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了《基础符箓精解》等古籍,林溪如同久旱逢甘霖,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学习之中。他不再满足于机械的临摹,而是开始真正理解每一道符箓背后所蕴含的“理”。灵力如何流转更能引动天地能量,精神力如何微调可以加强符箓效果,不同属性的材料又会对符箓产生怎样的影响……
他的进步是飞速的。有了系统的理论指导,加上他本身强大的灵魂感知力和学习能力,之前许多晦涩难懂之处纷纷豁然开朗。他绘制《清净咒》的成功率和品质直线上升,甚至开始尝试绘制一些更复杂的一品辅助符箓,如“轻身符”、“辟尘符”等,虽然依旧艰难,但已不再是毫无头绪。
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瓶颈也随之而来。
《基础符箓精解》毕竟只是基础,涉及到的多是一品符箓,对于更高层次的符箓原理、以及如何将自身对“道”的理解融入符箓之中,则语焉不详。林溪在尝试绘制一种名为“安神符”的一品顶阶符箓时,遇到了麻烦。
这种符箓对精神力的微控要求极高,需要将安抚、宁神的意念完美地融入笔触,与灵力结合,形成稳定的符纹结构。他反复练习了无数次,却总是在最后收笔的关头,感觉意念与灵力无法完美融合,导致符箓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失败。
他知道,这已经超出了单纯技巧的范畴,涉及到了更深层次的“意”与“法”的结合。这需要领悟,需要契机,而非埋头苦练就能突破。
他将这个问题,以及近期其他几个修炼上遇到的疑难,仔细地记录在了一个崭新的册子上,等待着每月初一的到来。
初一这天,陈管家准时前来。林溪将记录好疑问的册子交给他,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他不知道顾晏礼看到这些问题会作何反应,是会觉得他好高骛远,还是会……给予解答?
陈管家收下册子,并未多言,如同往常一样巡视片刻便离开了。
接下来的几天,林溪依旧每日研习、练习,但心思总不免系在那本册子上。他会时不时想起顾晏礼看到那些问题时的表情——虽然他想象不出那张冰山脸上会出现除了冷漠之外的其他表情。
第三天傍晚,陈管家再次来到静心斋,将那个册子还了回来。
“家主已阅过。”陈管家言简意赅。
林溪接过册子,手指微微有些颤抖。他迫不及待地翻开。
册子上,在他记录的每个问题下方,都多出了几行凌厉而熟悉的字迹!是顾晏礼的亲笔!
那字迹银钩铁画,透着一种冰冷的锋芒,与他的人一样。解答的内容言简意赅,直指核心,没有任何多余的废话,却往往一针见血,将他困惑之处剖析得清清楚楚。
尤其是在关于“安神符”意念与灵力融合的问题下方,顾晏礼只写了两句话:
“意非强加,乃心念自然流露。绘符如呼吸,忘技而存神。”
如同醍醐灌顶!
林溪瞬间明白了自己的问题所在!他太过于追求技巧的完美,太刻意地去“融入”意念,反而使得心意与灵力产生了隔阂,无法圆融一体。真正的符箓高手,绘制符箓时应是心与符合,神与灵通,将自身的感悟自然而然地流淌于笔端,技巧反而退居其次!
“忘技而存神”……说得太好了!
他捧着册子,反复咀嚼着那两句话,眼中闪烁着兴奋和明悟的光芒。顾晏礼的指点,不仅解决了他当前的瓶颈,更为他指明了一条更广阔的符箓大道!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看向陈管家,真诚地说道:“多谢陈管家,也……请代我多谢顾先生指点。”
陈管家看着他那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感激,古井无波的脸上似乎也松动了一丝,微微颔首:“林先生能有所悟便好。家主还吩咐,”他顿了顿,取出一个巴掌大小的、用白玉雕成的净瓶,瓶身散发着淡淡的寒气,“此乃‘清心露’,于凝神静心、恢复精神力略有裨益。绘符耗神,可酌情使用。”
清心露!这可是好东西!对于精神力消耗巨大的符师而言,是恢复的佳品,价值不菲!
林溪再次愣住了。指点之后,还赠与资源?顾晏礼这……是什么意思?
他接过那冰凉的白玉瓶,感受着其中蕴含的清凉能量,心情复杂难言。这不再是单纯的观察和试探,更像是一种……培养?
“顾先生厚赐,林溪……铭感五内。”他低下头,轻声道。
陈管家没有再说什么,转身离开了。
林溪握着那瓶清心露,看着册子上那凌厉的字迹,心中五味杂陈。
顾晏礼……
你究竟,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
又或者……你开始觉得,我并非全无价值?
他走到窗边,望向主屋的方向。暮色四合,那座冰冷的建筑在夕阳余晖中显得格外沉寂。
无论你的目的是什么。
这份指点,这份资源,我收下了。
我会变得更强,强到足以让你正视,强到……足以站在你身边,而非永远仰视。
他回到书桌前,摊开符纸,没有立刻动笔。他闭上眼,回想着顾晏礼那两句话,放空心神,不再刻意追求笔触和灵力,只是将那种想要安抚、宁神的“意”,缓缓沉浸于心田。
然后,他提笔蘸墨。
笔尖落下,如行云流水,自然而然。
这一次,没有滞涩,没有强行融合。意念如同涓涓细流,伴随着灵力,顺畅地流淌于符纸之上,勾勒出玄奥而和谐的纹路。
当最后一笔完成,符箓之上,灵光内蕴,一股平和安宁的气息自然而然地散发开来。
一张完美的“安神符”,成了。
林溪看着这张符箓,嘴角缓缓勾起一抹清浅的、却真实的笑意。
瓶颈,突破了。
他与那座冰山之间的距离,似乎也悄然拉近了一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