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朱由检在营口城的时日,已然接近尾声。

曾被多尔衮铁蹄蹂躏、满目疮痍的辽南大地,此刻正顽强地焕发着新生。

硝烟散尽,土地上忙碌的身影不再是士兵,而是重新拾起锄头的辽东百姓。他们沉默却坚定地清理着焦土,将希望的种子再次埋进故乡的土壤;官府的号令下,众人合力,将被填埋毁坏的水渠一锹一锹地重新挖通,仿佛疏通的不仅是水道,更是生活的命脉。

最令人动容的,是他们脸上的神情——曾经刻骨的恐惧与绝望,已在春日暖阳下悄然消融。如今,他们的眉宇间虽仍有艰辛劳作留下的疲惫,眼神中却燃着一种前所未见的光亮,那是对脚下土地重新萌发的归属,更是对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的朴素向往。

朱由检依旧穿着那身向卢象升借来的、稍显宽大的近卫营铁甲,在初春的田野间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一队精锐的近卫默默跟在身后,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

他走得很慢,目光仔细扫过田埂间忙碌的景象——老农扶着犁,妇人弯腰点种,半大的孩子跟在后面用脚把土压实。这片曾被铁蹄践踏的土地,正顽强地焕发着生机。

“老丈,这地今年墒情如何?”他在一位歇息的老人身旁蹲下,随手抓起一把土在指间捻着。

老人认出这是前些日子在城头与大家同生共死的皇上,慌忙要跪,被朱由检伸手拦住。“不碍事,就随便聊聊。”他顺势在田埂上坐下,铁甲发出轻微的摩擦声。

“回……回陛下,这地养一冬,墒情正好。”老人渐渐放松下来,话也多了,“就是地力还弱,头年怕是要歉收。”

朱由检认真听着,不时点头。他忽然指向远处一片刚冒出嫩芽的田地:“那边种的是黑麦吧?听说比小麦耐寒?”

“陛下圣明!”老人眼睛一亮,“黑麦确实扛冻,就是口感粗粝,往年都是不得已才种。不过工部发下来的新种子,说是能多收三成。”

“土豆呢?有乡亲试种了吗?”朱由检身体微微前倾。这是他最关心的作物,高产且不挑地。

“种了种了!”旁边一个中年农人忍不住插话,“营口城南的王老五家,去年在墙角试种了一小片,收了整整两筐!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吃,蒸着吃胀气,后来切片晒干,掺在粥里倒是顶饱。”

朱由检听得入神,甚至摸出个小本子记上几笔。他问得很细——高粱什么时候下种最合适,大麦亩产多少,越冬要怎么防护。这些问题让随行的官员暗暗惊讶,皇上问的竟比户部清吏司还专业。

“老少爷们儿都凑过来了,朕也跟大家唠点实在的。”

朱由检见田埂上围过来的百姓越来越多,索性放开了嗓门,那身铁甲在春日下泛着质朴的光。

他随手从田埂边拔了根草茎在手里捻着,像是寻常农家拉家常般问道:“大伙儿在鞑子地盘上待过,可知道他们那边都种些啥玩意儿?高粱?黍子?还是跟咱们这儿差不多?”

他这话问得随意,眼神却透着认真。见百姓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有个胆大的老农蹲在田埂上回道:“陛下,建奴那儿地广人稀,多是种些糜子、燕麦,收成差得很。他们不会伺弄地,就指着抢咱们的粮食过活呢!”

朱由检点点头,突然提高声量,语气里带着几分咬牙切齿的恨意:“没错!那帮狗东西自己种不出好庄稼,就专盯着咱们碗里的吃食!朕把话撂在这儿——他们明年肯定还要来抢!”

他站起身,手指划过眼前这片刚刚恢复生机的田野,声音在春风里传得很远:“所以咱们得把庄稼伺弄好了,把沟渠修通畅了。等狗鞑子再来,咱们粮仓满满,城墙高高,让他们啃一嘴泥回去!”

