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二年的春天,是在一种外松内紧的氛围中到来的。
彭城朝廷并未因曹操掀起的四面烽火而自乱阵脚。
在蔡琰的主持下,诸葛亮、庞统、徐庶等核心谋士展现出了卓越的战略定力与统筹能力。
朝廷的应对之策清晰而坚定:
任你八方来风,我自岿然不动,核心仍是“固本培元”。
偏殿之内,巨大的舆图上,代表叛乱与动荡的红色标记在东北、西北、南方零星闪烁,但代表朝廷控制的青色区域,依然稳固地连成一片。
“三韩叛乱,毛玠将军已稳住了乐浪郡局势,正在步步为营,清剿叛军主力,其分化瓦解之策亦初见成效,数个较小部落已表示愿重新归附。”
徐庶指着东北方向汇报,“黄忠将军的水师游弋渤海,切断了叛军可能的海上退路与援助。预计入夏前,叛乱可平。”
“西凉马腾与韩遂,已正式开战。”
刘晔接着说道,手指移向西北,
“曹操使者确实在暗中资助韩遂,意图让二虎相争,消耗凉州元气。
然马腾之子马超,骁勇异常,连战连捷,韩遂恐非其敌。”
庞统嘿嘿一笑:
“让他们打!打得越凶越好!
待其两败俱伤,朝廷或可遣一上将,持天子诏令,坐收渔利,将凉州纳入版图!”
诸葛亮轻摇羽扇,补充道:
“然亦需防备曹操狗急跳墙,直接派兵介入西凉。
可令驻守陈留的张辽部,加强对许昌的监视,做出随时可能西进的姿态,牵制曹操兵力,使其不敢轻动。”
蔡琰端坐其上,默默听着各方汇报与建议。
她深知,这些边陲动荡,看似麻烦,实则尚未动摇朝廷根基。
真正的关键,仍在于内部的建设与整合。
“诸卿所言甚是。
边患之事,依既定方略处置即可,以最小代价平息,不可影响朝廷大政。”
她缓缓开口,将话题引回内政,
“今岁春耕,乃朝廷稳定后首次大规模农事,关乎国本,不容有失。
公台,各地农具、粮种分发可还顺利?”
陈宫出列,躬身答道:
“回主公,去岁工曹督造的新式辕犁、耧车已大量下发至河北、兖州等地,百姓称便。
各地常平仓存粮充足,足以应对可能的春荒。
各郡县官吏皆已动员,督促春耕,若天公作美,今岁丰收可期。”
“好。”
蔡琰点头,又看向诸葛亮,
“孔明,平准均输法在冀州试行半载,效果如何?”
诸葛亮从容应答:
“回主公,成效显着。
官府于粮贱时收购,粮贵时平粜,不仅稳定了冀州粮价,杜绝了奸商囤积居奇,府库亦因此增收钱帛逾百万。
此法可逐步推广至幽,并等州。此外,臣与子扬正筹划于彭城、邺城、下邳等地设立‘市舶司’,规范商贾,征收关税,此举长远看,利国利民。”
一条条关乎国计民生的政事被仔细商议、决断。
朝廷的运转,在失去郭嘉这根最粗壮的支柱后,非但没有停滞,反而在蔡琰的统领和这群能臣干吏的辅佐下,变得更加高效和制度化。
这是一种不同于依赖个人天才的、建立在体系上的稳固。
然而,潜藏的危机并未远离。
这一日,蔡琰正在翻阅关于在幽州尝试引进“锻奴”冶炼技术的奏报,内侍通报,骠骑将军吕布求见。
自入朝以来,吕布虽享受着极高的礼遇和俸禄,但远离沙场和军队,整日困于府邸饮宴、走马斗犬,虽富贵已极,却深感无聊憋闷。
他时常入宫,名为述职,实为试探,希望能获得一些实际的兵权,哪怕只是外出剿匪也好。
蔡琰对此心知肚明。
她宣吕布入殿。
如今的吕布,身着华美的骠骑将军朝服,却难掩眉宇间的落寞与躁动。
他行礼后,便迫不及待地开口:
“主公,近日听闻三韩蛮夷作乱,西凉亦不安宁。
布蒙朝廷厚恩,寸功未立,心中实在难安!
恳请主公许布一支兵马,愿为朝廷扫平这些跳梁小丑!”
蔡琰心中暗叹,吕布这头猛虎,终究是关不住的。
她面色平和,温言道:
“温侯忠勇,朝廷深知。
然三韩瘴疠之地,西凉路途遥远,岂是温侯这等国之柱石轻易涉险之所?
朝廷猛将如云,足以应对。
温侯乃朝廷肱骨,当留在京师,参赞大计,震慑宵小。”
她的话滴水不漏,既肯定了吕布的“忠勇”和“重要性”,又巧妙地拒绝了他的请战要求,将他牢牢按在荣誉性的高位上。
吕布张了张嘴,还想再说,但见蔡琰神色淡然,目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终究没敢再坚持,只得悻悻告退。
望着吕布离去时那略显沉重的背影,蔡琰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安抚。
吕布的不满在积累,而曹操的密探,恐怕从未停止对这座“荣誉囚笼”的窥探。
下朝后,蔡琰信步来到宫中新建的“格物院”。
这是她力排众议,根据前世模糊记忆和今生实际需求设立的机构,旨在招揽精通匠作、算学、农桑乃至医药的“偏才”,改进技术,提升国力。
院内,几名来自青徐的工匠正在演示新改进的水力鼓风机,用于冶铁,可大幅提升炉温。
还有人在研究毛玠信中提及的“锻奴”技艺,试图融合中原技术,打造更精良的兵甲。
看着这些忙碌的身影和初步的成果,蔡琰心中稍感欣慰。
这才是真正的“固本”,是超越权谋和军力的、更为深厚的国力积累。
晚膳时分,她照例来到皇帝刘协的寝宫,检查他的课业。
皇帝在蔡琰和几位大儒的教导下,进步很快,已能熟练处理一些简单的政务奏报,提出的问题也日渐深刻。
“蔡卿”刘协放下手中的《汉书》,仰头问道,
“曹孟德四处点火,是想让我们疲于奔命吗?我们为何不直接发兵攻打他?”
蔡琰看着他,柔声道:
“陛下可知,为何一棵大树能历经风雨而不倒?”
刘协想了想:“因为它的根扎得深?”
“不错。”
蔡琰赞许地点头,
“朝廷如今就像这棵大树,我们在努力让它的根须,扎进青、徐、兖、冀、幽、并六州的每一寸土地,吸取养分,变得粗壮。
曹操放的火,只是烧掉了些枝叶,只要根还在,树就不会倒,反而能在火灾后,因为少了杂草争夺,长得更好。
待我们根基足够深厚,枝繁叶茂,自然能遮蔽一切风雨,那时,才是伐木的最佳时机。”
刘协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思考的光芒。
安抚了皇帝,回到了自己的寝宫,蔡琰却毫无睡意。
她推开窗,望着南方璀璨的星空。
曹操不会坐视朝廷安心“扎根”,他接下来的手段,只会更加凌厉。
西凉、三韩或许只是开胃小菜,他真正的杀招,会指向哪里?
是挑动吕布?
还是……在朝廷最核心的领域,掀起波澜?
她有一种预感,那决定天下归属的最终较量,其前奏,或许就隐藏在这看似平静的“固本培元”之下。
章武朝廷这艘巨轮,正行驶在一条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礁密布的航道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