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而温馨的午餐过后,赵家村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赵家和李家分头行动,开始通知本家和关系亲近的邻居,邀请他们下午就来帮忙,为明天铁柱和秀芹的婚事做准备。
小小的村庄顿时热闹起来,充满了喜庆和忙碌的气氛。
“他二婶,明天铁柱办喜事,下午过来搭把手啊!”
“放心吧,赵大娘,一准到!需要啥您言语一声!”
“秀芹她娘,恭喜啊!闺女找了个好归宿!”
“同喜同喜,明天都来喝喜酒!”
类似的对话在村中此起彼伏,淳朴的乡情在空气中弥漫。
铁柱和秀芹则拿着他们自己积攒的工资——这对1984年的农村而言堪称一笔“巨款”,开始在相熟的村民家里采购明天酒席需要的鸡、鸭、鱼、肉以及各种时令蔬菜。
“张叔,您家这公鸡真精神,按市价,我都要了。”铁柱指着院子里一只昂首挺胸的大公鸡说道。
被称作张叔的老汉笑得合不拢嘴:“铁柱娃子就是实在!秀芹跟着你,享福喽!”
秀芹则在另一边跟一位大婶商量着蔬菜:“刘婶,您这韭菜和白菜水灵,还有那豆角,我全要了,您看多少钱?”
“哎呀,秀芹,都是自家地里长的,你看着给就行,给多了婶子可不要!”刘婶嘴上这么说,眼里却满是笑意。
铁柱和秀芹给出的价格公道甚至略高于市价,让提供食材的村民们都喜笑颜开。
陈志远、刘富贵、王建国三人则被周陌安排去帮忙提东西、打下手。铁柱的大舅和二舅家各有三个已经成家的二十几岁的表弟,也闻讯赶来帮忙。
一群年轻人说说笑笑,穿梭在村中,将采购来的物资陆续运回赵家院子,充满了干劲。
与此同时,秀英小姑娘又接到了赵母交代的新任务。“秀英,别在这儿添乱了,带着周先生和其他客人们去河边玩玩,钓钓鱼,透透气。”赵母一边忙着擦洗大锅一边吩咐道。
“好嘞!”秀英兴高采烈地应道,她提前从几户相熟的村民家里借来了几套农村自制的钓鱼工具——几根细长的竹竿,配上麻线和用大头针弯成的鱼钩,浮漂则是用鹅毛杆剪成的小段。
“周先生,詹妮弗姐姐,秀兰姐姐,还有卡洛斯哥哥,汤姆哥哥,迈克尔哥哥!我们去河边钓鱼吧!我知道哪里鱼多!”秀英扬了扬手里的鱼竿,雀跃地在客人们面前喊道。
一行人跟着秀英来到了村边那条清澈的小河边。河水不深,潺潺流淌,可以看到水底光滑的鹅卵石和随波摇曳的水草。
秀英熟练地给大家分发鱼竿,又在河边的泥土里挖了几条扭动的蚯蚓作为鱼饵。
詹妮弗拿着这简陋的鱼竿,好奇地摆弄着:“michael,就用这个……能钓到鱼吗?和我在美国用的带卷线轮的渔具很不一样。”她纤细的手指轻轻触碰着粗糙的竹竿。
张秀兰也拿着鱼竿,有些无从下手的感觉:“这个……怎么弄?”
卡洛斯、汤姆和迈克尔这三个老外更是觉得新奇,他们拿着光溜溜的竹竿,看着那简陋的鱼钩和浮漂,互相用英语讨论着。
汤姆拿着鱼钩,皱着眉问秀英:“小姑娘,这个,怎么把虫子穿上去?”他捏着扭动的蚯蚓,一脸为难。
秀英咯咯笑着,熟练地拿起一条蚯蚓,示范着如何穿钩:“汤姆哥哥,你看,就这样,从它中间穿过去,小心别弄断了。鱼可爱吃这个了!”
卡洛斯尝试了一下,动作笨拙,蚯蚓滑不溜秋,差点掉进河里,引得大家一阵轻笑。
迈克尔则对那鹅毛浮漂很感兴趣,拿在手里仔细端详:“用这个就能知道鱼有没有上钩?很巧妙!”
周陌选了个树荫下的位置,接过秀英递来的、已经穿好鱼饵的鱼竿,熟练地甩竿入水,动作一气呵成,然后便安静地坐在河边的石头上,目光落在水面的浮漂上。
詹妮弗和秀兰在他旁边学着样子坐下,虽然动作生疏,甩竿时差点钩到身后的树枝,但也充满了乐趣。
卡洛斯三人则干脆脱了鞋袜,卷起裤腿,站到清凉的浅水里,一边笨拙地尝试钓鱼,一边互相泼水玩闹,享受这难得的乡村野趣,河面上回荡着他们爽朗的笑声。
周陌安静地钓了一会儿,看着眼前宁静的村庄和潺潺的河水,对正在教汤姆如何握竿的秀英招了招手。秀英立刻跑了过来:“周先生,您有啥事?”
