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烁打断讨论:患者Rh阴性血,血库储备有限,必须立即决断。此刻抗休克治疗虽已启动,但备用血袋即将耗尽。
什么!满室医护神色骤变。
何建华厉声下令:立即启用血液回收系统!
自体血液回收...何烁猛然醒悟——这台新引进的设备能通过离心分离技术,将术野出血或体腔积血经洗涤净化后,回收70%红细胞回输患者体内,正是解决稀有血型危机的利器。
当何烁冲向手术室时,妇产科主任坚持己见:胎儿心率持续减弱,必须优先剖宫产。有了血液回收系统,产妇安全系数已大幅提升。
封滕突然从阴影中现身,目光灼灼盯着医生:保大人。
这个抉择他早已想过千万遍——当初薛杉衫玩笑般提问保大保小时,他的答案与此刻分毫不差。
他怎会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又怎忍心看着这个初降人世的小生命就此消逝。他比谁都清楚杉衫怀孕期间承受的艰辛。
但要他为了保住孩子而失去杉衫,这抉择令他心如刀绞。
家属请放心,我们会制定最稳妥的手术方案。若真面临抉择,一定尊重您的决定。
护士递来手术同意书,封滕接过纸张时手指微微发颤。笔尖悬在签名处停顿许久,最终落下墨迹。
何烁返回时,薛杉衫已被推进术前准备室。手术方案显然已经敲定。
何烁。妇产科吴主任叫住他。
吴主任?是胎儿有问题吗?何烁立即转身。
我刚从何主任那儿把你借调过来。现在产科缺人手,需要你当我的第一助手。
吴主任曾在接生视频中见识过何烁娴熟的手法,对他颇为信任。
何烁原以为自己会参与脾脏修复手术。
联合手术的脾修补由何主任主刀,内科医生辅助足够应付。但产科这边若突发状况,我一个人处理不来。
作为全市顶尖的产科,帝都医院每日接诊量极大,医护人员常年超负荷工作。
明白。何烁点头应下。
消毒间里,两人正进行术前准备。何主任团队已先行进入手术室。
这是你第二次参与接生?吴主任突然发问。
何烁颔首:上次情况特殊,不得已而为之。
奇怪的是,我总觉得你在接生方面有种特殊天赋。吴主任若有所思地说。
“就拿你上次接生那件事来说,说实话,我都没把握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调整好胎位,顺利帮产妇分娩。”
“但你做到了。”
“正因如此,这次我才想请你协助。”
吴主任对何烁在急诊科的表现并不熟悉。她以为实习生没有资格参与手术,更别说脾脏缝合这类复杂操作。
所以她才向何建华借人帮忙。
但借调后,她才从急诊科同事口中得知,这次脾脏缝合手术原本安排何烁担任第一助手。
而且,何烁已多次协助何建华完成高难度手术,这完全超出了实习生的能力范围。
由于她刚向何建华提出借人请求,考虑到产妇安全,何建华才将何烁调派到剖宫产手术中。
这让吴主任对何烁的真实水平更加好奇。
“临时调你过来,会不会觉得不适应?”在医院,跨科室借调参与手术很常见。
就像急诊经常需要各科室专家会诊一样。
何烁摇头道:“无论参与哪台手术,都是在救人。更何况,现在我们要挽救的是两条生命。”
完成消毒程序后,二人快步走向手术室。
无影灯已亮起, ** 也已就绪。
手术台上,以何建华为首的医疗团队正在待命。他们都在等待剖宫产完成后,立即进行脾脏缝合手术。
“吴主任,胎儿最好在20分钟内取出,否则产妇的危险系数会大幅上升。”何建华提醒道。
常规剖宫产需要40分钟至1小时。但薛杉衫情况特殊:脾脏破裂加上Rh阴性血型,任何延误都可能致命。
他相信以吴主任的资深经验,完全能在20分钟内完成胎儿取出和子宫缝合。
当然,这也离不开何烁的密切配合。
不过何建华从不怀疑何烁的手术能力,毕竟这个年轻人已协助他完成过多台重要手术。
“明白,我会尽快。”吴主任点头示意,双手保持无菌姿势。
“何烁,按原定方案执行。胎儿取出后,你有把握处理新生儿突发状况吗?”
