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种学院地下主控中心的会议室,此刻被最高级别的灵能屏障与物理隔音层重重包裹。空气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与会者仅有五人:林砚、韩青、龙夏最高统帅部的代表、以及全球委员会轮值主席及其安全顾问。
中央的全息星图被放大到极致,太阳系如同一个微缩的沙盘,悬浮在会议桌上方。两个刺目的光点被着重标记:一个是众人熟悉的织女星方向,如今已是一片象征沉寂的灰色;另一个,则是刚刚从南极冰盖下那上古前哨遗迹中破译出的、闪烁着不祥红光的崭新坐标——位于柯伊伯带外侧,一个邻近却陌生的星域方向。
“……所以,结论是,”韩青的声音带着连续高强度工作后的沙哑,但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敲打在每个人的心脏上,“我们之前的关注焦点,很可能从最开始就错了,至少是不完整的。”
他操作着控制终端,将南极遗迹中解析出的残缺航行日志、那个重复的坐标序列,与GdSN(全球深空监测网络)过去数年收集到的、所有未被重视的“背景噪音”和异常读数进行交叉比对、大规模计算模拟。
全息星图上,代表着数据流的光线疯狂穿梭、汇聚,最终在那个新发现的“威胁坐标”周围,形成了一片比其他区域明显更密集、更活跃的异常数据云。
“上古文明前哨的最终指令是‘规避…静默…’,其监视目标明确指向这个坐标点。而我们现有的、有限的深空监测数据,虽然无法直接捕捉到类似织女星那样的明确‘信号’,但在这个坐标方向,确实存在着无法用已知自然现象解释的、持续性的微弱背景扰动。”
韩青调出了一组复杂的频谱图和能量分布模型。
“看这里,还有这里……这些微弱的引力子涨落、背景灵能辐射的特定频段偏振……它们太微弱,太分散,以前一直被我们当作仪器误差或宇宙背景辐射的正常波动忽略掉了。但当前哨坐标这个‘钥匙’出现后,将这些碎片拼凑起来……它们呈现出一种非随机的、潜在的结构性!”
他深吸一口气,抛出了最终的、也是最具冲击力的结论:
“综合现有所有信息,我们有超过百分之七十八点三的置信度判定:上古文明所警示的‘潜在威胁’,其源头并非来自织女星方向,而是这个!”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了那个闪烁的红点上。
“这个‘威胁坐标’,才是真正需要我们必须以最高警惕去面对的存在!”
会议室里落针可闻。
龙夏统帅部的代表,一位肩章上缀着将星的中年男子,脸色铁青,放在桌上的手不自觉地握成了拳。委员会轮值主席,那位来自中立小国的老者,呼吸明显急促了几分,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安全顾问则快速记录着,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百分之七十八点三!这个概率在科学上或许还不够绝对,但在关乎文明存续的战略判断上,已经足够触目惊心!
他们一直将绝大部分的注意力、资源和忧虑,都投向了织女星方向,为此争论是否要主动联系,为此构建监听网络。可现在,一个更近、更隐蔽、并且被上古文明明确标记为“威胁”的目标,就潜伏在“家门口”不远处的黑暗里!
这种认知被彻底颠覆带来的冲击,让这些见惯风浪的大人物们也感到了脊背发凉,一种被更危险猎手窥视,而自己却差点搞错方向的强烈后怕感攫住了他们。
“也就是说……”轮值主席的声音有些干涩,“我们之前关于织女星信号的所有争论,关于是否主动暴露的纠结……可能都是在为一个次要目标,甚至可能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干扰项’而消耗精力?”
