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然把视频上传到后台,手指在发送键上停了两秒,然后按了下去。屏幕跳转,提示已保存草稿。他没关直播软件,只是把它最小化,接着打开了另一个浏览器。
张峰坐在角落的折叠椅上,手里拿着半冷的泡面桶,抬头看了他一眼:“还不睡?”
“睡不着。”苏然点了几个收藏夹里的加密网页,“刚才直播卡了一下,我觉得不是偶然。”
张峰放下泡面桶,走过来扒着椅背看屏幕。页面上都是零散的信息,有论坛帖子、匿名问答,还有一些小众社区里被删又恢复的内容。关键词写着“异能使用限制”“系统中断机制”“能量调用延迟”。
“你查这个干嘛?”张峰皱眉,“谁也不知道你的系统是真是假。”
“我知道是真的就行。”苏然一条条点开链接,“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我想找规律。”
他翻了十几页,结果都差不多。有人说是因为身体受不了,有人说精神力不够,还有人说这是“高阶门槛”,必须崩溃一次才能突破。但没人说清楚到底该怎么办。
苏然关掉一个弹窗广告,靠在椅子上搓了把脸:“全是没用的信息。”
“你也别指望网上能找到答案。”张峰拍了下桌子,“真有靠谱资料,早就传开了。”
“可总得有人遇到过一样的问题。”苏然打开通讯录,滑到最底下几个加密号码,“这几个我之前联系过,虽然没见过面,但他们确实懂点东西。”
“你要问他们?”
“已经发消息了。”苏然看着聊天框里灰着的头像,“等回复。”
两人安静下来。电脑风扇一直响,键盘偶尔被碰一下,发出轻声。
过了快二十分钟,其中一个对话框突然跳出一行字:“瓶颈不是病,是墙。撞过去,或绕过去。”
苏然盯着这句话看了很久。
“说得像谜语。”张峰凑过来看,“让他硬扛还是换方法?”
“不知道。”苏然把这句话截图保存,“但至少说明,我不是唯一一个遇到这问题的人。”
他重新播放战斗录像的第四十五秒。画面里他的动作慢了半拍,落地后左腿抬得比平时晚,手也没及时护住侧腰。
“你看这里。”他放慢播放速度,“不是体力问题,是我的反应跟不上想法。我想动,但系统没反应。”
张峰指着进度条下方的能量曲线:“上次你说掉了一截,现在更明显了。前面一直在上升,到这里直接降了一块。”
“流量点还够。”苏然放大面板数据,“护盾没破,治愈也在,就是第五个技能出不来。”
“五次?”张峰记下数字,“你以前能连六次吧?”
“那是测试。”苏然摇头,“实战最多四次就得停。现在连四次也开始出问题。”
他新建一个文档,做了个表格。第一列写“技能序列”,第二列填“释放时间”,第三列标“能量消耗”,第四列记录“延迟情况”。
他一个个填进去,从最早的街头冲突,到昨晚天台上的对决。越往后,红色标记越多。
“你看。”苏然把屏幕转向张峰,“前三个月,每场战斗用三到四项异能,间隔稳定。最近五场,每场用五项以上,中间几乎不停。”
“你是逼自己加快速度。”
“观众喜欢看快的。”苏然点头,“打赏多,人气涨得也快。但系统好像跟不上了。”
张峰摸着下巴:“就像手机开太多程序,最后卡住?”
“差不多。”苏然在纸上画了个图,“输出越来越多,回收却没变。以前打完一场还能剩三十万点,现在只剩十二万,恢复也越来越慢。”
“那你得少用点。”张峰说,“先稳住再说。”
“减量没问题。”苏然圈住一句话,“但我更想知道——能不能让系统自己变快?”
“你想改规则?”
“我不是想逆天。”苏然指着那句“瓶颈非病,是墙”,“如果是墙,那就得想办法打破,不能只绕。”
他打开系统界面,点进“功能日志”。每项异能的激活时间、使用次数、冷却状态都很清楚。最新一条是“动态预判”,还在灰标状态,倒计时显示三小时四十七分。
“抽中新能力本来该高兴。”他说,“但现在反而觉得压力大。多一个技能,就多一份负担。”
张峰忽然想到什么:“你有没有试过不用系统推荐的顺序?比如自己排?”
