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时刻,远在华尔街的金融从业者也在执行几乎相同的策略。当天,太国股市呈现猛烈涨势,可惜官方并未察觉背后的暗流涌动。
午后,沈碧等人陆续离开,整个操盘室只留下叶坤一人坐镇指挥。
连续七天的运作后,双方均已完成筹码积累,准备迈入下一阶段。
太国财政部突然意识到局势失控,紧急向高层汇报情况。
叶坤与金融从业者早已悄然布局完毕,手中握有巨额太铢头寸。金融从业者发现另有势力在同步行动,心头一震,但战局已开,无法回头。他怒斥身边助手,对方一脸茫然,根本不知情报从何泄露。
叶坤完成首轮操作后,立即指令王东等人展开下一步——从本地证券托管机构借入股票并大规模抛售。此前疯狂上扬的股市骤然调头,暴跌不止。叶坤借力高杠杆的股指期货再次斩获巨利,金融从业者亦如法炮制。
这手法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叶坤基于前世记忆复刻的经典战役,那场曾震动亚洲金融格局的风暴,正是由金融从业者亲手掀起。
紧接着,二人几乎同步推进第三阶段:大举向太国央行借贷太铢。短短数日,政府疲于应对,内部混乱不堪,尚不清楚幕后黑手究竟是谁。
叶坤手中的筹码已然充足,随即启动全面沽空太铢现货,并买入远期太铢合约,构建外汇掉期组合。这意味着他用美元兑换远期太铢,若汇率下跌,未来可用更少美元买回等额太铢,差价即为利润。太铢跌得越狠,他的收益就越惊人。
金融从业者的动作几乎分毫不差。
太国官方眼睁睁看着本币兑美元汇率一日之内狂泻百分之二十,终于明白有人蓄意狙击本国货币。国内恐慌情绪蔓延,民众纷纷抛售太铢抢购美元,投机者蜂拥而至,进一步加剧资本外流。
央行外汇储备迅速见底,不得不紧急向旧家坡求援,借入300亿美元强行托市。可这点资金如同杯水车薪,汇率依旧节节败退。每下跌一个点,叶坤和金融从业者的账户就多一笔惊人进账。
汇市崩塌拖累股市继续下挫,形势愈发有利于空方阵营。与此同时,为稳住汇率,央行被迫大幅加息,企业融资成本飙升,实体经济遭受重创,工厂停工、裁员频现。
太铢崩盘的消息传遍全球,国际资本闻风而动,蜂拥杀入做空战场。泰铢贬值速度进一步加快,市场彻底失去控制。
约一个月后,太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度,转为自由浮动。央行行长辞职谢罪。当日,太铢兑美元再跌百分之二十。
叶坤与金融从业者双双满载而归,资产近乎翻倍。叶坤见时机成熟,开始逐步归还借入的股票,完成平仓,又一笔巨额资金落袋为安。
太国上下愤怒至极,将这些操盘者称为“经济屠夫”,派出情报人员追查真凶。但他们多半将目标锁定在华尔街巨头或欧洲金融集团身上,全然不知其中一人来自另一个时空。
压根没考虑香江,香江以外的地方更是不在计划之中。
叶坤这一阵子的操作让沈碧一干人目瞪口呆,原来赚钱可以如此直接,几乎不费吹灰之力。
正当沈碧他们以为事情到此为止时,叶坤轻飘飘地抛出一句话,所有人当场愣住。
他语气平静地说,这才刚刚起步,但接下来想复制这样的收益,不可能了。
此时他们手上的资金大约是700万美元,金融从业者那边则接近800万。
叶坤早已知晓金融从业者的下一个目标——旧家坡,十有八九不会更改。即便对方临时变卦,也无关紧要。以他现有的资本,冲击一个小型经济体绰绰有余。
金融从业者的确锁定了旧家坡。尽管察觉到背后有一股势力在同步行动,心中略有不悦,但他并不在意。
双方目的相同,市场参与者越多,冲击力越强,成功概率越高,最终分到的利润也就越丰厚。
次日清晨,两股力量几乎同时出手。他们以美元为担保,向旧家坡的民间企业大量借贷本地货币“旧家坡元”。
央行这条路他们没敢走,毕竟明目张胆上门做空,无异于宣战。
民间渠道虽然效率偏低,但十五天下来,叶坤已成功筹得200亿美元等值的旧家坡元。下一步,只需压低汇率,再低价购回美元还债,差价即为纯利。
第二天,叶坤正式启动抛售,大规模做空开始。旧家坡方面虽早有警觉,猜测国际资本可能瞄准本国,却没想到来得如此迅猛。
市场恐慌迅速蔓延,民众纷纷抛出旧家坡元,抢购美元。央行虽有储备,可面对全国范围的资金外逃,杯水车薪。
首日收盘,旧家坡元兑美元汇率暴跌百分之十。
政府紧急向邻国求援,请求借调美元外汇。然而周边国家人人自危,生怕自己成为下一个目标,谁也不敢伸出援手。
次日,随着金融从业者全面加码,汇率再度下挫十三个百分点。
每下跌一分,叶坤与金融从业者的账面利润就增加数亿美元。
第五天,旧家坡元终于止跌。原因在于,他们向美国求援成功,签下一笔高达1000亿美元的高息贷款。
叶坤察觉风向有变,立刻下令收手。必须赶在货币反弹前,将从民间公司借来的款项全部清偿。
那些公司极不乐意,可合同白纸黑字写明:三十日内可随时还款。他们只能接受。
同一时间,金融从业者也嗅到危险气息,迅速撤离战场。
这一役,未能彻底击溃旧家坡金融体系,但叶坤和金融从业者各自斩获数十亿美元。
叶坤决定就此收手。他知道金融从业者接下来会转向湾湾,但他本人不再参与。原因之一,是湾湾百姓与他同根同源。
这一趟收获已经足够丰厚,接下来的麻烦让金融从业者去应付便是,正好借他之名转移视线。
叶坤先安排王东等人处理账目清算,随后拨通了沈碧、包船王等人的电话,请他们前来办理资金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