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了!团长连地雷在哪儿都知道!”炮兵阵地上,一个年轻炮手忍不住惊叹。
老炮手一边装弹一边笑道:“这才哪到哪?跟着团长打半年仗了,我就没见过他失手过一次。指哪打哪,说打左眼不打右眼!”
第七轮炮击,所有火炮集中轰击东门段城墙。48门火炮的连续齐射让那段城墙承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砖石结构的城墙在爆炸中不断崩塌,最终出现了一个近十米宽的缺口。
“团长,城墙破了!”观察员兴奋地报告。
宋兴华点点头,通过电话下达新命令:“八轮炮击,目标城内敌军集结点,三发急速射,放!”
最后的炮火覆盖了城内几处日军试图组织抵抗的区域。迫击炮的高角度弹道让炮弹几乎垂直落下,躲在建筑物后面的日军也无法幸免。
炮击持续了整整四十分钟,当最后一声炮响回荡在山谷中时,和顺县城已经笼罩在浓烟和尘土之中,多处火光冲天而起。
宋兴华拿起电话:“全体注意,炮火准备完成。步兵按计划进城清剿,炮兵随时准备火力支援!”
冲锋号响起,四个方向的八路军战士如潮水般涌向和顺县城。
东面,陈大海带领步兵1连率先冲向城墙缺口。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他们就成功突入城内。
城内景象令人触目惊心。到处都是残垣断壁,烧焦的木头和破碎的砖瓦散落满地。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尘土和血腥的混合气味。偶尔能听到废墟中传来的呻吟和呼救声。
“一班左,二班右,交替前进!注意检查每个角落,小心残敌抵抗!”陈大海大声命令。
战士们三人一组,谨慎地向前推进。不时有零星的枪声从各处响起,大多是躲在废墟中的日伪军做困兽之斗。
在南街推进时,一阵机枪子弹突然从一栋半塌的民房中射出,两名八路军战士应声倒地。
“掩护!”李大力大吼一声,迅速组织还击。两挺轻机枪同时向火力点倾泻子弹,压制住对方火力。同时,一个战斗小组从侧翼迂回,用手榴弹解决了这个抵抗点。
类似的小规模交战在城中多处发生。新二团战士们利用人数和火力优势,逐步清剿残敌。
与此同时,扶桑反抗军在宋兴华的特别指示下,开始执行俘虏任务。
“记住,团长说要尽量活捉日军士兵,特别是军官!”冈田翔太用日语对手下命令,“他们未来都有可能成为反抗军战士!”
扶桑反抗军的战士们利用语言优势,在清剿过程中不断用日语喊话:“投降不杀!八路军优待俘虏!”
在一处被炸塌大半的兵营里,他们发现了十多名受伤的日军士兵。这些士兵原本准备顽抗到底,但当看到前来清剿的是“自己人”时,顿时愣住了。
“你们...为什么要背叛帝国?”一个腿上负伤的日军曹长艰难地问道。
石川启介冷冷回答:“我们背叛的是军国主义,不是日本人民。放下武器,你们还能活着回家。”
经过短暂对峙,这些伤兵最终选择了投降。扶桑反抗军的医务兵为他们进行了紧急救治。
类似的场景在几处地方上演。由于语言相通且曾是同胞,扶桑反抗军在劝降日军方面有着特殊优势。最终,他们成功俘虏了30多名日军士兵,大部分带伤。
清剿过程中,宋兴华站在城墙缺口处,脑海中不断响起系统提示音:
【击杀日军中队长一名,获得1250军功值】
【击杀日军小队长三名,获得750军功值】
【击杀日军士兵五十七名,获得570军功值】...