周陌温和地说道:“秀英,麻烦你跑一趟,去把你们村的村长、村支书、大队会计,还有小学校长……嗯,或者管学校的老师请来,就说我有点事情想和他们商量一下。”
秀英虽然有些疑惑,不知道周先生找村干部和老师有什么事,但还是响亮地应了一声:“好嘞!我这就去!”说完,就像一只小鹿般飞快地跑回了村子。
此刻,村长、村支书、大队会计以及村里唯一的那位小学老师,正在赵家院子里帮忙安排明天婚事的一些具体事宜,比如桌椅的摆放、帮忙人员的分工等。
听到秀英气喘吁吁地跑来传话,说周先生请他们去河边有事商量,四人都有些意外和疑惑。
村支书对正在指挥妇女们干活的妇女主任交代了几句,便和村长、会计、老师一起,跟着秀英来到了河边。
周陌见他们过来,便放下鱼竿,站起身,礼貌地迎了上去:“村长,支书,会计,老师,不好意思,打扰你们忙正事了。我是周陌,铁柱的朋友。”
村长连忙摆手,用带着浓重乡音的普通话说道:“周先生太客气了,不打扰,不打扰。您找我们,是有什么事?是不是对明天的安排有啥不满意的地方?您尽管说!”
村支书和会计、老师也纷纷点头致意,目光都集中在周陌身上。
周陌请他们在河边的几块平整的大石头上坐下,然后开门见山地说道:“明天是铁柱和秀芹大喜的日子,我很为他们高兴。
这次来得匆忙,也没准备什么特别的贺礼。
所以,我想以铁柱和秀芹的名义,为我们赵家村做点事情,算是我送给他们的一份特殊的新婚礼物,也希望为村子尽一份力。”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四位渐渐收起笑容、变得专注起来的村干部,继续说道:“我打算出资,把咱们村的小学翻新、重建一下。
我看过了,现在的校舍确实有些破旧了。
你们几位是村里的主心骨,也是最了解情况的。
请你们来,就是想一起商议一下,看看需要多少人工、材料,大概需要多少钱。你们算一算,给我个数目就行。”
这话一出,村长、村支书、会计和小学老师四个人都愣住了,脸上瞬间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激动,仿佛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
村长猛地站起身,声音都有些发颤,抓住周陌的手:“周……周先生,您……您说的是真的?要给我们村重修小学?这……这……”
村支书也激动地搓着手,黝黑的脸上泛着红光:“这……这真是天大的好事啊!周先生,您……您没跟我们开玩笑吧?这重建小学可不是小事!”
大队会计张大了嘴巴,一时不知该说什么。那位小学老师更是激动得眼圈都有些发红了,他在这破旧的校舍里教了十几年书,太知道孩子们需要一个像样的学习环境了。
周陌肯定地点点头,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当然是真的。这是给铁柱和秀芹的结婚礼物,也是给村里孩子们的一份心意。
所以,需要几位一起,咱们现在就大概商议一下,这学校重建,需要多少预算。”
“好!好!好!”村长连说了三个好字,激动得花白的胡子都在抖动,眼圈微微发红,“周先生,您真是……真是我们赵家村的大恩人啊!我代全村的老少爷们,还有那些娃娃们,谢谢您了!”说着就要鞠躬。
周陌连忙扶住他:“村长,您这是做什么,使不得。”
村支书立刻对会计和老师说道:“快,老张,王老师,咱们现在就合计合计!把能想到的都算上!”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沙哑。
“对对对!”会计老张赶紧翻开笔记本,掏出钢笔,“村长,支书,王老师,咱们先从砖瓦算起,现在红砖大概一分二一块,咱们需要……”
小学老师王先生激动地补充:“教室至少得三间吧?还得有一间老师办公室,屋顶一定要用好瓦,不能再漏雨了!窗户也要做大点,亮堂!”
于是,河边这略显简陋的“会场”,立刻变成了热烈而认真的议事现场。
村长、村支书、会计和小学老师围坐在一起,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商议起来,不时还用手在地上划拉着计算数字,气氛热烈而庄重。
周陌则安静地坐在一旁,听着他们热烈的讨论,偶尔在他们争执不下或者遇到难题时,才温和地插话,提出一两个关键问题,引导他们更全面地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