“目前无法断定织女星信号完全无关,”林砚终于开口,他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静,但在这极致的平静下,是比万年寒冰更冷的决断,“但它的重要性,必须重新评估。”
他站起身,走到全息星图前,目光如刀,扫过那两个坐标。
“我们之前的策略,是基于单一未知来源的‘被动应对’和‘内部发展’。但现在,情况变了。”林砚的手指,先指向灰色的织女星方向,然后,坚定地移到了那个刺眼的红色“威胁坐标”上。
“我们面对的不再是单一的、方向明确的‘疑问’,而是至少两个来源不明、意图未知的‘潜在接触者’。其中一个,被远古的先行者明确标记为‘威胁’。”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我提议,立即进行全球战略转向!”
“第一,调整深空监测计划优先级。将GdSN至少百分之七十的监听、观测资源,立刻转向持续监控‘威胁坐标’方向。集中我们最先进的技术、最优秀的人才,全力解析该方向的一切异常,寻找任何可能的规律、模式,或者……活动的迹象。”
“第二,织女星方向的监听降为次级,但并非放弃。以更高保密等级,维持现有监听阵列,记录数据,但不投入过多新增资源。我们需要弄清楚,这两个坐标之间,是否存在某种我们尚未发现的联系。”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林砚的语气加重,“我们应对未知宇宙的策略,必须从‘单一关注’和‘被动等待’,彻底转向‘多向警戒’与‘主动防御’!放弃任何不切实际的接触幻想,将生存和防御,作为未来一切决策的最高准则!”
“多向警戒……”龙夏的将军低声重复着这个词,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我同意林顾问的判断和建议!我们必须立刻调整防御姿态,将战略重心转移到这个新发现的、更具直接威胁性的目标上!”
轮值主席与安全顾问快速交换了眼神,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震惊与认同。
“没有异议。”轮值主席沉声道,“情报的误判是致命的。幸好我们发现得还不算太晚。就按林顾问的意见办,立刻调整全球深空监测资源配比,启动最高等级保密程序,相关情报限制在最小范围知情。”
战略的转向,在短短几分钟内就被定了下来。效率极高,却也透着一种被危机逼迫到极限的凝重。
会议结束,其他人匆匆离去,开始部署新的指令。会议室里只剩下林砚和韩青,以及那幅悬浮着的、标注着两个命运坐标的星图。
韩青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仿佛要将胸中的压抑全都排出,苦笑道:“百分之七十八点三……我真希望是我的模型算错了。”
林砚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那个红色的光点。他知道,韩青的数据只会保守,不会夸大。那个坐标存在威胁的概率,实际可能更高。
从月球阵法,到织女星信号,再到这南极遗迹的警示……线索一点点拼接,揭示出的宇宙图景却越来越令人不安。黑暗森林的猜想,似乎正在被一步步证实。而且,这片森林里,可能不止一个猎手。
“我们的时间,可能比想象中更少。”林砚低声道。
韩青点了点头,脸上疲惫尽显,但眼神却燃烧着属于科学家的执着:“我知道。‘巡天’计划的技术验证必须加速了。光是躲在护盾后面监听,已经不够了。我们需要眼睛,需要能前出到太阳系边缘,甚至更远的‘眼睛’!”
林砚“嗯”了一声,目光依旧没有离开星图。
多向警戒的战略已经确立,但这只是开始。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和时间,高效地分配到两个(甚至可能更多)潜在的威胁方向上?如何在加强防御的同时,不拖慢文明内部发展的脚步?如何在那未知的威胁真正显露出獠牙之前,让人类文明拥有至少一丝自保甚至反击的力量?
一个个沉重的问题,如同无形的山峦,压在他的肩上。
但他没有退缩。目光从那个代表着未知威胁的红色坐标,缓缓移开,仿佛穿透了层层阻隔,看到了地面上,那座正在孕育新生力量的“火种学院”。
威胁已然明确,道路依旧艰难。但这一次,人类文明将不再只盯着一个方向惴惴不安,而是睁开所有的眼睛,握紧所能打造的一切武器,面向深邃的黑暗,摆出全面警戒与防御的姿态。
这,是在残酷宇宙中,一个弱小文明所能做出的、最理智,也最不屈的选择。
各位看官老爷帮忙点赞!评论!催更!免费的五星好评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