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社团招新广场比去年更热闹,文学社摊位前的《百年孤独》堆成了小山,旁边立着块新做的展板,贴满了五人在香樟树下吃火锅的照片——照片里,刘守义的身影虽然有些透明,却能清晰地看到他嘴角沾着的红油,和举着汽水罐的姿势。
“学姐,这照片是p的吗?”一个扎着马尾的新生指着照片里的透明人影,眼里闪着好奇的光,“这个学长看起来好特别。”
林宛如笑着递过一张社团传单,传单背面印着简化的北斗七星图案:“不是p的哦,他叫刘守义,是我们社团的‘荣誉社员’。”她的指尖划过传单上的摇光星位置,那里的油墨似乎比别处更深些,“想知道他的故事吗?加入文学社,我们慢慢讲给你听。”
赵强正蹲在摊位后组装钟楼模型,今年的模型比去年更精致,齿轮组里嵌着七枚迷你星星徽章,转动时会发出细碎的“咔嗒”声。“小心点!”他拍了下旁边帮忙递零件的学弟,“这可是用归墟徽章的边角料做的,碰坏了赔不起。”
学弟吐了吐舌头,指着模型顶端的风向标:“学长,这星星会发光哎!”
赵强抬头时,正好看见阳光穿过风向标,在地上投出个晃动的光斑,形状像只展翅的蝴蝶——是记忆蝶的样子。他突然想起刘守义离开前说的话,嘴角忍不住上扬:“那是因为,它在替某个人看着我们呢。”
孙浩抱着摞新印的社刊走来,封面上印着五个烫金大字:《余烬与星光》。“第一期印了五百本,刚摆出来就被抢了一半。”他把社刊往桌上一放,封面的反光里,他似乎看到刘守义正站在动漫社的摊位前,对着cosplay的机甲服笑,“李明呢?说好今天拍招新宣传片的。”
“在那边呢。”林宛如指向广场东侧,李明正举着相机追一只橘猫,猫脖子上挂着个星星形状的项圈,是赵强用天玑徽章的碎片做的,“他说要拍点‘有生命力’的画面,不能总拍静物。”
橘猫突然窜到文学社的摊位下,李明跟着蹲下来时,相机镜头正好对着摊位后的香樟树。取景框里,树影婆娑间,竟隐约能看到七个模糊的身影围坐在树下,像是在分享什么秘密,其中一个穿白衬衫的身影正朝镜头挥手。
“拍到了。”李明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他快速按下快门,等再看时,树影里的身影已经消失,只剩下片晃动的光斑,“守义刚才在这儿。”
林宛如凑过去看相机里的照片,画面上的香樟树下,确实有七个淡淡的影子,像水墨画般晕染在光影里。最边上那个影子的左眉骨处,有个比别处更深的墨点,像道浅浅的疤痕。
“他一直都在。”她轻声说,归墟徽章在领口微微发烫。
招新活动接近尾声时,广场上突然响起一阵惊呼。众人抬头看去,只见动漫社的机甲服突然亮起了银光,关节处的齿轮竟和孙浩的钟楼模型产生了共鸣,同步转动起来。而广场中央的喷泉,水柱在空中划出的弧线,正好组成了北斗七星的形状。
“是归墟的能量。”赵强的手背上,天玑纹路泛起淡淡的红光,“它在回应我们。”
孙浩突然指向教学楼的方向,那里的电子屏正在播放学校的宣传片,画面里闪过历届社团活动的照片。当放到文学社时,屏幕上突然多了一张照片——1987年的老中学里,七个穿校服的少年少女举着星星徽章,站在香樟树下,笑容灿烂。
“是上一代守时者。”林宛如的眼眶有些发热,她认出照片里梳马尾辫的女生,正是奶奶年轻时的样子,“他们也在看着我们。”
夕阳西下时,五人(算上照片里的刘守义,应该是六人)坐在香樟树下,分享着今天招新的成果。李明把新拍的照片导进电脑,当翻到那张有七个影子的照片时,屏幕突然闪烁了一下,影子们的轮廓变得清晰了些,像是要从画面里走出来。
“你们说,”赵强啃着烤肠,突然开口,“我们会不会也变成‘上一代’,被未来的学弟学妹们怀念?”
“会的。”孙浩的手指划过钟楼模型的齿轮,“但不是以‘传说’的方式,是以‘活着’的方式。就像守义说的,我们会变成时间的一部分,在每个新的星轨里,继续守护着什么。”
林宛如翻开《余烬与星光》的第一页,上面印着一行字:“所谓永恒,不是永不消逝,是在无数个新生的瞬间里,反复遇见。”这行字的笔迹,和刘守义在诗集封底写的一模一样。
夜幕降临时,广场上的灯一盏盏亮起。文学社的摊位前,新生们还在围着听故事,赵强手舞足蹈地讲着实验室的冒险,孙浩在旁边补充细节,李明的相机偶尔闪光,林宛如则在给大家分发印着北斗七星的书签。
归墟徽章安静地躺在林宛如的掌心,仿佛它也在感受着她的温度和心跳。徽章的背面,北斗七星的图案在柔和的灯光下闪耀着温润的光芒,仿佛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方向。
林宛如凝视着这枚徽章,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徽章,它代表着一段历史,一种传承,更是一份责任和使命。
徽章的存在让她想起了那些曾经守护这片土地的人们,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勇气,扞卫着这片土地的和平与安宁。而现在,这份责任落到了她的肩上,她要继续传承这份守护的精神,让它在时间的长河中永不磨灭。
新的故事已经开始了,林宛如深吸一口气,感受着徽章传递给她的力量。她知道,前方的道路可能会充满困难和挑战,但她毫不畏惧。因为在她的内心深处,有一份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还有那些藏在时间褶皱里的爱与勇气,它们就像香樟树的年轮一样,一圈圈生长,从未停歇。
而在某个无人注意的角落,一只橘猫跳上文学社的摊位,叼起一枚星星书签,窜进了香樟树的阴影里。书签的反光中,似乎有个穿白衬衫的身影,正笑着接过书签,转身走向下一个等待被照亮的星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