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贤妃身体渐康复,助力浅月查旧案
夜色如墨,泼满了汀兰水榭的每一寸角落。
书房里的烛火被窗外灌入的凉风吹得猛地一晃,险些熄灭。苏浅月伸出手,拢住那点微弱的光,指尖被温热的烛泪烫了一下,她却浑然不觉。
前世忠勇军覆灭的惨状,如烧红的烙铁,在她记忆深处留下永不磨灭的疤痕。那支因秘密任务而幸存的精锐小队,是她此刻唯一能抓住的稻草。
可那是什么任务?他们去了何处?又该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联络上他们?
一个个问题盘旋在脑中,像一张越收越紧的网,让她几乎喘不过气。这条路,风险太大,一步踏错,便是万丈深渊。
青禾看着小姐立在窗边,单薄的背影仿佛随时会被这沉沉的夜色吞没,心疼得无以复加。她想劝慰,却又知任何言语在此刻都显得苍白无力。
苏浅月缓缓吐出一口气,白色的雾气在微凉的空气中消散。她知道,这件事急不得。在没有万全之策前,任何轻举妄动,都是将苏家和所有信任她的人推向火坑。
她需要帮手,需要一双能看透宫墙深处、洞察幽微的眼睛。
她的脑海里,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永宁宫里那道温婉而坚韧的身影——贤妃,李氏。
……
永宁宫内,不同于往日的沉寂,今日多了几分生气。
几盆新开的秋菊摆在廊下,金蕊黄裳,在午后的阳光里显得格外精神。贤妃李氏没有待在终年不见天日的暖阁里,而是破天荒地在庭院中走了走。
她走得很慢,贴身宫女秋纹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娘娘,风大了,咱们还是回屋吧?”秋纹看着娘娘额上渗出的薄汗,担忧地劝道。
李氏却摆了摆手,脸上带着一丝久违的红晕,那不是病态的潮红,而是气血通畅后由内而外透出的光彩。“无妨,本宫觉得……身上暖和。”
这三个字,让秋纹的眼圈瞬间红了。
多少年了,娘娘总是手脚冰凉,畏寒如冬。即便是在盛夏,身上也裹着厚厚的披风,像一株被寒气侵蚀得即将枯萎的花。御医换了一个又一个,汤药喝了一碗又一碗,只说是娘娘体质虚寒,娘胎里带出来的毛病,无药可医。
只有她们这些贴身伺候的才知道,娘娘入宫时,是何等的明媚鲜妍,跑起来像只小鹿,笑起来能让满园的花都失了颜色。
是这深宫,是那些看不见的黑手,一点点偷走了她的暖意,偷走了她的生机。
直到苏浅月出现。
那些看似寻常的药膳,那些叮嘱她避开的食物,还有那套苏浅月教她的、动作缓慢却能让四肢百骸都舒展开来的“导引术”,一点一滴,竟真的将她从冰窖里拉了出来。
李氏走到一棵石榴树下,看着上面挂着的几个已经裂开嘴、露出红宝石般果实的石榴,鬼使神差地伸出手,轻轻抚上自己依旧平坦的小腹。
那里,曾经是她所有希望和绝望的源头。如今,随着身体的日渐康复,一丝微弱的、几乎不敢触碰的念想,又开始悄悄萌芽。
她忽然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等下去了。
苏浅-月给了她新生,她不能只做一个躲在暗处传递消息的影子。她要做一把剑,一把能为苏浅月、也为自己,斩开这重重黑幕的利剑。
“秋纹。”她收回手,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
“奴婢在。”
“去备笔墨。另外,把本宫库房里那尊前朝的青玉观音取出来,就说本宫近日礼佛心切,想请相府的苏大小姐入宫,一同品鉴品鉴。”
秋纹一愣,随即明白了娘娘的用意,脸上露出坚毅的神色:“是,奴婢这就去办!”
苏浅月很快便收到了贤妃的“赏赐”和那份语焉不详的“品鉴”邀约。
她打开那个沉甸甸的锦盒,里面并非什么青玉观音,而是一只暖手炉,样式精巧,入手温润。手炉里没有放炭,只放了一张小小的纸条。
纸条上是李氏清秀的字迹,却带着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
“身已暖,心未寒。愿为刀剑,斩魑魅魍魉。”
没有多余的客套,没有委婉的试探,只有一句开门见山的承诺。
苏浅月捏着那张纸条,连日来紧绷的心弦,终于有了一丝松动。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这座巨大的、冰冷的牢笼里,她找到了最坚实的同盟。
【叮——检测到宿主与重要盟友(贤妃)达成深度战略合作,信任度达到顶峰,奖励:功德+300,解锁新技能「人心剖绘」。】
【人心剖绘:可对特定目标进行深层心理动机分析,预判其在压力下的行为模式与潜在弱点。】
这个技能,来得正是时候。
苏浅月将纸条收好,立刻提笔回信。她没有写任何关于北境战事的字眼,那太过凶险。她知道,对付陈家这棵盘根错节的大树,不能只砍枝干,必须从烂透了的根挖起。
而柳玉容,以及她背后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就是其中一条重要的根。
她在信中只问了一件事,一件看似与眼下局势毫不相干的旧案。
“不知娘娘是否还记得,五年前,御膳房那场不大不小的火灾?当时负责看管库房的刘太监,后来去了何处?”
