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后,我坐在高台上没有动。手里那块石板已经嵌进暗槽,和阵法连在一起。神识一直贴着追踪符的感应线,等那股寒气再出现。
昨晚第三次的气息停留时间最长,接近一盏茶功夫。虽然人没靠近营地核心,但留下的痕迹比前两次清晰。我能感觉到那股力量的运行方式,不是普通隐匿术,而是有节奏地断开灵流,像鱼游过水面不留波纹。
我取出狐族女子留下的玉简,再次查看玉简中半夜拍到的画面,结合之前对北冥功法的了解,确定那空气扭曲是《北冥潜影诀》里风鳞化形的高级技巧所致,这种技巧能让身体融入气流,避开大多数侦测阵法。
系统题库里提过这门功法。答题时给的背景资料说,修炼者必须长期浸泡在极寒水域,让经脉适应低温压缩。能做到这点的,整个洪荒不超过五方势力。鲲鹏老祖的亲信里,有一支专门执行刺探任务的队伍,他们走的路线和昨夜那人完全一致。
这不是巧合。他来过三次,每次都选在子时三刻之后。这个时间点很讲究,正好是守夜换岗的间隙。而且他绕行的路线越来越短,说明对我们的防区熟悉度在提升。
我起身走到阵基旁,掀开碎石检查符文边缘。温度正常,但纹路末端有一点发黑,像是被冷气侵蚀过。这是北冥之力特有的残留特征,会在接触符文时留下微弱腐蚀痕迹。
回到高台,我把新刻的石板拿出来。这块是用来做反向引路阵的核心部件,需要捕获对方的气息作为锚点才能激活。现在只差最后一次确认。
中午时分,我召集狼妖、灰袍女修、蛇妖和断臂少年到火堆旁。狐族女子站在边上,手里拿着记录用的玉片。
我说:“从今天起,对外传一个消息——营地地下发现了雷晶矿脉,七日内就要开采。”
狼妖皱眉:“真的?”
“假的。”我说,“但我们得让他们信。”
灰袍女修问:“怎么传?”
“让外面那些‘散修’听见。”我说,“你们安排人在营地边缘讨论,声音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提到第一批成品归守卫队分配,但数量有限。”
断臂少年点头:“我带人去后山挖坑,做出加固储物室的样子。”
“对。”我说,“坑要深一点,表面盖上旧木板,看起来像临时掩体。”
蛇妖低声说:“我在枯河床南边布了三重感应丝线,位置偏了些,靠近废弃洞穴。”
“很好。”我说,“那个地方一向没人去,反而容易引起注意。要是有人想查,一定会往那里走。”
狐族女子看着我:“万一他不来呢?”
“他会来。”我说,“前三次都只是试探。只要我们放出矿脉消息,再配上能量波动,他就没法忍住。”
我让灰袍女修调整阵法灵流,在东侧模拟矿脉激发时的震颤频率。这种波动会向外扩散,懂行的人能判断出矿藏深度和纯度。她花了一个时辰调试,最后点点头:“成了,像真的一样。”
下午我去了一趟枯林边缘。蛇妖指给我看感应丝线的位置。三根细如发丝的银线横跨小径,连在两棵枯树之间。肉眼看不出来,只有触发时才会微微发亮。
我在附近埋下三枚预警符。这些符不攻击,只释放微弱气息,模拟矿脉泄露的灵压。一旦有人经过并触动丝线,符文就会自动激活,把气味往深处引。
做完这些,我回到高台坐下。新石板已经嵌入暗槽,和追踪符阵形成联动。只要那人再次出现,系统就能捕捉他的气息轨迹,并通过反向引路阵把他导向预设区域。
太阳落山前,我让断臂少年带几个人在后山敲打石壁,制造挖掘声。声音断断续续传出去,持续了半个时辰。然后所有人撤回营地,关闭外围通道。
夜里很安静。我没有闭眼,神识始终连着追踪符。凌晨时分,石板突然轻轻震动了一下。
来了。
这次的气息比上次更稳,持续时间也更长。他停在枯林外,没有立刻离开。我能感觉到他在观察,像是在确认什么。
我盯着阵法反馈的信息:方向东南,移动速度缓慢,轨迹呈波浪形起伏。典型的北冥滑行模式。他正在靠近感应丝线的范围。
大约半炷香后,预警符传来第一道信号。丝线被触动了,轻微震动传回高台。几乎同时,反向引路阵开始运转。新石板上的纹路泛起一丝淡光,随即消失。
他没有深入,很快退走了。但这一次,他留下了完整的气息路径。
我睁开眼,拿起刻刀,在备用石板上补完最后一道纹。这一笔下去,整个陷阱就算成型了。只要他下次再靠近,就会被引导至枯林深处的伏击圈。
我已经知道他会从哪个方向来,也知道他习惯在哪几个点停留观察。下一次,不会再让他走掉。
我收起刻刀,把石板放进暗格。手放在阵控中枢上,感受着整套系统的运转状态。所有节点都在待命,只等下一个信号。
远处树林里风还在吹,树叶沙沙响。我知道他已经走了,但他留下的痕迹还在阵法里存着。
我坐着没动,目光落在高台边缘的符文槽上。那里插着一枚未激活的红色令签,只要感应到目标进入伏击圈,它就会自动弹出。
时间一点点过去。天快亮时,我又检查了一遍反向引路阵的连接情况。一切正常。
我靠在石台上,手指轻敲桌面。这个动作能让神识保持清醒,不会因为长时间监控而迟钝。
两个时辰后,枯林方向传来第二次震动。这次比刚才明显,丝线连续颤了三下。
他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