“试过。”苏然调出一次训练记录,“我把瞬移和隐身换了位置,结果第二次切换就卡了。系统好像有固定流程,乱改会出错。”
“所以它不光给能力,还管你怎么用?”
“像是有个运行逻辑。”苏然敲着桌面,“我们一直当它是工具,但它可能有自己的习惯。”
“你别说得太玄。”张峰摆手,“照你这么说,它还能自己思考?”
“我不是说它有脑子。”苏然摇头,“我是说,它像机器,有最佳工作状态。我们现在超负荷了。”
屋里安静了一会儿。
张峰抓了抓头发:“那接下来怎么办?等它自己适应?”
“不能等。”苏然合上笔记本,“敌人不会给我时间。昨晚要是再拖十秒,我现在就在医院了。”
“那你打算硬拼?”
“不硬拼,也不瞎来。”苏然打开另一个文件夹,里面存着所有直播间的打赏峰值记录,“我想试试低强度模拟。不用实战,在安全模式下反复切换技能,看什么时候开始卡,卡多久,能不能提前发现。”
“这有用吗?”
“至少知道底线在哪。”他说,“万一打到一半断了,我不光丢命,还会连累你们。”
张峰没说话,起身给他倒了杯热水。
苏然接过杯子,暖了下手。手还是凉的,但没那么僵了。
“其实我最怕的不是打不过。”他低声说,“是明明有能力,却用不出来。”
“那你现在相信还能突破吗?”
“我不知道。”苏然看着屏幕,“但我得试。停在这儿,就是认输。”
他新建一个文档,标题写上“异能负荷模型测试方案”。下面列出三项:
一、调整输出节奏——控制连招频率,加强制冷却间隔。
二、优化能量回收——分析打赏转化效率,找提升办法。
三、外部刺激源——研究情绪波动和系统响应的关系,继续观察。
“前两个是保命用的。”他指着第三条,“第三个……可能是突破口。”
“情绪?”张峰皱眉,“你是说观众喊加油的时候那种感觉?”
“对。”苏然想起天台那次,“弹幕炸了那一瞬间,护盾自动补了一下。不是我操作的,是系统用了热度。”
“你是想主动制造那种场面?”
“还不确定。”苏然没多说,“先记下来,以后验证。”
他把所有战斗日志导入表格,开始标注每次技能释放的时间和系统反馈。张峰搬了把椅子坐旁边,帮忙核对数据。
两个小时后,文档多了三百多行记录。
“看出什么没有?”张峰揉着眼睛问。
“有一点。”苏然指着几组红标集中的时间段,“每次连续用四项以上技能,第五项延迟概率超过七成。间隔越短,失败率越高。”
“那就是上限了?”
“目前是。”他说,“以后打架,最多打一套四连招,之后必须停下。”
“那你直播内容得改。”张峰说,“粉丝要看爽的,你不放大招,人家就不刷礼物了。”
“人气不会掉。”苏然关掉一张图表,“真正留下的,是因为相信我能赢,不是看我耍帅。”
他想起那个一直在线的Id,手指顿了顿。
“有些人,是从我吃泡面的时候就开始看的。”他说,“他们不在乎我多强,只希望我活着。”
张峰看他一眼:“所以你是真要转生活博主?”
“为什么不?”苏然笑了笑,“拍做饭、修水管、帮人找猫,只要有人看,就有流量。有流量,就有能量。”
“那你得忍住不出手。”
“我不是不出手。”苏然合上电脑,“我是要学会什么时候出手。”
他站起来活动肩膀,脖子发出轻微响声。
“明天开始,停高强度对抗。”他说,“改成低功耗训练,测反应极限。”
“你要闭关?”
“不算。”苏然拿起备用机,“就是换个节奏。”
他打开摄像头,准备录通知。刚要点录制,手指突然停住了。
屏幕反光里,他的右手指尖微微抖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