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天,赵瑞在番禺和几位家主日夜饮宴,新鲜的水果和海鲜让赵瑞想起了后世资源丰富的日子,冯蛊等人看到赵瑞也没有让他们表明立场,好像单纯只是来旅游一样,虽说摸不清赵瑞的目的,但也是乐得如此。毕竟这个时候没有人愿意表现出自己的立场来。
赵瑞从他们的态度就看出这帮人的想法,便不再着急,这种事情最终还是由实力决定。现在这种现状很好,不统属,但也不对立,那就有操作的空间。
当然也不是谁都沉得住气,赵瑞南下岭南的消息根本瞒不住人,而且赵瑞本身就没打算瞒着人,幽州的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很快就得到消息了,赵瑞到岭南可是比上次下江南走的更远,离开政治中心时间长、距离远,长孙无忌又开始蠢蠢欲动,箫瑀、宇文化及、裴矩等人被派往长安游说众多朝堂官员。
赵瑞在岭南的生活有滋有味,更是每天到海边转悠一圈,直到第四天,宁洄藻还是没有忍住,
“陛下,钦州地处偏僻,人员复杂,事务繁多,外臣不敢懈怠,要回去处理政务,特来向陛下辞行。”
“哦,的确,政务要紧,宁总管请回吧!这次到岭南多谢宁总管招待,方便的话宁总管可到长安一行,看看长安风物。“
众人一听也是一头雾水,这小皇帝到底什么意思,来这里难道就为了吃几天海鲜?可谁敢真的认为大明皇帝带着几千人就跑到岭南来了?这不是昏君,这是大明的开国皇帝。
陈龙树向宁洄藻使了一个眼色,宁洄藻再次鞠躬道
“多谢陛下邀请,外臣不胜荣幸,陛下若是没有吩咐,外臣明日便要赶回去了。”
“哈哈哈,没有没有,不过有件事我跟你们通报一下,我准备派水军南下交趾,若是路过你们防区海域,还请放行。不要为难,若是补给,也会互惠互利,正当购买,如何?“
众人这才明白赵瑞的意图,就这么点小事,肯定没问题,交趾总管现在是李世寿,这是李家偏房远枝,赵瑞进攻收回交趾也没错,可是赵瑞竟然派战船收回交趾,按正常流程,不是应该收复岭南或者南诏么,走陆路大军过去么?不过无论怎么说,只要赵瑞不直接攻打岭南,双方没有撕破脸皮,再说了,后期若是大明胜利了,大家还想着要服从大明统治呢,怎么可能拒绝。尤其是大明皇帝亲自南下协商。
陈龙树不动声色,
“陛下要靠水军收回交趾,臣的水域陛下水军可以通过,就算补给也可。请陛下放心通行。“
其余人都立马表态同意,无论如何大家都没打算跟中原王朝直接冲突闹矛盾,大家的意思很明确,你赵瑞能打赢李世民,你就是我们的皇帝,你输了,李世民就是我们的皇帝。这些天大家也都看到赵瑞的队伍,那是非常雄壮的,他们也不愿意跟赵瑞直接为敌。
赵瑞完成既定目标,也知道现在不是让岭南直接表态回归的时刻,中原未定,他也不能离开太久了,于是在三天后便大军转身回程,这次冯蛊等人一路将赵瑞送到雄州,赵瑞从梅岭古道回转。
谁知道一天之后,梅岭古道大火冲天,天干物燥之下,一场大火烧了近半个月,阚陵队伍受到当地土人袭击,损失惨重,最后仅带着一千多人狼狈逃回洛阳。
消息一出天下哗然,整个洛阳长安都陷入动荡之中,杨恭仁、刘政会等人都弹压不住,箫瑀等人趁机联络朝中大臣,开始反扑。
但众人心中不大安定,因为整个事件中赵瑞到底怎么样了,有没有受伤或者被害,却无人知晓,于是阚棱的队伍便成了很多人观察的对象,阚棱一路向北,沿途就像个过街老鼠一般,被无数人盯上,他们没有打这个军队的主意,所有人都在观察这支部队的人数和每一个人员。都想从中看出端倪。阚棱的部队无所遁形。
直到到达洛阳,整个部队更是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这支部队里面没有赵瑞的身影,房玄龄和杜如晦温大雅三人看到阚陵的时候,这支部队仅用十天已经长途奔袭了两千多公里,阚陵到达洛阳第一件事不是休整,而是要带领洛阳的左屯卫一万人南下。
这一下就算是所有人都明白了,一些消息人士更是知道温大雅三人和阚陵在洛阳城外争吵的内容和过程。
阚陵要带人南下复仇,温大雅三人阻止,阚棱执意南下,拒绝了三人的建议,就连最后杨淑妃出面都没有留下阚陵,阚棱带着人马一起南下了。
这一次天下哗然,很明显赵瑞出事了,不然其心腹铁杆大将不会如此失态,不顾反对带兵南下。
与此同时另一则消息悄然在长安洛阳等地出现,赵瑞在过梅岭古道之时,被当地土人袭击,他们将狭长古道两面放置大量可燃物,在赵瑞通过时点燃,导致赵瑞被困在火场中间,又袭击了阚陵的先头部队,导致阚棱无法回援,大火烧了这么久,当地土人已经在现场缴获了赵瑞铠甲,里面的尸骨已经烧成了骨灰。
天下乱了套了,房玄龄和杜如晦自阚陵南下之后,立马带着杨淑妃和几位长公主火速赶回长安,据知情人透露,杨淑妃和几位长公主几乎是一路哭着回来的。
薛万彻在湖南尚未全境安定的时候也带着大军火速回朝,长安城中,动荡不安,一些人蠢蠢欲动,秦贵妃在消息出现的时候,就哭红了双眼,作为赵瑞走后监国和掌握玉玺的人,极其罕见地出现在朝堂之上,垂帘听政。
但这怎么可能压得住朝堂之上的众人的声音,尤其是在裴寂等人各方联络之后,朝堂终于出现了迎回李唐陛下的声音。
裴寂在朝堂之上明确表示,李唐愿意承认李承道的皇帝的合法性,也承认大明的合法性,愿意今年继续使用赵瑞的年号为嘉佑元年。
赵瑞在以前最讨厌的就是以皇帝年号为纪年方式,搞得混乱不堪,尤其是一些皇帝年号改来改去,一个人用了十几个年号,搞得后世头都大了,还不好计算,于是起了年号,但不用年号纪年。而是采用秦一统天下的时间为统历,称为公历往下排。现在是公历八三八年。
现在李唐愿意承认赵瑞的年号和皇位的合法性,这让一些大臣的心里的反感少了不少,再说了皇帝谁做不是做,只要不侵害自己的利益就行,李唐既然承认赵瑞的年号和皇位,那就说明对于大家的位置是不会动的,是承认的,甚至可能还要给大家升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