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天的欢呼声浪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弥漫在狼牙堡内外的、混杂着血腥、硝烟与疲惫的沉重气息。胜利的喜悦固然醉人,但当阳光彻底驱散晨雾,清晰无比地照亮堡前那片尸山血海时,一种难以言喻的悲怆与现实的冰冷,便沉沉地压在了每个人的心头。
清点与缴获
光羽麾下未曾参战的“夜枭”和部分辅兵,成为了第一批走出堡垒的人。他们的任务不是追击——那毫无意义且风险巨大——而是清理战场,清点缴获。
过程是沉默而压抑的。翻开冰冷的尸体,回收尚且完好的箭矢(无论敌我),收集散落的兵刃。黑虎军遗留下的尸体超过四百具,伤者亦有百余,大多重伤难治,在补刀与哀嚎中迅速减少着数量,这是乱世战场的残酷法则。
但真正的收获,是那些被丢弃的、完好的装备。黑虎军作为正规势力,其制式装备远非黑云寨之流可比。
“堡主,初步清点完毕。”周丕的声音带着激战后的沙哑,却掩不住一丝兴奋,“缴获完好的铁甲一百二十余副,皮甲更多!制式钢刀、长矛超过三百件!弓五十余张,弩三十架,各类箭矢近万支!还有那几架没完全损坏的冲车和云梯,拆了也是好木料和铁件!”
这对装备一直捉襟见肘的狼牙堡而言,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横财!尤其是那些铁甲和弩,能极大地提升陷阵营的防护力和远程打击能力。
此外,还俘虏了约八十名伤势较轻或逃跑不及的黑虎军士兵。这些人不同于黑云寨的匪兵,大多经历过正规训练,是优质的兵源,当然,也是烫手的山芋。
伤亡与抚恤
与丰厚的缴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狼牙堡自身付出的惨重代价。
冯源红着眼睛,将一份初步统计的名单递给杨帆。她的手在微微颤抖。
“阵亡……一百三十七人,重伤失去战力者四十五人,轻伤……几乎人人带伤。”她的声音哽咽了。
阵亡名单上,很多都是熟悉的名字。有最早跟随杨帆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老兄弟,有在整训中表现出色的新兵,也有在屯田、建设中默默付出的辅兵。那一百三十七个名字,背后就是一百三十七个破碎的家庭,是狼牙堡永远流失的血液。
阵亡者的遗体被小心地收敛回来,在堡内空地上排成整齐的行列,盖上白布。阵亡者的家眷哭声震天,那哭声不似捷报传来时的喜悦,是撕心裂肺、锥心刺骨的痛,听得所有幸存者心头沉甸甸的。
杨帆站在遗体前,默然良久。他逐一走过,看着那些曾经鲜活、如今却冰冷的面孔,深深鞠躬。他下令,以最高规格抚恤阵亡者家属,其子女由堡垒抚养至成年,其父母由堡垒奉养终老。重伤者,堡垒负责其后续生活。
“他们是狼牙堡的基石,是英雄。”杨帆的声音低沉而沙哑,“我们活下来的人,要替他们看到狼牙堡更好的未来。”
救治与整顿
伤兵营里人满为患。有限的医师和草药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冯源带着所有能动员的妇人,日夜不停地帮忙清洗伤口、包扎、喂药。哀嚎声与血腥气充斥其间,提醒着人们胜利的代价。
霍去病因强行出战,伤势加重,高烧不退,被杨帆严令卧床休养。周丕身上也添了七八处伤口,好在都是皮肉伤,他浑不在意,一边龇牙咧嘴地让医官处理,一边大声指挥着士兵们修复破损的堡墙,清点入库缴获的物资。
整个狼牙堡,在经历了极度的亢奋之后,陷入了一种疲惫而悲伤的整顿期。人们默默地舔舐着伤口,消化着这场惨胜带来的复杂情绪。
贾诩的思量
军议堂内,贾诩看着缴获清单和伤亡报告,眉头微蹙。
“缴获虽丰,然此战之后,我堡与黑虎军,已是不死不休之局。”他缓缓道,“赵天雄败退回营,虽暂时无力再攻,但黑虎军主力尚在。一旦其与赤焰门的对峙结束,必会调集重兵前来报复。”
他指了指那份俘虏名单:“这些俘虏,亦是难题。杀之,恐绝后来者之路,亦显我堡酷烈;留之,需消耗粮草,且其心未附,恐成隐患。”
杨帆揉了揉胀痛的眉心,胜利的喜悦早已被沉重的现实冲淡。他明白,击退一支偏师,只是赢得了喘息之机,远未到高枕无忧的地步。
“俘虏……先行甄别,与之前降卒一般,打散编入工程队和屯田队,严加看管。若有异动,格杀勿论。”杨帆做出了决断,“当务之急,是尽快恢复实力,修复工事,囤积物资。黑虎军的报复,不知何时会来,但我们不能等到刀架在脖子上再准备。”
他看向众人,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这一仗,我们证明了狼牙堡有生存下去的权利和能力!但也让我们看清了与真正强敌的差距。未来的路,只会更加艰难。但我们,别无选择!”
胜利的果实,混杂着牺牲的苦涩与未来的隐忧,被狼牙堡艰难地吞咽下去。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宝贵的生存空间与发展时间,但也将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如何消化战果,应对即将到来的更大风暴,将是摆在杨帆和整个狼牙堡面前的下一个严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