田间爆发出阵阵笑声,先前那点拘谨彻底消散在春风里。有个后生喊道:“陛下放心,咱们把地种好了,饿死那帮王八羔子!”

盛京,摄政王府。

多尔衮揉着发胀的太阳穴,案头堆满了各地送来的文书。表面上看,他似乎是赢家——政敌豪格集团被彻底清洗,内部权力空前统一;一次精妙的战略佯动,成功打乱了朱由检在辽南的恢复部署,为大清赢得了至关重要的喘息时间。

然而,只有他自己清楚,这胜利的背后,是正在不断滋生的巨大隐患。

为了支撑这次起兵近二十万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他几乎榨干了最后一滴民脂民膏。

沉重的粮草、物资征发,最终都转嫁到了被征服的辽东汉民和部分底层包衣身上。为了凑足军粮,八旗兵丁如同梳子般将他们的村落篦了一遍又一遍,抢走的不仅仅是余粮,甚至是他们熬过这个春天的最基本的口粮。

“王爷,抚顺、辽阳等地已有多处上报……汉民村落十室九空,饿殍渐显。”索尼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再这样下去,恐生民变……”

多尔衮烦躁地挥了挥手,打断了索尼的话。他知道后果,但他当时别无选择。用那些“奴才”的命,来换大清战略上的主动和时间,在他看来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可这笔账,真的划算吗?

那些被视为牲畜的汉人,是真的活不下去了。

易子而食的惨剧并非遥远的传说,而是在他的疆土上悄然蔓延。

每一次征发,都在将更多沉默的绝望者,逼向要么冻饿而死、要么铤而走险的绝路。这看似被压制的广袤土地,其下涌动的已不再是顺服,而是无声的怨恨与即将喷薄而出的死寂怒火。

营口城头,

朱由检目光所及之处,是黑压压一片、从北方挣扎而来的身影。

他们衣衫褴褛,骨瘦如柴,携老扶幼,麻木而绝望地涌向他治下这片最后的土地。看着这人间惨状,朱由检内心五味杂陈,既有收纳子民的欣慰,更有一种近乎窒息的无力感。

他知道,这些人,是冲着他“大明皇帝”的名号来的,是来寻求庇护和活路的。

可他,几乎给不起了。

国库与内帑已然见底,下一笔像样的收入,至少要等到来年三月海贸的商税和江南的漕粮折银才能入库。这期间的每一天,都是煎熬。

他沉默地走下城头,在行营内枯坐良久,最终,用一种带着疲惫却不容置疑的语气,下达了命令:

叫停营口港的扩建。

叫停新建水利锻锤工坊的计划。

叫停一切非必要的工程建设。

将所有能挤出来的钱粮、物料和人力,全部转向一个方向——安置流民。

“………………”

朱由检站在营口行在的院子里,看着孙传庭从北直隶解送来的、堆积如山的将近二十万石粮草,脸上的表情可谓精彩纷呈。

他绕着粮垛走了两圈,最终停下脚步,用一种混合着震惊、疑惑和一丝被蒙蔽后知后觉的古怪语气,喃喃自语:“孙伯雅……他……他哪来的这么多余粮……?”

他猛地转过头,目光射向一旁如同老僧入定般的袁崇焕。

“元素!” 朱由检的声音带着探究,“你来说说,这屯田之税,照理该收多少才算合度?”

袁崇焕闻言,立刻眼观鼻、鼻观心,仿佛瞬间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他打定主意,这次无论如何也要效仿那入曹营的徐庶——一言不发。

他为何如此?

只因这其中的缘由,他再清楚不过。孙传庭自崇祯三年起督师北直隶,大力推行屯田。

当初,他可没少在皇帝面前哭诉“屯兵困苦”,言说将士们既要操练备战,又要服各种劳役,若再课以重税,恐生变乱。

一番声情并茂的陈述,硬是把朱由检原本想定的、参照民田的 “三成” 税收,生生给砍成了近乎于象征意义的 “十五税一”!

