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更到位)
头次出行,宜修兴奋好几天。
很快,兴奋转瞬即逝——这一路并不太平。
胤禩和胤佑骑了两日马,人就昏昏沉沉的,胤祺又被不知什么草割伤了,痒得很。
巡行蒙古的政治意义很强,康熙不能放缓行程,便让胤禛照看几个弟弟,他和胤禔等人先行一步。
胤禔从康熙的御驾出来,就去了行在药房。
药房在中路前头,有太医在值守。
胤禛冷着脸问太医,胤祺、胤佑、胤禩的情况,面色委实骇人,宜修不得已站出来,缓和气氛。
太医这才没了先前的沉吟不语。
就说了五阿哥、七阿哥、八阿哥的伤情,随口道:“几位饮食上有什么禁忌没有?”
九阿哥蹙眉道:“怎么了?有什么不妥当?”
那太医道:“回禀四爷,五阿哥只是皮外伤,忌辛辣、清淡饮食即可……七阿哥和八阿哥晕眩、恶心,又发了热,都不好轻动……”
胤禛点点头道:“怎么休养为好?”
太医接着说道:“臣的意思是,七爷和八爷药饮膳食都是次要的,首要是静养……不宜车马劳乏……”
胤禛抿着嘴,明白了太医之前的迟疑,怕是要在原地休养好些日子。
宜修没管胤禛,让剪秋带了一盒果丹皮,一大碗水果丁子拌酸奶,让胤禩、胤佑先用点吃食,垫垫肚子,打发胤禛去给胤祺换药,别在这儿杵着。
胤禛亲自给胤祺换了药,瞧着伤口泛着青,就知道是毒草,连连叮嘱胤祺好生静养,太医再施针两回,就能把毒素排干净。
面对胤禩、胤佑,胤禛放不太开,毕竟过去不是很熟,要不是宜修日日送尚书房送吃食,连“熟”都算不上,顶多算是在一个学堂有点血亲关系的普通人。
胤祺和胤禛关系还算不错,说起话来也没那么多顾忌。
叮嘱好胤祺,胤禛担忧地朝康熙汇报,
“皇阿玛,太医说五弟、七弟、八弟这样,最好静卧。儿子想要请旨,跟福晋留下来照应……回头等他们好些,我们直接去盛京与圣驾汇合……省得路上奔波,加重了伤势。”
康熙拎得清轻重,明白剩下的路程要加速,想了想,点了点头道:“如此也好。”
晚上,宜修又送了酸奶拌的鲜果丁子、清面和蘑菇酱去几个弟弟的帐篷里,叮嘱底下奴才一定要让三人多少吃些。
胤禛听了,放心不少,嘱咐着:“一会儿有太医过来值夜,要是他们半夜醒了,有不舒坦的地方,让下人及时叫醒咱们,先睡一会吧。”
第二天,胤禛又去几个弟弟帐篷那儿逛了一圈,先问人醒过来没有,还有饮食起居之类。
首领太监躬身,忧心忡忡,道:“我们主子酉初醒了一次,喝了药又睡了……倒是饮食这里,米水未沾……”
胤禛忍不住撇撇嘴,骂了胤佑、胤祺好一顿,怎么能不吃呢?第一次出行,有些状况很正常,跟自己堵什么气,还不如胤禩呢!
