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出差的三日,时光依旧在研究所规律的节奏中平稳滑过。乔琳埋首于数据与模型之中,并未感到太多不同。他们保持着每晚简短的电话联系,内容依旧是日常分享与安静的陪伴,只是电话那端偶尔会传来南国城市特有的潮湿背景音,或是他提及研讨会上的某个有趣发现。
他回来的那天,乔琳刚好有一个重要的实验收尾,忙到华灯初上才离开实验室。回到公寓,在门口的地垫上,看到了一个素雅的纸盒,上面压着一张便签,是周正挺拔的字迹:“桂花糕,趁鲜食用。”
没有提前告知,他只是算准了她大概到家的时间,悄然送来,然后离开,如同他以往许多次不打扰的体贴。乔琳拿起纸盒,打开,里面是码放整齐的、晶莹剔透的糕点,点缀着金色的桂花瓣,清雅的甜香瞬间盈满鼻尖。
她将糕点拿到厨房,洗净手,拈起一块放入口中。口感软糯清甜,桂花的香气浓郁而不腻,恰到好处地抚慰了她忙碌一天的疲惫味蕾。体内青莲本源似乎也对这来自远方的、带着心意的清甜食物颇为接纳,滋养之力流转间,仿佛也带上了一丝愉悦的暖意。
她拍了张剩下的桂花糕照片,发给周正:“收到了,很好吃。谢谢。”
那边很快回复:“你喜欢就好。刚到家,收拾一下。”
“嗯。”
对话简洁,却充满了日常的妥帖与安心。乔琳慢慢吃着糕点,看着窗外熟悉的夜景,感觉出差几日带来的微小时空距离,在这一刻被这盒恰到好处的桂花糕悄然抹平。
周末,周正如约而来。这次他带来了一套品质不错的茶具和几罐不同的茶叶。
“新居温锅,”他笑着解释,将东西放在客厅的茶几上,“以后过来,可以陪你喝喝茶。”
乔琳看着那套素净雅致的白瓷茶具,点了点头。她没有拒绝这份显然是为了更长久、更舒适的相处而做的准备。她的公寓,似乎正在一点点地,自然而然地融入另一个人的生活痕迹。
午后,阳光正好。两人没有外出,周正熟练地烫壶、温杯、泡茶,动作行云流水。这次泡的是他带回的凤凰单丛,茶汤橙黄明亮,香气清高持久。
“试试这个,‘鸭屎香’,”他将一盏茶推到她面前,眼里带着点戏谑,“名字虽俗,香气却极雅。”
乔琳端起茶杯,先闻其香,一股独特的、类似杏仁的奶香气扑面而来,确实别致。她细细品了一口,滋味醇厚,回甘强。体内青莲本源在她品味这复杂而美妙的茶香与茶味时,流转似乎更加沉静专注,仿佛也在细细分辨着这源自自然的馈赠与经由人手炮制后产生的精妙变化。
“怎么样?”周正问,带着些许期待。
“很好。香气很特别。”乔琳给出客观评价,又补充了一句,“比桂花糕更耐品。”
周正闻言,眼底的笑意更深了些,自己也端起一杯,慢慢啜饮。
茶香在室内袅袅弥漫,与窗外投入的阳光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慵懒而温馨的氛围。他们各自拿着书,靠在沙发上阅读,偶尔交流几句读后感,或者只是安静地享受这静谧的共处时光。乔琳发现,即使不说话,只是这样共处一室,各做各的事,也能感受到一种充盈的平静与满足。他的存在,像房间里多了一件恰到好处的家具,不突兀,却让空间变得更加完整和温暖。
傍晚,乔琳想起那盒还没吃完的桂花糕,拿出来配茶。清甜的糕点与醇厚的单丛茶意外地和谐,别有一番风味。
“下次可以试试用乌龙茶做茶冻,配上桂花蜜,”周正看着她的搭配,若有所思地说,“应该也不错。”
“你可以试试。”乔琳顺口接道。
“好,下次做给你吃。”他应得极其自然,仿佛这已是计划中的事。
乔琳抬眼看他,他正低头看着手中的茶杯,侧脸在夕阳余晖中显得格外柔和。她没有说话,只是拿起一块桂花糕,慢慢吃着。心中那片曾经冰封的领域,似乎在这些日常的、充满烟火气的细节里,被一点点地融化,浸润,生长出柔韧的藤蔓。
桂香盈室,茶暖人心。没有波澜壮阔的剧情,只有细水长流的陪伴与融入。乔琳想,或许感情的最终归宿,并非惊心动魄,而是将这盏茶的温暖,这块糕点的甜香,这静谧午后共读的时光,一点点地,织进彼此生命的纹理里,直至再也无法剥离。青莲静植,亦需人间烟火滋养,而此刻,这烟火气,正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