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5年7月7日,上午9时整
地点: 炎黄集团金城总部,「智慧穹顶」顶层,环形战略决策室
这间足以容纳百人的环形会议厅,今日气氛凝重而炽热。环绕着中央巨大的全息投影平台,董事局会议的座次早已安排妥当。这是炎黄集团成立以来,第一次董事局会议,其意义非同寻常。
与会人员:
董事长: 张诚
董事局董事(按股权及代表方排序):
李卫国(董事): 炎黄研究院资产管理委员会代表
王振华(董事):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周志远(董事): 华润集团董事长
刘建雄(董事): 保利集团董事长
沈南鹏(董事): 招商局集团总经理
孙维民(董事):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陈立军,赵一林(董事):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国资委副主任委员)
王明哲(董事): 清华大学副校长
李华清(董事): 北京大学副校长
张伟平(董事): 南京大学副校长
林向东(董事):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郭立波(董事):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
杨卫东(董事): 浙江大学校长
金永浩(董事): 复旦大学校长
赵克勤(董事):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
包信和(董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欧阳震华(董事): 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
王永庆(董事): 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
罗俊(董事): 中山大学校长
曹雪涛(董事): 南开大学校长
严华明(董事): 兰州大学校长
马忠民(董事): 甘肃省国资委主任
列席人员:
赵伟(集团秘书长,高级副总裁级)
李静(集团办公室主任,副总裁级)
陈刚(集团保卫部部长,副总裁级)
林婉(炎黄研究院奇异材料所所长,“破晓”项目核心成员)
集团首席执行官(暂空缺,由张诚暂时兼任)
集团财务部、商务部、法务部负责人(负责记录与提供专业性支持)
环形会议室内,气氛庄重肃穆。巨大的环形桌映照着顶部的柔和灯光,每一位董事面前都摆放着加密电子记事本和一杯清茶。能够决定集团未来走向的核心权力层,几乎全部到场。这是炎黄集团自资本架构完全明确后的第一次全体董事会议,意义非凡。
上午九时整,张诚在赵伟的陪同下,准时步入会议室。他身着深色西装,身形挺拔,面容依旧年轻,但那双深邃的眼眸扫过全场时,自然而然地带来一股无形的压力与凝聚力。所有董事,无论身份地位如何显赫,皆不由自主地端正了坐姿。
“各位董事,上午好。”张诚在主位落座,声音平稳清晰,透过优质的扩音系统传遍会场,“感谢诸位拨冗出席炎黄集团第一次全体董事会议。本次会议,主要议程有两项:第一,向各位汇报研究院近期一项重大技术突破;第二,商议该项技术,以及此前已具备产业化条件的另一项成果的后续推进战略。”
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正题,符合张诚一贯的风格。
“首先,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由炎黄研究院独立研发,已成功完成实验室阶段并制备出成熟原型的产品——”张诚微微抬手示意,会议室中央的全息投影区光芒汇聚,一个银灰色、外观简洁而充满科技感的标准化电池模块的三维模型缓缓旋转出现,旁边列出了几行关键参数。
“我们将其命名为‘破晓’全能固态电池。”张诚的声音不高,却在安静的会议室里如同惊雷炸响。
他没有任何渲染,只是用最平实的语言,念出了旁边投影上的核心数据:
“质量能量密度:2400 wh\/kg。”
“体积能量密度:约5200 wh\/L。”
“峰值充电速率:8分45秒,可实现95%电量补充。”
“实测循环寿命:超过20万次,容量保持率高于90%。”
“工作温度范围:-120摄氏度至240摄氏度。”
“安全性:通过针刺、挤压、短路、高温高压等极端环境测试,零燃爆风险。”
“核心材料:基于钠、镁、硅及特定稀土。”
每念出一项数据,会议室内的寂静便凝重一分。当所有数据念毕,整个决策室内,只剩下了一片死寂,以及逐渐变得粗重起来的呼吸声。
在座的董事,无一不是见多识广、执掌一方的人物。他们太清楚这些数据意味着什么!这根本不是简单的技术进步,这是对整个储能领域、乃至对依赖储能的无数产业(电动汽车、消费电子、航空航天、电网储能)的降维打击!是彻底的颠覆和重塑!
