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属联谊日圆满结束后的第三天,嫂子学院的大会议室内,沈知秋召开了一场小型圆桌讨论会。
参会的,都是那天联谊日中主动提出“手工市集”提议的嫂子们。
有的带来了自己做的钩针娃娃,有的展示手工香包、布艺围裙、腊染小包,还有嫂子带来了自制辣椒酱、手工皂、糖艺花等成品,一时间,会议室俨然成了“嫂子创意大赏”。
沈知秋仔细听着她们的讲述,发现一个共同点:
“这些嫂子,大多数并不缺才艺,缺的是平台和信心。”
于是,她当即敲定了一个决定——
“嫂子学院将设立【嫂子创客计划】,首期目标:在部队大院试点开设军属手工市集,全程由嫂子们自主组织、自由摆摊、不收取任何摊位费,学院提供场地协调、物资支持和对接资源。”
话音刚落,嫂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瞬间点燃。
“我可以做宣传牌!我以前在单位负责过展板布置。”
“我能教大家做香包,也能教缝布艺零钱包。”
“我那边认识个采购点,可以统一进材料成本便宜!”
“我以前做过电商,能帮大家拍照上传到学院公众号和微店。”
沈知秋一一做了记录,很快,“嫂子创客项目小组”成立,并选出临时筹备委员会,成员共七人,全部为志愿军属。
**
为了提高参与热情,她们还设立了一个温暖的口号:
“我们不是靠山的山脚,我们是山脚下的火种。”
宣传海报一出,就挂上了嫂子学院公告栏,微信小程序同步上线。
报名火热开启,原本预计招募20个摊位,短短两天竟报了47个。
香囊摊、布艺摊、钩针玩偶摊、家常辣酱摊、草编工艺摊、糕点摊……种类丰富得让人惊讶。
更让人感动的是,有几个嫂子以前从未出过门卖东西,这次却带着孩子一起报名:“妈妈也可以挣钱养家,这是给孩子最好的榜样。”
**
筹备期间,嫂子学院开设了为期一周的“市集准备课程”。
沈知秋亲自授课,内容涵盖:
基础陈列美学;
与顾客沟通技巧;
简易定价策略;
电子支付设置指导;
简单品牌包装与文案写作。
课程结束时,每位嫂子都交出了一份“摊位经营计划书”,有人还画了摊位草图、设计了专属LoGo。
沈知秋看着这些作品,心中百感交集:
这些被困于厨房和育儿圈的女人们,只要给她们一点土壤,她们真的能“活”出灿烂。
**
终于,军属手工市集,在九月中旬的周末,于部队大院外场空地正式开幕。
那天清晨八点,嫂子们早早来到现场布置。
有人支帐篷,有人挂横幅,有人搬桌椅、铺布、整理商品,还有孩子在一旁帮妈妈递水、贴标签。
整个场地被布置得温馨又整洁,摆满了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仿佛一场生活的展览。
**
上午九点,人流逐渐聚集。
军属们结伴而来,还有部队官兵带着孩子过来逛摊。
“这是嫂子自己钩的娃娃,好可爱!”
“哎呀这香包真香,还是纯中药的,回去放枕边一定好睡。”
“这辣椒酱真带劲,我得买三瓶回去给战友尝尝。”
还有领导来视察,一边夸赞嫂子们能干,一边打趣说:“这市集都快比镇上的还热闹了!”
**
最热闹的摊位,是一个“嫂子故事布艺摊”。
上面摆着一排手工缝制的小布包,每一个包上都有一行刺绣字——
“新婚那年,我和他说:‘你回来,我就做糖水等你。’”
“等你从前线回来的时候,孩子已经会叫‘爸爸’了。”
“你说,我等你三年,我说我愿意等三十年。”
这些话来自联谊日活动中的真实留言,由嫂子们征得同意后刺绣在布包上。
许多人驻足看着,看着看着,就忍不住红了眼眶。
**
市集从早上九点持续到下午五点,最终统计:
所有摊位共售出产品1200余件;
总成交金额超过元;
有4位嫂子在现场被邀请去合作微店代销;
多名官兵主动在意见箱留言:“希望嫂子市集能常态化。”
**
沈知秋站在市集尽头,看着众人忙碌的身影,不由感慨:
这是她设想的军属互助“经济闭环”的第一次尝试。
未来,或许能为军属建立一个真正属于她们的“轻创业生态圈”。
**
傍晚,嫂子创客小组的微信群炸了。
“我们赚了八百多,今晚我想请孩子吃烤串!”
“第一次有人夸我做的辣椒酱好吃,我感动哭了。”
“以后我们是不是可以轮流去别的营区开市集?”
“知秋姐,下次你也出个摊吧,卖‘人生规划课’,肯定爆火!”
沈知秋看着一条条消息,回了三个字:
“继续干。”
**
夜里,她在工作日志中写道:
【嫂子创客计划·第一阶段成果】
关键词:信心、价值、平台、自我。
她知道,这不是一个终点,而是新的开始。
嫂子学院,将不仅是“学堂”,还要是“引擎”。
因为她深信——
每一个被看见的军属,都能成为自己命运的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