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乔建斌的病情反复,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潮,几乎将乔琳刚刚燃起的“破局”之火彻底扑灭。连续数日,她像一根被拉到极致的弦,在医院充满消毒水气味的走廊、父亲痛苦的呻吟与母亲无助的哭泣声中,在高强度咨询项目的死线压迫下,紧绷地颤动着,仿佛下一秒就要断裂。
身体的警报早已拉响。过度消耗让《青木养身功》的运转变得艰涩,青莲本源那温润的滋养感几乎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枯竭般的疲惫,从骨髓深处弥漫开来。她需要摄入比以往更多的食物才能维持基本运转,可时间被切割得支离破碎,她常常是就着医院走廊冰冷的灯光,快速吞咽下早已凉透的、只是为了补充能量而存在的饭食。那潜移默化改善的进程早已中断,她甚至能感觉到皮肤有些干燥,眼底的阴影浓重得化不开,那是连青莲本源都暂时无法修复的、纯粹的身体与精神的双重透支。
然而,就在这极致的黑暗中,那簇被她强行压在心底的、属于学术的星火,却并未熄灭。
那个高端咨询项目的初步分析报告发出后,如同石沉大海,几天没有回音。乔琳无暇多想,全部心神都系在父亲的病榻前。直到一个凌晨,父亲的情况终于再次稳定下来,陷入沉睡。她瘫坐在走廊的长椅上,几乎连抬起手指的力气都没有。
就在这时,手机屏幕在寂静中亮起,是那个咨询项目负责人的邮件。
带着一种近乎麻木的平静,她点开了邮件。预想中可能是客套的感谢或是进一步的修改要求,但映入眼帘的,却是一段充满惊叹和赞誉的文字:
“乔博士!您的分析报告简直令人拍案叫绝!您提出的简化模型和物理洞察,直接抓住了我们问题的核心,绕开了我们团队困扰数月的计算陷阱!这不仅仅是解决了问题,更是为我们指明了一个全新的优化方向!我们首席技术官对您的工作给予了极高评价,希望能与您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附件是额外支付的奖金,以及一份我们正在规划中的、更前沿的研究项目意向书,期待您的考虑!”
邮件下方,是一笔远超预期的奖金入账通知。
没有狂喜,甚至没有明显的情绪波动。乔琳只是静静地看着那几行字,看着账户里多出的、足以覆盖父亲接下来数月昂贵康复费用的数字。一种沉甸甸的、实实在在的东西,取代了连日来的虚空和无力感。
这不是虚名,不是遥远的认可,而是她凭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在这残酷的现实世界中,硬生生开辟出来的一条生路!是她用几乎燃烧自己的方式,换来的生存资源和喘息空间!
这笔钱,意味着她可以更从容地寻找专业护工,意味着她可以给父亲用上更好的药物和康复手段,意味着她在面对下一个家庭危机时,能有更多的底气和选择。
更重要的是,那份“更前沿的研究项目意向书”,像一束微光,穿透了眼前医院厚重的墙壁,照进了她几乎被现实尘封的学术世界里。那项目涉及的方向,与她自身对拓扑量子计算的兴趣不谋而合,参与其中,不仅能获得丰厚报酬,更能让她接触到工业界最前沿的问题,保持自身研究的活力与相关性。
她缓缓靠在冰凉的椅背上,闭上眼睛。体内那近乎枯竭的青莲本源,似乎因这精神上的强烈慰藉与希望之光的注入,而重新泛起一丝极其微弱的暖流,开始更努力地冲刷着疲惫不堪的经脉。
她依然疲惫到了极点,父亲依然病重,前方的路依然布满荆棘。但有什么东西,已经不一样了。
她不再是那个只能被动承受、在绝望边缘挣扎的乔琳。她用自己的方式,证明了即使在最恶劣的环境中,她依然有能力守护家人,同时,并未完全放弃对星空的仰望。
这簇由知识、坚韧和一点点运气点燃的星火,或许微弱,却已在最深的黑暗中证明了自己的存在。它无法驱散所有阴霾,却足以照亮脚下寸土,让她看清,下一步,该踏向何方。
天边,晨曦微露,将走廊尽头染上一层极淡的青色。乔琳睁开眼,目光穿过窗户,落在远处渐渐清晰起来的城市轮廓上。
星火不灭,前路可期。她深吸一口气,那空气中混合着消毒水的冰冷与晨曦初生的微暖。然后,她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褶皱的衣角,走向父亲的病房。新的一天已经开始,战斗,仍在继续。但这一次,她的步伐,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