这件案子,前世她也只是在查阅卷宗时无意中瞥到过一眼。案子本身平平无奇,起火原因被定性为小太监打翻烛台,无人伤亡,最后不了了之。唯一的疑点是,那位姓刘的太监事后并未受重罚,而是被调离了御膳房,从此销声匿迹。
苏浅月之所以记住它,是因为她记得卷宗上记载的起火日期,恰好是母亲沈兰芝在日记里写下“柳氏送来的补药,喝了总头晕”的后一天。
这或许只是一个巧合。但苏浅月从不信巧合。
贤妃的回信来得比想象中更快,依旧是藏在赏赐的物件里送出来的。
这一次,是一盒精致的螺子黛。盒底的夹层里,藏着回信。
“刘安,原名刘三德,五年前调离御膳房后,被派去伺候告老还乡的柳大学士(柳玉容之父)。两年前,柳大学士病故,刘安不知所踪。另,当年负责审理此案的内侍监少监,正是陈后母家的远亲。”
几句话,信息量却极大。
一个犯错的小太监,不仅没受罚,反而被派去伺候朝廷重臣。柳家、陈家,在这件看似不起眼的案子里,都留下了淡淡的痕迹。
苏浅月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刘安,是关键。柳家费尽心机将他调走,又让他“不知所踪”,必然是为了掩盖什么。他很可能就是当年在母亲的补药里动手脚的人。
而陈家的影子,则让这件事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他们为什么要帮柳家遮掩?难道从五年前开始,柳玉容就已经和陈家有了某种不为人知的勾结?
苏浅月立刻兑换了刚刚获得的技能「人心剖绘」,目标锁定——柳玉容。
【目标:柳玉容】
【深层动机:极度渴望权力与认可,源于庶出身份的自卑感与被柳大学士长期忽视的童年。】
【核心弱点:其母。柳玉容之母并非柳大学士正妻,出身卑微,常年被柳大学士囚于别院,是柳玉容心中最深的痛与最大的软肋。】
【压力行为预测:当其母的安全受到威胁时,会不惜一切代价,甚至背叛盟友。】
柳玉容的母亲!
苏浅月瞳孔微缩。前世今生,所有人都只知道柳玉容依仗宁王和她的兄长,却从未有人提及过她的母亲。系统的信息,揭开了一个被刻意隐藏的秘密。
一个被囚禁的母亲,一个渴望证明自己的女儿。这其中的故事,足以成为压垮柳玉容的最后一根稻草。
“青禾,”苏浅月吩咐道,“用‘金玉满堂’的路子,去查一个人。柳大学士别院里,关着一个女人,我要知道她的一切。”
青禾领命而去。
苏浅月则再次提笔,给贤妃写了第二封信。这一次,她不再旁敲侧击,而是直接将自己的猜测与刚刚获得的情报和盘托出,只隐去了系统的存在。
她相信李氏。这种时候,盟友之间的坦诚,比任何计谋都重要。
她在信的末尾写道:“欲要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陈家与柳氏既是同盟,我们不妨给他们的同盟关系,添一把火。”
永宁宫内,李氏看完信,久久没有说话。
她将信纸凑到烛火上烧尽,看着那灰烬飘落,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秋纹,”她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金属般的冷硬,“去一趟内务府,就说本宫最近夜里总梦到故人,心神不宁,想找个由头,在宫里办一场小型的水陆法会,超度亡魂。”
秋纹不解:“娘娘,这个时候办法会,会不会太招摇了?”
李氏拿起一把银签,拨弄着香炉里的灰,淡淡道:“就是要招摇。本宫要超度的,是五年前,在那场御膳房火灾里,‘意外’身故的那个小太监。”
秋纹猛地一惊:“娘娘!卷宗上明明写着无人伤亡!”
“卷宗是人写的,自然可以改。”李氏的唇边泛起一抹冷笑,“但宫里老人的记忆,是改不掉的。当年那场火,确实烧死了一个人。一个刚入宫不久,无亲无故,连名字都未被正式录入名册的小杂役。而他的死,被刘安和陈家的势力,联手压了下去。”
她抬起头,目光穿透宫墙,望向京城的某个方向。
“本宫就是要将这件被遗忘的旧案,重新翻出来。本宫倒要看看,当年的知情人,如今还剩下几个,又有几个……会因此而睡不着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