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岚城的重建工作在高效与希望中有序进行。破损的建筑被更坚固、更智能的新材料取代,覆盖全球的“现实稳定网络”不仅被修复,更因融入了部分“溯光者”的维度稳定技术而变得更加坚韧,其核心能源也替换成了被秩序之力净化、改造后的【寂灭星核】,能量等级与稳定性都得到了质的飞跃。
苏婉在林风不惜代价的救治与“存在锚定术”的温养下,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虽然依旧虚弱,需要长期静养,但根基已无大碍,脸上也重新有了血色。她开始躺在病床上,远程参与新技术的整合与城市规划,眼眸中跳动着劫后余生却更加坚定的光芒。
然而,林风自己,却在处理完最紧急的事务后,陷入了某种旁人难以理解的停滞。
他站在重建后的辰光阁顶层,俯瞰着这座浴火重生、愈发璀璨的科技之城,眉头微蹙。接连的高强度战斗、跨越维度的博弈、以及对“溯光者”海量知识的强行吸收,让他的力量层级和对法则的理解飞速提升,但也带来了一丝隐忧。
他感觉自己的“人性”,正在被庞大的知识、冰冷的逻辑和绝对的力量所稀释。面对敌人,他可以冷静地解析、高效地抹除;面对困境,他可以理智地计算、最优地破解。但那种属于“人”的喜怒哀乐,那种在红尘中摸爬滚打的烟火气,那种源自生命本能的冲动与感悟,似乎正悄然远去。
尤其是当他尝试深度推演那卷得自寂灭星宫的【低维飞升协议·残卷】时,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滞涩感与排斥感尤为明显。那卷轴中涉及的某些关于“心性淬炼”、“因果了断”、“红尘洗练”的模糊描述,让他意识到,纯粹的理性与力量,或许并非通往更高层次的唯一路径,甚至可能成为某种障碍。
“我的道……似乎缺了点什么。”林风对前来探望的苏婉坦言,“科技赋予我解析世界的能力,但世界的本质,并不仅仅是冷冰冰的规则。我需要……重新融入‘人间’。”
苏婉握着他的手,温柔而理解地点了点头:“你的根,始终在人族。去走走吧,风。云岚城有我们,放心。”
恰在此时,AI“织女”在对噬星族母巢意志分身进行深度信息剥离时,发现了一个极其隐晦的坐标标记。这个坐标指向一个非常偏远、灵能反应极其微弱、几乎被主流修真界遗忘的星域。根据残留信息分析,噬星族似乎对这个坐标点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关注”,但原因不明。
一个需要沉淀心性的感悟之旅,一个涉及潜在敌人阴谋的未知坐标。两者看似无关,却又隐隐契合。
林风做出了决定。
他并未携带任何显眼的科技造物,只穿着一身普通的青衫,将自身所有澎湃的能量与高阶生命特征,以【存在锚定术】和“溯光者”的隐匿法门彻底封印、压制,使得他外表看来,与一个刚刚踏入炼气期的低阶修士无异,甚至气血看上去还有些虚浮。他通过一座隐秘的小型传送阵,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云岚城,踏上了前往那个未知坐标的旅程。
场景:苍梧界,南荒,青岚城
经过数次不引人注目的星际中转和一段漫长的、依靠最原始灵力驱动的“渡空舟”航行,林风终于抵达了目标地——一个名为“苍梧界”的凡人与低阶修士混居的世界。
这里的天地灵气稀薄得令人发指,法则稳固但层级极低,空间结构也异常“坚韧”,仿佛被某种力量刻意限制,难以支撑高阶修士的存在和强大神通的施展。按照此界标准,筑基已可称一方高手,金丹便是老祖级人物,元婴更是传说中的存在。