当时朱由检体恤将士艰难,觉得能收上点粮食补充军需就好,便大手一挥准了。可如今看着眼前这足以支撑辽南数月消耗的庞大粮山,再回想当初孙传庭那“苦哈哈”的模样,朱由检心里顿时觉得自己亏大发了。

与那二十万石粮草一同送达营口的,还有孙传庭呈给皇帝的一封亲笔信。

信中,这位督师以极其恳切、甚至带着几分感恩戴德的写道:

“臣传庭顿首再拜:

仰赖陛下圣明,体恤北直隶屯军戍守劳作之艰辛,减屯田之赋,将士闻之,无不感念天恩,涕泣奋勉!

今接陛下催粮旨意,臣与北直隶全体官兵不敢有片刻延误。

然臣细思,辽南新定,流民归附,陛下处必是百废待兴,处处需粮。十万石或可解一时之急,然欲稳固根基,恐仍有不足。

故臣擅作主张,于北直隶各仓竭力筹措,凑足二十万石,火速发往营口。此非臣之功,实乃陛下往日仁政所结之善果,臣不过顺势而为,借花献佛耳。

伏乞陛下保重龙体,臣在北直,必当秣马厉兵,为陛下永固北门!”

这封信,写得是情真意切,马屁拍得滴水不漏,更是将他“擅自”多送十万石粮草的举动,包装成了体察圣心、忠贞不二的佐证。

当朱由检读完这封信,再看着眼前整整多出一倍的粮草,脸上的表情已经不是“古怪”二字可以形容了。他拿着信纸,半晌无语。

这件事,倒真怨不得孙传庭。

这位督师,行事向来规矩。每年秋收后,都会将屯田的收成、仓储的数目,仔仔细细地编纂成册,按时呈报御前,从未间断。

问题出在咱们的崇祯皇帝朱由检身上。

起初,在崇祯五年和六年,他出于对臣子的基本考察,还曾认真翻阅过那些账册。

可随着孙传庭年年报备,内容千篇一律,加之朝中繁杂事务越来越多,朱由检那点耐心便迅速消磨殆尽了。到了崇祯十二年以后,他对这些例行公事的报表更是兴趣缺缺,往往只是扫过几眼,便堆积在如山文牍之下,再难得见天颜。

他的心思,早已被辽东战事、漕运改革、海贸开拓等“大事”完全占据,哪里还顾得上细究北直隶军屯仓库里具体多了几石谷子?

于是,朱由检对孙传庭家底的认知,便长久地停留在了对方早年间那句声情并茂的“兵丁困苦”之上。

他真心实意地相信北直隶的将士们生活不易,这才特准了极低的税率以示体恤。

至于那账册上逐年增长、已然十分可观的数字?

他压根就没仔细看过。

说到底,是皇帝自己选择性失察,被孙传庭用“老实人”的外表结结实实地“蒙蔽”了这么多年,直到这二十万石粮草摆在眼前,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麾下,竟藏着这么一位深谙“广积粮”之道的能臣。

这真可谓是……灯下黑。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大明工业导师大梁好声音穿越之乱世明君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铸运天秦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穿越明末争霸大海在大唐苟活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明末改革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大明执政官民国茶圣:从零开始建商业帝国成长之红颜助我我,刘协,三造大汉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玄黄十二域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杀手崇祯蓝鸮之恋春秋风云,我乃华夏第一谋士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大唐风流小厨师隋唐:家兄程咬金这就是你的宿命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最后的一位将军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全球统一系统黑风寨主成帝路这个师爷很科学玉简在手,昭姐横穿三千界开局大秦小兵,我为始皇炼不死军白虎御唐:龙阙血鉴大唐长安秘物栈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