“如果不行,你必须立即接手子宫缝合,清楚吗?”特殊情况下必须采取特殊方案。现在他们必须争分夺秒。
至于何烁的缝合技术——有何建华的全力担保,吴主任放心地将手术刀交到了他手中。
何烁应声道:明白,我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此前,他积累了丰富的新生儿窒息抢救经验,足足有五十年的临床积淀。
可以说,如果连何烁都束手无策,即便吴主任亲自出马,结果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好,开始手术。吴主任微微颔首,她从何烁身上感受到的笃定与从容,远非常人可比。这种自信源于对自身实力的绝对信任。
片刻之后。
可以了。 ** 师见众人准备就绪,向何建华等人示意。
何烁与吴主任已在手术台旁各就各位。
吴主任扫了一眼时间:手术开始,六点十五分。
此刻,何烁的任务是协助吴主任逐层切开薛杉衫的皮肤、脂肪、筋膜、肌肉及腹膜。
腹膜打开后,暴露妊娠子宫,接着切开子宫浆膜层与肌肉层,破膜取出胎儿。
胎儿娩出后,新生儿抢救的重任便落在何烁肩上。毕竟,他不仅是手术助手,更是急诊科医生。
抢救本就是他的职责所在。
这也是何建华同意他参与吴主任手术的关键原因。
曾有一次,何烁成功抢救了一名窒息新生儿。当时所有人都认为希望渺茫,正是他的坚持,才让婴儿恢复了心跳。
手术刀。
吴主任接过器械,干脆利落地在腹壁划开一道切口——自脐下5厘米延伸至耻骨联合上缘,长约10厘米。
拉钩。
进入腹腔后,吴主任需立即切开子宫膀胱反折腹膜。
腹膜切开后,何烁迅速接手,向上游离至反折处,为后续缝合做好准备。
接着,他沿薛杉衫膀胱宫颈间的疏松结缔组织平面,用手指将膀胱轻柔下推约4厘米,并向两侧游离至近子宫侧缘,充分暴露子宫下段。
子宫下段显露后,吴主任立即牵开膀胱,切开子宫下段肌壁。
通常,产程越长,子宫下段肌壁越薄,有时仅2-3毫米厚,操作需格外谨慎。
但吴主任经验老到,她稳持手术刀,缓缓切开肌壁直至胎膜显露。
破膜,准备吸引羊水。
吴主任看向何烁,手术已过半程。
何烁立即递上吸引器,在胎膜破裂后迅速吸净羊水。
羊水清除完毕,吴主任撤去拉钩,一手探入宫腔将胎儿枕部转向上方,另一手在腹壁配合按压宫底。
胎儿顺利娩出,吴主任将其递给何烁:接下来交给你了。
何烁接过新生儿,发现婴儿全身青紫——这是严重缺氧的表现。
手术室内,吴主任手持剪刀正要切断婴儿脐带时,何烁突然按住她的手腕。
再等三十秒。他的声音像手术刀般切开凝重的空气。
无影灯下,所有人的动作都凝固了。吴主任的剪刀悬在半空,橡胶手套上的反光微微颤动。她看见何烁的瞳孔里跳动着监护仪的青光,那是种她从未在实习生眼里见过的笃定。
新生儿的口鼻正渗出淡黄色羊水,何烁已经扯过听诊器。金属听头贴上婴儿胸膛的刹那,他脑海里闪过方才那场车祸——薛杉衫被撞击时,冲击波在羊水里传导的轨迹。
气道阻塞。他扯开无菌纱布的动作像解开 ** 引线,吸痰器,现在!
护士们组成的白色人墙迅速合拢。何烁的手指在婴儿咽喉处游走,像在弹奏某种急救的乐章。当第三块沾满黏液
手术室里回荡着婴儿嘹亮的啼哭声。
何烁长长舒了口气,眉宇间漾起成功的喜悦。何建华和同事们虽然戴着口罩,但眼角的笑意怎么也藏不住——所有人都为这个小生命感到欣喜。
当何烁准备抽手时,新生儿突然攥住了他的食指。他轻轻挣了挣,那只小手却攥得更紧了。感受着掌心传来的温度,何烁眼底的笑意更深了。这是第一次有小生命主动握住他的手,那柔软的触感仿佛在传递某种无声的交流。
小勇士真厉害。他屈起食指轻蹭婴儿手背,等手术结束就去看你。
监护仪的提示音唤回他的思绪。这个早产儿还需要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观察。送NIcU。
隔壁手术台的吴主任正在缝合最后一针。这场剖宫产手术仅耗时二十多分钟,而何烁完美完成了新生儿窒息复苏。接下来就是产科团队的工作了。
更衣室里,吴主任突然叫住何烁:那种复苏手法是谁教你的?她行医三十年从未见过在断脐同时使用吸痰器的操作,但效果出奇地好。
医学院时看到的文献。何烁摸了摸鼻尖,两年前的事了,具体期刊记不清了。
吴主任还想追问,何烁已经快步走向消毒区。白炽灯下,他白大褂后背的汗渍还没干透。
行吧。吴主任不再坚持,既然血袋告罄,追问也是徒劳。
她转向何烁,眼角漾起笑纹:你在妇产科的悟性很突出,要是有机会,真想把你调来我们科室。
考虑转岗吗?
何烁连忙摇头,急诊科的学问尚且没吃透,哪敢惦记妇产科。
我还是先扎根急诊科吧,实习期快满了,正打算考取急诊科医师资格证。
见何烁态度坚决,吴主任颔首浅笑。
期待下次合作。妇产科还有手术,我先告辞。
吴主任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