军功值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最终,当城内的枪声渐渐稀疏时,宋兴华的军功值已经增加了近20万。
【当前军功值】:+
宋兴华嘴角微微上扬。这笔新增的军功值正好可以用来兑换急需的物资。
他调出系统商城界面,迅速选择兑换:
奎宁50万片(预防疟疾的急需药品),军功值-。
汽油400桶(航空专用机油),军功值-4000。
九四式甲电台50台(增强部队通讯能力),军功值-。
m2hb重机枪24挺(增强防空和反装甲能力),军功值-3600。
各类弹药30万发,军功值-4500。
各类炮弹1万发,军功值-
总计兑换消耗:军功值
【剩余军功值】:+
兑换完成后,宋兴华借助全景地图找到城内一处相对完好的日军仓库。通过系统空间功能,他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兑换的物资“投放”到仓库中。
约半小时后,一队八路军战士“发现”了这个仓库。当打开仓库大门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连长!快来看!这里...这里全是物资!”战士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陈大海闻讯赶来,也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堆积如山的药品箱、整桶的汽油、崭新的电台和重机枪,还有大量弹药。
陈大海早就习惯了,赶紧催促战士们,说:“清点登记物资数量,向团部报告!”
消息很快传开,战士们为这“意外”的发现欢欣鼓舞。特别是奎宁药品,在疟疾多发的山区,这能挽救无数生命。
就在全城欢庆胜利之时,宋兴华却通过雷达预警功能发现了几处漏网之鱼——十多个日伪军士兵躲在隐蔽处,准备夜间伺机反扑或逃跑。
宋兴华冷笑一声,借助空间投放功能,精准地将手榴弹“投放”到每个隐藏点的敌人身边。
于是,城中各处突然响起零星的爆炸声,正在搜索的战士们被弄得紧张兮兮,急忙赶往声源处,却只发现被炸死的敌兵和尚未消散的硝烟。
“怪了,这些鬼子怎么自己炸死自己?”一个年轻战士困惑地看着现场的痕迹。
老兵若有所思:“跟着团长打了那么多次仗,好像每次都能碰到不少小鬼子自杀......怪了!”
当天傍晚,和顺县城已完全在新二团控制之下。战士们开始帮助幸存百姓扑灭余火,清理废墟,救治伤员。
在临时团部,宋兴华命令电讯科科长张平:“给旅部发电:我部已于今日攻克和顺县城,全歼守敌。缴获大量药品、电台、武器和汽油,请求旅部尽快派人接收。我部将稍作休整,即南下太谷继续作战。”
386旅旅部,陈旅长接过电报,看完后不禁摇头惊叹:“这个宋兴华,打县城如探囊取物啊!一天急行军,半天攻城,就把和顺拿下了!”
王政委凑过来看电报,同样惊讶:“还缴获大量物资?和顺一个小县城,哪来这么多好东西?”
周参谋长若有所思:“兴华这小子有点邪门。每次战斗都能以极小代价取得大胜,还能搞到稀缺物资。记得上次他送的药品和电台吗?都是精品啊!”
陈旅长点点头:“不管怎样,这是好事。日军在太行区的据点一个个被拔掉,我们的根据地连成一片了。”
他转向通讯员,“回电:祝贺新二团取得大胜!接收人员明日即到。南下太谷需谨慎,敌情如有变化及时报告。”
电报发回和顺时,宋兴华正在部署下一步行动。
“老赵,你带三连、四连留守,协助旅部来人接收物资和整编俘虏,日军俘虏送回小柳乡。我带其余部队明日南下太谷。”
赵勇有些担心:“团长,连续作战是不是太急了?战士们需要休整。”
宋兴华摇摇头:“兵贵神速。日军现在还没反应过来,我们要趁他们调整部署前再拿下一城。”他指着地图,“太谷地理位置重要,拿下这里,太行区与晋中的联系就畅通了。”
命令传下去后,新二团再次运转起来。战士们虽然疲惫,但连战连捷的胜利和充足的物资补给让他们士气高昂。
夜幕降临,和顺县城逐渐安静下来。宋兴华独自站在城墙上,望着远处连绵的太行山。军功系统面板在脑海中展开,那个庞大的数字令人欣慰:
【军功值】:+
宋兴华总感觉自己没能把系统利用到极致,这么多军功值躺在上面,又不能下崽......可到底该兑换些啥?飞机,没人会开......坦克,路基承重不够......合成部队,各类技术兵种都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