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第二天早上送走皇帝后,如意立刻准备调整自己的方针,她还是跟着太后混吧。
皇帝他,活不长啊!
不知道是哪个人才,居然给皇帝下了慢性毒药。
这种毒初期一点症状也不会表现出来,顶多让人最近的抵抗力降低一些,以前可能一年病一次,现在半年病一次这样子。
等到中期的时候,就会出现虚弱的症状,还是肾虚的那种虚。
这时候倒是能看出来一些问题了,但都会按照肾虚处理,给开点补药吃吃。
却不知这些补药只会加剧毒药的进程,就算后续不再继续下毒了,皇帝也只会一天天的虚弱下去,说不定还会年纪轻轻就死于马上风。
现在的皇帝就已经在中期的阶段了,在这个秀女们刚进宫的关头,皇帝看似肾虚了,仔细一想竟然也很合理。
如意知道,这肯定是幕后之人精心安排的时间。
这样一想,能做到这件事的人还能有几个呢?
毕竟连她这个皇后吃个东西都得经过很多流程和试毒,更不要提皇帝了。
昨天皇帝刚来的时候如意在朦胧的灯光下还没看出来什么问题,然后俩人一就寝她就发现这才 17 的皇帝有点虚。
于是在草草完事之后,如意趁着皇帝睡着就给他把脉。
刚开始摸到脉的时候她也以为这皇帝就是年纪轻轻就要不行了,毕竟皇家人嘛,肯定开荤得早,说不定就是年纪太小就很频繁所以伤及根本了。
但她后来一想,应该不可能,正常皇帝是三天请一次平安脉,他如果因为通人事太早落下了这个病根的话,太医不可能放任不管。
排除掉这个可能后,如意就开始找其他病因。然后灵光一闪突然想起前世在古书上看到的一个医案,可不就是和现在的情况差不多吗?
如意当时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中医了,号比较难抢,有人为了插队拉关系,就带着一本祖上传下来的医书来送礼。
如意本来平常是不收礼物的,但那次却例外了,因为那本医书非常有用,上边有很多如意没有遇到过的病例和脉案,让她那段时间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当然,送礼的那俩人如意也好好诊治了,还给了很多钱算是买下了那本书。
如意在以后的日子里也遇到过那本医书里的一些疑难杂症,但有几种却是从来没有听说过,让她一度怀疑那几种医案是不是被人杜撰的。
但现在如意可以拍着胸脯说不是了,因为她现在就遇到一种。
而这种毒药有个极为好听的名字:红袖添香。典出“红袖添香夜读书”,表面风雅,实则暗藏杀机。
如意现在还记得那医书中的描述,“红袖添香,原是闺中雅事,谁知那胭脂匣内藏的,却是销魂蚀骨的杀机。
初时只觉身轻体暖,笑靥生春,待到玉山倾塌、肾水枯涸之日,纵是华佗再世,也难辨这温柔乡里埋的,竟是黄泉引路的香。”
解毒之法也很难达成,需要以天山雪蟾蜍吸髓拔毒,辅以千年人参续命。即便如此,成功率也不足三成。
如意当时看到这解毒之法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不信,毕竟这些需要的东西听上去一点都不科学,有没有都还不一定呢。
不过后来想到她练的内功也不太科学,还是勉强相信了。
直到她昨天把脉的时候,皇帝的脉象完全和记载得一样,她这才从心里相信了那本医书。
按照医书记载的情况,皇帝这毒中了有差不多半年了,而最近频繁招幸后宫女人明显是加剧了这种情况,以至于现在他晚上都力不从心了。
哎,如意叹了口气,这皇帝也还没个孩子呢,看来前朝后宫又要经历一场腥风血雨了。
皇帝早朝走后没多久,后宫的嫔妃就开始陆续过来给如意请安。
这毕竟是如意正式当上皇后第一天,大家都来的很快,人也到的很齐。
如意也是这时候才发现王选侍居然已经成了正五品的王昭仪,而且听张嬷嬷所说,她还特别受宠。
之前如意一直被关在储秀宫里学规矩,虽然因为身份问题大家对她都还算客气。但显然人家也不会主动帮她打听后宫的消息,所以如意现在才知道这件事。
不过,如意联想到阅选当天王昭仪的表现,此时有种果然如此的感慨。
而且她也已经清楚了为什么王昭仪当初会得罪太后。
据说先帝后宫里有个苗贵妃是现在太后的死对头,那位苗贵妃当初得宠就是因为给皇帝献舞的时候吸引了大量的蝴蝶。
当然,后来这位苗贵妃在先皇去后就已经被发配到皇家庵堂里清粥小菜了,更是已经在十年前香消玉殒了。
但即便如此,她以前得罪了太后的事情也不会那么简单就过去,太后看到王姑娘当时的情况肯定是如鲠在喉的。
所以王姑娘最后才会成为这一批秀女里唯一一个没有册封的。
但王姑娘显然在进宫前就已经做好了准备,根本没在怕的。
更是利用太后与皇帝关系不睦这件事大做文章,以至于短短几个月,就已经追上了这批秀女里除了如意之外位份最高的刘婕妤。
而且现在刘婕妤也是她的手下败将了,因为刘婕妤根本不得盛宠,皇帝只招幸过一次就再也没有后续了。
如意现在看着坐在下首第一位的刘婕妤和第二位的王昭仪,感受着两人之间有些剑拔弩张的氛围,干脆装作视而不见。
反正不论两人怎么闹,只要不来找她就行。
而且她们可能也闹不了太久了,毕竟皇帝目前的身体如果没有房事,还能活个一两年。
这明显是不可能的,皇帝要是长时间不进后宫,到时候肯定都是劝诫的。
但如果皇帝还要频繁出入后宫,那更完蛋,随时都有可能会挂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