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云瑶还单独给予乐写了一页信,夸奖她的画有进步,并鼓励她:“乐乐可以把赵伯伯学新装备的样子画下来,那一定很有趣,也很有意义。”
给予安的信则写道:“予安能帮爸爸和赵伯伯认单词,真棒!知识就是力量,你现在积累的每一点,将来都可能派上大用场。”
陆云瑶的回应,像一位远方的“参谋长”,不仅提供了具体的“弹药”支持,更在战略层面上给予了肯定和指引。
顾辰翊拿着那些资料,心中豁然开朗。他组织赵大刀和几个同样有学习意愿的骨干,成立了一个小小的“夜校”,就在团部的会议室,利用休息时间一起钻研新装备。
予安偶尔会被允许去旁听,虽然他大部分听不懂,但那种严肃认真的学习氛围,深深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予乐则真的拿出画本,开始勾勒赵大刀皱着眉头看说明书、爸爸在旁边指点、几个叔叔围坐讨论的场景。
四月下旬,营区组织了一次家属院卫生评比。
在顾辰翊的带领下,予安负责清扫院落和整理杂物,予乐负责擦玻璃和布置内务(她把画作整齐地贴在墙上,窗台上摆着用罐头瓶水养的野花),父子三人配合默契,竟然破天荒地拿到了“流动红旗”。
冯玉娟看着顾辰翊家窗明几净、井然有序的样子,对周红梅感叹:“顾团长这家当的,真是里里外外一把好手!”
这个四月,小院依然是故事的中心,但它所连接的,是部队变革的脉搏、是邻里间新的互动、是远方妻子更具深度的支持与引领。
顾辰翊在守护小家的同时,目光开始投向更远的地方;孩子们在成长中,不仅感受着父爱,也潜移默化地感知着时代的变迁。
生活不再是简单的“等待-团聚”循环,而是在各自的轨道上,与更广阔的世界产生着复杂的、积极的互动。
这一切,都让这个关于爱与成长的故事,拥有了更加深厚的时代底蕴和更加丰富的层次感。
一九八零年,五月。
初夏的阳光开始展现出灼热的力量,院子里的月季已然盛放,大朵大朵,红的、粉的,在墨绿叶片衬托下格外夺目,引得蜂蝶流连。
乌桕树的绿荫更加浓密,成了天然的纳凉地。
菜地里,黄瓜顶着凋谢的黄花,西红柿挂上了青涩的果子,预示着不久后的丰收。海风带来的咸润空气里,混合着花香、草木清香,还有一股隐隐的、属于变革与成长的躁动。
这股躁动,在赵大刀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这位在战场上面对枪林炮眼都不曾皱过眉头的汉子,如今却被几张新装备的图纸和满是英文符号的说明书,折磨得寝食难安。
他蹲在顾辰翊家门口的水泥台阶上,古铜色的脸庞皱成一团,粗壮的手指几乎要将那单薄的纸张戳出个洞来,嘴里发出沉闷又焦躁的叹息。
予安刚写完作业,从门缝里瞧见赵伯伯那山一样的身影蜷缩成苦恼的一团,心里有些不忍。
他捏着妈妈陆云瑶的信——信纸边缘都因反复阅读而有些起毛——鼓起勇气凑了过去,用小指头点着图纸上一个反复出现的符号,声音稚嫩却清晰:“赵伯伯,这个符号,妈妈信里说过,是‘距离’的意思,英文念‘range’。”
他顿了顿,努力回忆着母亲的谐音记忆法,“妈妈说,可以记成‘橘子’的‘橘’。”
赵大刀猛地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里先是茫然,随即像在黑暗中看到一星火光:“橘……橘子?”他笨拙地跟着念,舌头像打了结。
“对!range!”予安用力点头,像是受到了莫大的鼓励,又指向另一个符号,“这个是‘角度’,‘angle’……像‘安狗’,不过没有狗字。”他生怕赵伯伯误会,急忙补充。
这童稚的、充满想象力的谐音,像一把钥匙,瞬间撬开了赵大刀因挫败而紧闭的心门。
他愣了片刻,随即“噗嗤”一声乐了,脸上的阴云被这突如其来的笑意驱散了大半。
“安狗?哈哈哈……好,好,安狗就安狗!总比俺老赵瞪眼强!”他试着跟读,发音虽然古怪滑稽,但那死死堵住的思路,却仿佛真的松动了一丝。
正在窗下画画的予乐,被这笑声吸引,抬起小脸。她看见高大的赵伯伯像个恭敬的小学生,弯着腰,侧着头,认真听自己哥哥用稚嫩的声音讲解着“橘子”和“安狗”。
夕阳的金辉洒在这一大一小两个身影上,勾勒出一幅极不寻常却又无比和谐的画面。
她抿嘴一笑,悄悄拿起画本,铅笔在纸上飞快地滑动,不仅要画下赵伯伯学“安狗”的样子,还要画下哥哥那认真又有点小得意的神情。
顾辰翊倚在门框上,将这一幕尽收眼底。他心中暖流涌动,面上却只露出一个浅淡的笑意。
他走上前,大手鼓励地按在予安瘦小的肩膀上,对赵大刀说:“老赵,以后你来,就让予安当你的小教员。这小子,教一遍,自己记得更牢。”
从此,顾家小院在傍晚时分,便时常固定下这样一幅景象:身材魁梧的赵大刀,拿着图纸,像座小山般坐在小马扎上,神情专注地听着小豆丁般的予安用稚嫩的声音“传道授业”。
予安则举着小本子——那上面有他自己画的图示和用拼音、汉字混合标注的“笔记”,讲得头头是道。
予乐则安静地坐在一旁,铅笔簌簌,用线条捕捉着这“教学相长”的温馨瞬间,画本里,赵大刀那恍然大悟的憨态、予安小老师般的严肃,都活灵活现。
冯玉娟有次拎着菜篮子路过,瞧见这场景,忍俊不禁,对正在整理菜畦的顾辰翊感叹:“顾团长,您家这可真是……予安这么一教,自己肯定也记得更牢了。云瑶妹子这招真是高,隔空就把咱家变成扫盲班和提高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