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太就这么死了,在剩下的两万多白波贼眼前死了。
他看着自己的手下,被穆顺随意砍出的刀气,砍死五六千人。
又被穆顺掐住脖颈,一顿嘴炮质问,还没能反驳什么,就被摔个稀巴烂。
死亡的瞬间,他眼前闪过了许多画面。
小时候,自家的村落,被胡人劫掠,父母死在他的眼前,自己也沦为胡人奴隶。
他受尽了折磨,尝遍了苦楚,他恨胡人,但他更恨大汉。
西河,不是汉人的地界嘛?为何允许胡人作乱?
朝廷在干什么?有什么事比丢城失地,百姓罹难,更重要?
那时候,没来及内迁,或咽不下这口恶气的汉人,很多都上了山,落草为寇。
他们时不时下山劫掠一些小型部落,郭太就是在那个时候,被解救出来。
他也顺理成章的,入了山,成了寇,他只知道,自己姓郭,便自称郭大。
他虽然不是山上最强壮的,却是最拼命的。
每每下山解决胡人,他必定冲锋在前,也在意搜刮到多少财物,他的愿望本来就是杀死胡人。
他杀的胡人,越来越多,解救的汉人,也越来越多。
因为功劳和声望,他逐步升迁到山头的二把手。
随着对世界的了解,他渐渐看清了大汉朝廷的腐败和堕落。
大汉根本没有想着再将西河夺回来,朝廷彻底放弃了西河。
他的恨渐渐转移,他认为胡人该死,但更该死的是大汉。
可他的力量,太小了,即便整个山头加起来,体量也太小了。
这一年,黄巾起义爆发,张角那句“请大汉赴死”,真是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他想带着山头的所有人,去投奔张角,但大头领却不同意。
这几年,打仗都是郭大去,头领只顾着自己在山上享乐,他安乐惯了,不愿意再千里迢迢的去冒险。
这一切,郭大看在眼里,却下不去手,毕竟当初救了自己就是大头领。
可机会就在眼前,自己的终极目标就在眼前。
自己一个人去?那还得从小兵做起,他不甘心。
就在他纠结犹豫之际,他的头号迷弟,李乐,帮他解决了问题。
李乐偷偷在大头领的酒里,下了药,第二天,便一命呜呼。
郭大得知后,随便找了一个大头领的女人,顶了罪,此事便草草揭过。
他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大头领,本想这样就可以投奔张角了。
谁知,就在他在前头领牵扯的这几个月时间里,黄巾就败了,败的如此突如其来。
郭大心灰意冷,不知自己还能不能等到下一次有人揭竿而起。
“张角虽亡,黄巾尚存,咱们可以自己起事。
只需要振臂高呼,继承张角的遗志,那些溃散各地的黄巾,也会被吸引而来。”
李乐此时劝谏道。
于是,郭大再次振作,在白波谷祭奠张角,并自命为其关门弟子,响应起义,号称白波黄巾。
同时,应和太平教的太字,郭大改名为郭太。
至此,他不断收拢周边黄巾信徒,以及罹难的汉人百姓,队伍日渐壮大。
可人多了,相应的问题,也来了,粮食不够吃。
他只会打仗,他手下的人也是,西河现在,除了胡人的大部族,已经很少能有落单的小部落了。
而且很多大部已经开始搬进城池里住,想抢,死伤会很惨重。
怎么办?
手底下这帮人,都是跟着他郭太出生入死的手足,亦或是他亲自解救的难民。
郭太不忍心看着他们被饿死,李乐提议,趁朝廷疲弊,可南下劫掠三辅。
但郭太清楚,此法一旦开始,就再难以回头,因为抢来的,会上瘾。
他也知道,自己不是圣人,不可能既要又要,他只想保住跟着他的这二十多万人。
他们占据离石,周围都是羌胡,根本种植不了粮食,又拖了一段时间,毫无办法,郭太妥协了。
他们决定入侵三辅,那里人多,大户也多。
起初,他的目标只是抢大户,但抢到手的太容易,渐渐的,他的军队开始抢平民,与官府冲突。
没办法,事已至此,他也回不了头,路一旦走岔了,且走的太远,想纠正就需要回到最初的起点。
如果能有一片自己的地盘,不用多,一个小郡就足够。
最好周围没有外敌环伺,可以让自己的人安心耕作,会不会把走岔的路再掰回来?
所以,郭太想到了太原和雁门,为何不选择上党,是因为他听说,上党有一位强大的存在,很不好惹。
单臂杨奉自从上次回来后,就整日消沉,一问他什么,却讳莫如深,只说,别去招惹穆顺。
郭太心里也犯嘀咕,所以才决定攻打雁门。
……
记忆碎片如走马灯一样,瞬间闪过郭太的脑海。
他死了,但穆顺的质问依旧萦绕在耳边。
他想说,他的无奈,他的不得已,但死在他刀下的那些普通百姓,又有多少不得已呢!
要怪,就怪这个世道吧!
把良人逼迫成贼人,把贼人逼迫成当初自己憎恨的人。
穆顺不解气,一脚踹穿了他的胸膛。
围上来的白波军,已经吓傻了,他们大声叫喊,疯狂后退。
当然,也有郭太的死忠粉,那些郭太一手拯救的人,他们双目通红,逆流而上,要去为自己的恩人报仇。
穆顺看着他们,颧骨突出,将剩余的气集中在拳头,一记蓄意轰拳,直接打碎了他们的愤怒,以及身体。
这时,郭缊的属官,带着三千人赶到,让他惊掉下巴的不仅仅是满地的尸体,还有连辎重都不要正在疯狂逃命的白波贼。
“去吧,杀多少,都是你的战功!”
穆顺也没有追杀,他一个人一匹马,去追四散的逃兵,也杀不了多少。
剩下的就交给陈到了,他们应该已经赶到了吧!
穆顺胸中的郁结之气,终于吐出,他吹了一声口哨,叫来刚子,拍马赶去阴馆。
接下来,就是雁门的归属问题了。
他还没想好,是晓之以理,还是强势压迫,一切都需要看郭缊的态度。
穆顺挠头,这事儿,他不太擅长!
唉,下回出来,不光得带个女人,还得带个聪明人。
那个李肃不错,看着挺懂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