吧。
絮叨几句,康熙将见面礼给了太子妃,那是一整套的金累丝头面,总共包含麒麟送子纹金簪一对、金凤纹方头簪、童子穿花压鬓金钗一对、赤金嵌碧玺鸳鸯扁方一支、金海棠珠花步摇,统共八支。
太子妃忙双手接过,屈膝谢恩,随后李德全又给宜修几人分赏。
每人一匹石青云锦,宜修得的是金海棠珠花步摇,三福晋是翡翠珠花,五福晋是架琉璃花鸟炕屏,连大福晋都有一双赤金瑞兽熏炉。
宜修回阿哥所的路上,忍不住腹诽老爷子真小气,给儿媳的聘金少就算了,连赏赐都得分等级。
要不是太子妃,她都不知道老爷子也有出手大方的时候——
至今为止,康熙聘娶了五位儿媳妇,只有太子妃有聘银三千两,她们几个都是一千两。
三日假期一过,太子恢复了常态,胤禛照旧跟在他后面当差。
太子妃可比太子会做人多了,给几个妯娌送请柬,说是办一个小宴会几个妯娌见见面。
来送请柬的是太子妃的大宫女,完全代表了太子妃的脸面与重视。
说句实在的,宜修都没让剪秋给三福晋送过请柬,不是不在乎,而是早就认识,没必要郑重到这个程度。
宜修和几位福晋都收到了邀请,虽然不知道大福晋会不会应下,但她们三个一没怀孕,二没不良于行,去是必须去的。
十三这日,宜修穿着淡紫色旗装,领口滚着月白缎边,头上只簪了支银累丝葡萄簪。她刚走到东宫角门,就见三福晋穿着水红旗装,五福晋提着青碧色裙摆跟在后面,两人正说着话。“大福晋会来吗?” 五福晋小声问。三福晋还没回话,就见远处一顶绿呢轿子停下,大福晋扶着丫鬟的手下来,脸色有些苍白,一步三喘的样子。
就大福晋一步三喘的样子,太子妃当然不会苛责,能来就表明了态度。
太子妃早已在门口等着,见了大福晋忙上前扶住,语气温和:“大嫂身子刚复原,能来就是给我面子,快里头坐,我让人备了参茶。”
大福晋笑着谢了,眼底却掠过一丝复杂:她刚生了四格格,身子还虚,本不想来,可东宫的请柬都送到了阿哥所,不来倒显得她不识抬举。
伸手不打笑脸,太子妃这般礼遇,大福晋自然不会端着,何况她本就不是会迁怒的人,无论胤禔和太子怎么斗,总归太子没苛待过她这个嫂子,她自然不会给太子妃脸色看。
是以这场宴席气氛非常融洽,直到太子侧福晋李佳氏求见……福晋聚会,她一个侧福晋来,无论如何都是不合规矩的,要是太子妃一开始就带她出席就算了,偏她一头扎进来,丢的绝对是东宫的脸。
生怕外头不知道东宫妻妾不睦似得。
太子到底是储君,宜修等人可不想看太子的笑话,宴席草草结束,李侧福晋自讨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