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古水道西侧三百米深处,09III型攻击核潜艇号如同暗夜中的幽灵,静默地悬浮在温跃层下方。声纳长王磊戴着专业耳机,全神贯注地分辨着每一个水下声响。
主动声纳脉冲,方位2-7-5,距离15链。王磊突然报告,七叶螺旋桨特征,与级声纹库匹配度92%。
潜艇指挥舱内,艇长张锐海军上校的目光扫过战术屏幕。一个醒目的红色光点正在东南方向缓缓移动,距离约2800米。
保持深度,航速降至5节。张锐下令,开启宽频被动声纳,进行精细识别。
水声分析系统很快传来更详细的数据:目标潜艇不仅采用了特有的七叶大侧斜螺旋桨,还发出一种独特的低频谐波——这是日本最新级改进型特有的AIp系统特征。
目标正在实施静默潜航副艇长指着频谱分析图,他们的主推进电机已经关机,完全依靠燃料电池系统运行。
就在这时,声纳系统捕捉到第二个异常信号。在首目标西北方向约20链处,出现另一个水下目标。这个目标的声纹特征更加模糊,但螺旋桨节奏显示其可能是一艘更先进的级潜艇。
双艇协同战术。张锐立即识别出对方的战术意图,命令各战位进入一级战斗部署。
号悄然调整姿态,艇首的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完成注水准备。指挥舱内的气氛凝重如铁,每个官兵都明白,此刻他们正处在战争边缘。
令人意外的是,日方潜艇并未采取更具攻击性的行动。两艘潜艇始终保持着约2500米的距离,如同两个在暗夜中对峙的剑客,都在等待对方先露出破绽。
检测到微弱的主动声纳脉冲。声纳长突然报告,脉冲持续时间仅0.1秒,应该是对方的试探性侦察。
张锐立即做出应对:释放模拟器,制造假目标回声。
一枚小型声学诱饵从号舷侧射出,在百米外模拟出潜艇的回声特征。几乎同时,日方潜艇的声纳脉冲果然被诱饵吸引,暴露出其精确方位。
这场水下较量持续了整整六小时。双方潜艇在黑暗的深海中展开了一场高科技的猫鼠游戏:时而静默悬停,时而缓慢机动,都在试图获取对方的情报而不暴露自身位置。
当号终于完成侦察任务,开始向基地返航时,声纳系统记录下了日方潜艇发出的特殊声波信号——这是潜艇部队之间常用的告别礼。
张锐望着逐渐远去的声纳信号,在航海日志上写下:宫古水道水下对峙6小时15分,成功获取敌方新型潜艇声纹特征,为我军反潜战术研究提供重要数据。
这场没有硝烟的水下交锋,虽然不及海空对抗那般惊心动魄,却同样考验着官兵们的意志技战术水平。在深海这个特殊的战场上,号官兵用专业和坚韧,扞卫着祖国的水下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