“啪嗒。”一位来自高校的董事手中的电子笔掉在了桌面上,发出清脆的响声,但他浑然未觉,只是死死地盯着全息投影上的数据,嘴唇微微颤抖。
中央汇金的王振华董事长,这位见惯了资本市场大风大浪、掌控万亿国资的金融巨擘,此刻也失态地扶了扶眼镜,身体前倾,仿佛要将那些数据烙印在脑海里。他喃喃自语:“这……这怎么可能……这要是真的……”
华润的周志远董事长,脑海中瞬间浮现出自家庞大的消费电子和新能源业务线,如果搭载这种电池……那画面太美,他几乎不敢想象。保利的刘建雄眼神锐利,已然在思考其在特殊领域的无限潜力。招商局的沈南鹏,则仿佛看到了全球港口岸电、绿色物流革命的崭新图景。
科学院的孙维民副院长更是激动得面色潮红,作为科学家出身,他比任何人都明白这些数据背后的理论突破是何等惊人!这绝非偶然,这是体系性的、理论层面的绝对领先!
十四校的校长及副校长们,在最初的极致震惊后,爆发出的是狂喜与无比的骄傲!这意味着,他们押注的张诚,再次拿出了足以改变世界格局的成果!他们投入的资金和资源,获得了远超预期的回报!这不仅仅是经济回报,更是学术地位、人才培养上的无上荣光!严华明校长看着投影,又看看主位上沉稳的张诚,心中感慨万千,兰大能与这样的奇迹同行,实乃幸事。
甘肃省国资委的马忠民主任,双手紧紧抓住座椅扶手,努力控制着激动的心情。他知道,仅凭这一项技术,炎黄集团和金城,就将成为全球能源领域无法忽视的绝对中心!
死寂之后,是压抑不住的、低沉的议论声和惊叹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旋转的电池模型上,眼神炽热得仿佛要将其融化。
“数据真实无误,原型电池已经过严格测试。”张诚的声音再次响起,压下了现场的骚动,“相关测试报告和样品,会后可由林婉所长向有兴趣的董事提供。”
他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震惊、狂喜、难以置信的脸庞,继续说道:“至此,集团已掌握两项具备划时代意义、并可立即推动产业化的核心技术:‘生命一号’基因强化液,与‘破晓’全能固态电池。”
他顿了顿,抛出了本次会议的核心议题:
“技术已然成熟,独木难成林。我提议:
第一,于一个月后,即2015年8月18日,在金城炎黄集团总部,召开炎黄集团首次新闻发布会,正式向外公布‘生命一号’与‘破晓’电池的存在。
第二,在核心技术由集团绝对掌控的前提下,本着‘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面向国内,引入在各相关领域具有顶尖实力和强烈合作意愿的优秀企业,共同进行产品的开发、应用生态建设与市场拓展。”
提议一出,会议室再次陷入激烈讨论。
王振华首先表态,语气沉稳有力:“我完全赞同董事长的提议!如此重大的成果,不可能永远藏在深山。主动公布,掌握话语权,是必然选择。引入民企合作,可以快速激活市场,形成产业生态,避免我们单打独斗,也能更好地融入国家‘双循环’发展格局。”
周志远紧接着补充:“发布会规格一定要高,要展现出我们国家的科技自信和集团的实力!合作方面,我华润在消费渠道和医药领域有深厚积累,愿意全力协同!”
刘建雄和沈南鹏也纷纷表示支持,并阐述了各自领域可提供的战略协同价值。
孙维民代表中科院表示:“科学院将调动一切学术资源,为这两项技术的理论基础和后续研发提供最强支撑。”
十四校的校长们更是异口同声地支持,纷纷表示将鼓励校内相关学科团队与集团深度合作,并输送最优秀的人才。
马忠民代表地方表态:“将举全省全市之力,做好发布会的后勤保障工作,并为企业合作落地提供最优政策和环境!”
讨论持续了近一个小时,各方就发布会的细节、合作的基本原则(集团控股、技术保密、利益共享)、以及初步的合作伙伴筛选方向达成了高度共识。
最终,张诚做总结陈述:“既然各位董事一致同意,那么我宣布决议通过。发布会筹备工作,由集团办公室,商务部、公共关系部牵头,秘书处协调组织,各相关单位全力配合。合作伙伴引入事宜,由战略发展部初步筛选,提交董事局审议。”
他目光沉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炎黄之火,不应只照亮一隅。是时候,让这星火,燃成燎原之势,照亮这个世界未来的方向了。”
话音落下,与会众人纷纷起身,目视张诚,眼神中流露出无比的敬佩之情,在众人响亮的掌声中以及崇敬的目光中张诚离开会议室!!
会议在一种极度振奋与充满期待的氛围中结束。各位董事离开时,脚步都显得格外轻快有力,他们知道,一个由炎黄集团主导的、全新的科技与产业时代,即将轰然开启。
而张诚,依旧是那个掌控着一切节奏的执棋者。星火已备,只待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