随即,他拉下嘴角,面上带了不放心。
“不吃饭怎么行?就算是吃药败了胃口,多少也要吃些……回头爷告诉行在膳房那边,让他们送些软乎的饽饽过来备着,要是你们主子半夜醒了,也能垫垫……”
太监躬身应了,嘴里说着感激话。
胤祺、胤佑在帐篷里听着,心里也不太好受,不再拒绝进食,但还是觉得没脸见人。
何止是他们心情低落,宜修本来兴冲冲要和纯禧分红利,结果坐在马车上各种颠簸,遇上雨天还得吹风落雨,完全没了先前的好心情。
无精打采地吩咐剪秋,多熬几锅姜汤,给侍卫、宫女们都分一分。
又亲自送了姜汤给胤祺等人,盯着他们喝下,确定他们没再发热,这才累着倒在床上呼呼大睡。
这一次出行给宜修的印象不是很好,虽然后来到了科尔沁部,见了纯禧,得了一大笔分红,也围着篝火听着蒙古少女唱歌献哈达,还曾同三福晋、乌兰、格根塔娜一块纵马,但总归是累的够呛。
更别提回程时,东北苦寒,腊月里滴水成冰,这么一折腾,宜修昏昏沉沉病到了康熙三十一年三月,才堪堪能起身,恢复了原先活气十足的四福晋。
是以,三十一年七月,康熙再度巡视蒙古时,宜修死活不答应陪胤禛一块随行。
不过三十二年二月,康熙巡视京畿,宜修非常高兴地随同,京城附近转一圈,不像去蒙古,险些把人给折腾没了。
若不是端静出嫁,宜修和她私下关系不错,三十二年八月的巡幸塞外,宜修绝对不会再跟从。
喀尔喀草原离京城不太远,来回一趟不是很折腾。
就是那个额驸噶尔臧,宜修很不喜欢,几番叮嘱端静一定要挺直腰杆,别一个大清公主被一个蒙古台吉给拿捏住了。
举了纯禧和荣宪的例子,这两位可是把额驸训得服服帖帖,胆敢有些不服,就得被君臣之礼好生调教。
其实吧,宜修也不是没想过,帮端静换个额驸,可由于喀尔喀草原的重要性,以及准噶尔虎视眈眈,和喀喇沁部联姻,势在必行。
端静心怀感激,让她放心,宜妃娘娘传授了她不少秘诀,懂得她都懂,不懂,学纯禧和荣宪两个姐姐也能学会。
宜修想了想,端静比前世可活泼多了,人也没那么怯弱,为了布贵人,她肯定也会立起来。
就此,宜修对康熙的看法愈发割裂。
瞧着康熙在多伦诺尔朝见了内外蒙古的48家王公贵族,照看“多伦会盟”的英姿,下意识奉他为明君,认为他果真是千古一帝,佩服不已。
看着他一次又一次为社稷送女儿远嫁,又总是会对德嫔心生怜惜,又觉得帝王的人情味总是在不合时宜的时候出现,又在该出现的时候销声匿迹。
随着温贵妃愈发病重,康熙给胤?定亲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乌尔锦噶喇普郡王之女,让温贵妃放心,胤?一定能平安、健康长大,保他一世平安。
但是呢,已经有了两世经历的宜修,想起康熙在三十五年,温僖贵妃丧礼上默许阿灵阿抹黑法喀,褫夺法喀身上遏必隆留下的一等公爵位给阿灵阿。
虽说,是为了推行汉化,阿灵阿作为遏必隆的嫡子,确实比法喀更有资格继承遏必隆留下的爵位,但、但阿灵阿诬陷法喀和弟媳通奸的另一个主人公,可是康熙的亲表妹,佟国维的亲女儿。
这做法,也忒不近人情了些!!
宜修纠结之际,康熙三十三年,如期而至。
只是这个年节,整个宫里,除了康熙,就没几个人过得自在——
胤礽得了长子弘皙,但长女、次女夭折了;大福晋在三十年到三十二年期间,连生两女,膝下四个女儿,没一个儿子;康熙、胤礽、胤禔三人之间的父子、兄弟关系愈发复杂。
胤祉、胤禛对此深有体会,这两年没少受夹板气,宫宴完全放不开。
宜修和三福晋一如既往地喝酒闲聊,可余光瞥向大福晋煞白的脸,依旧心有余悸。
为了嫡子拼命,到底值不值得?这问题已经没有探讨的必要了,因为太子妃即将入主东宫!
宫里终于要迎来名分和礼法上的新女主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