青岚城,只是南荒地域一个不大不小的凡人城池,城中虽有修士,但最高也不过炼气后期,主要负责一些护卫、治疗、以及简单的符箓炼制工作,在凡人眼中已是了不得的“仙师”。
林风缴纳了几块下品灵石,如同一个最寻常的散修,漫步走进了青岚城。喧闹的市井气息扑面而来——叫卖的小贩,嬉戏的孩童,茶馆里的说书人,武馆中传来的呼喝声……这一切对他而言,既熟悉又陌生。他已经太久,没有以如此平凡的视角,观察这个世界。
他租下了一间临街的、带个小院的简陋房屋,挂牌“林氏修理铺”,声称擅长修复各种器械杂物,价格公道。他将自己完全代入了一个落魄低阶修士的角色,依靠着微不足道的炼器知识和一手远超此界理解的、对物质结构的微观掌控力(被他刻意限制和伪装),开始了他的“凡人”生活。
起初,无人问津。他看起来太年轻,气息太弱,在这修士地位尊崇的世界,一个“炼气小修”开的修理铺,实在难以取信于人。
直到有一天,城中最大的“百炼堂”炼器坊都束手无策、宣称只能报废的一件祖传“聚水琉璃盏”(一件能缓慢凝聚纯净水的一阶下品法器),被其主人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送到了林风的铺子。
那主人是一个愁眉苦脸的老农,这琉璃盏是他家祖传的宝贝,关乎几亩灵田的灌溉。
在众人(包括闻讯来看笑话的百炼堂学徒)的围观下,林风只是拿起琉璃盏看了看,指尖泛起一丝微弱到几乎察觉不到的灵光(实则是对其内部破损的能量回路和物质结构进行了原子级别的修复与重构),不过片刻,便将完好如初、甚至效能隐隐提升了一分的琉璃盏递还了回去。
老农激动得老泪纵横,千恩万谢。
这一幕,瞬间在青岚城底层民众中传开了。“林师傅”有真本事!而且收费极低,童叟无欺!
从此,“林氏修理铺”门庭若市。从凡人断裂的锄头、损坏的织机,到低阶修士失灵的法器、残缺的符箓,甚至一些连城主府炼器师都挠头的古怪玩意,送到林风这里,他总能以一种看似笨拙、实则精准到极致的手法,将其修复,甚至偶有点睛之笔,让修复后的物品性能更胜往昔。
他依旧保持着“炼气小修”的人设,不显山不露水,每日与街坊邻居闲聊,听茶馆说书人讲述此界光怪陆离的传说,帮王大娘修好漏雨的屋顶,教李铁匠的儿子几手更省力的锻铁技巧……他仿佛真的融入了这片红尘,体会着凡人的喜怒哀乐,感受着生命的坚韧与脆弱。
在这种返璞归真的生活中,他发现自己那因力量而变得过于“宏观”和“冰冷”的视角,正在悄然改变。他开始从一粒沙中窥见世界,从凡人柴米油盐的挣扎中,体会到另一种形式的“道”。
他看到了凡人面对天灾人祸时的无助与顽强,看到了低阶修士在资源匮乏中为了一线机缘的拼搏与算计,也看到了这看似平凡的青岚城下,那涌动着的、属于“人”的复杂情感与因果纠缠。
他的GUt模型,不再仅仅用于推演星辰运转与维度弦动,也开始尝试构建描述凡人情绪波动、社会关系网络的微观模型。他对“秩序”的理解,不再局限于能量的稳定与法则的恒定,更包含了人心的安定与社会的和谐。
这种沉淀与感悟,让他对力量的控制更加圆融自如,对【低维飞升协议】中那些关于“心性”的模糊描述,也有了更真切的理解。那并非单纯的善恶道德,而是一种对生命本质、对存在意义的深度共鸣与接纳。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
这一日,青岚城三年一度的“升仙大会”即将在城中心广场举行。这是城中年轻子弟检测灵根、渴望拜入附近修仙宗门的唯一机会,牵动着无数家庭的命运。
也就在大会前夕,一股极其隐晦、与噬星族同源、但更加阴冷诡异的混沌波动,如同投入古井的石子,被刻意压制了绝大部分感知、却对混沌能量极其敏感的林风,清晰地捕捉到了。
波动来源,直指城主府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