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大家顺着窗口的缝隙望去,便看到了坐在椅子上,双手抱住后脑勺的李丰衣。
外出两个多月,永春城什么时候冒出这么一个才子?
永春城中,有名气的才子她都了解些,可却唯独没有见过李丰衣。
喧哗声中,就钟鼎元还没有回过神来,他不敢相信,跟自己一起花天酒地的铁哥们,就这么完成心愿了!
怎么有点酸酸的感觉,他的心中呐喊——我也想找个花魁开发几个亿的项目啊!
待议论声褪去,最后一位花魁玉秋登场。
一袭月白色暗纹绫纱的长裙随着她的莲步轻摆,青丝半挽,以一支白玉簪固定,余发如瀑垂落肩头,耳上只缀着一对素银珍珠耳坠,简洁却不失雅致,脖颈如天鹅般修长,整个人带着几分书卷气。
“先前牡丹姐姐已经说了,我今晚也是以诗词择客,我喜欢兰花,便以兰花为题。”
她一双远山眉下,丹凤眼微微下垂,眸光清冷,给人一种疏离感。
听到题目,在场众人便开始沉思起来。
兰花是四君子之一,自古流传下来的诗词不少,想写一首诗容易,但要写出名篇,却极为困难。
半晌,二楼包间中,有一二十几岁的白衫公子哥推门,来到回廊边。
他的包厢中,有一侍卫下楼,托着一卷宣纸。
公子哥见自己的诗送到玉秋手中,摇着扇子,我这首《咏兰》,请玉秋娘子指教!
“这是按察使家的公子。”钟鼎元给李丰衣简单一说。
李丰衣将一纸条偷偷塞给钟鼎元,“钟老哥也可以试一试。”
钟鼎元会心地笑了,都想叫李丰衣几声义父。
楚大家在四楼上,一直关注着李丰衣,没想到他这么短的时间内又能写出一首诗词。
她的桃花眸子润如秋水,竟有些期待,不知这一首比起牡丹那首如何。
玉秋素手展开宣纸,轻声念出白衫公子哥送来的诗:
翡翠丛中白玉条,
清香原不在蓬蒿。
若得美人亲手种,
愿掷千金买宝刀。
念完,她的表情没有太大的波动,这首诗有点俗,她不喜欢,都没有点评。
二楼的公子哥面色不太好看,没想到玉秋一点面子都不给,前面的牡丹不管好坏,怎么都会吹嘘一番。
他哼了一声,不悦道:“我这首诗入不了玉秋娘子的眼?”
“呵呵,蒋兴怀,你这诗不过尔尔,还要玉秋怎么点评?”
白衫公子隔壁的包间中,巡抚之子房星渊从中走了出来,面带讥讽。
“哼!房星渊,你难道能做出比我好的诗来?”
蒋兴怀面容阴翳,房星渊与他半斤八两,有什么资格看不起自己的诗!
房星渊相邻的包间,窗户推开,总督的孙子穆昆·冠霖靠在窗边,笑道:“房公子,我记得上次聚会,你的那首咏菊诗可比不上兴怀兄的那首。”
房星渊一甩袖:“上次他的那首,也比我的好不到哪里去,今天,我便要一雪前耻。”
李丰衣在下面听着,这几人火药味十足,穆昆·冠霖与蒋兴怀似乎是一伙的,二人一起针对房星渊。
前面牡丹出题作诗的时候,这几个公子哥都没有动静,从现在争风吃醋的模样看来,玉秋这种带着书香气息,清雅孤傲的女子反而更受这些世家子弟喜欢。
李丰衣小声问道:“钟老哥,巡抚、总督、按察使这些大佬关系怎么样?”
钟鼎元还在背诗,听到李丰衣的提问,他伸过头去,左手手掌弯曲遮掩在嘴边,小心说道:
“这些大人物表面上看起来都挺和谐的,私下里的关系我也不是太清楚。不过我倒是知道,巡抚和提督是同窗,而布政使是总督的女婿,娶了总督的庶女为正妻。”
“吴家呢?与这些大官的关系如何?”
“吴家与这些大官都不太亲近,他们家族在军中任职的人比较多,我们夜巡人中,也有不少吴家人。”
钟鼎元的段位不高,知道的有限。
二楼,又是一番冷嘲热讽后,房星渊将自己的诗缓缓念出:
并石疏花瘦,临风细叶长。
灵均清梦远,遗佩满沅湘。
李丰衣一对比,确实比蒋兴怀的那首要好很多,上两句描写兰花的形,后两句赞美兰花高洁的品质。
玉秋也微微点头,开口点评了几句。
“蒋兴怀,我的诗怎么样?比不比得过你那首?”
房星渊挑衅般的看着蒋兴怀与穆昆·冠霖,蒋兴怀嘴上不服输,可气势上已经弱了几分。
楼中一些识货的人,也对房星渊恭维了起来,就连玉秋都准备选择房星渊时,一道低沉富有情感的声音响起:
“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
玉秋准备宣布结果的声音卡在嗓子中,楼上的几位贵公子也愣了几秒。
许多人轻声默念这两句,接着身子便颤动起来,佳作,又是佳作!
房星渊的那首咏兰诗确实写的不错,可众人总觉得缺少了什么,而这两句诗一出,让他们的精神一下子亢奋了起来。
所有人都看向了声音的来源,在万众瞩目中,钟鼎元目光沧桑的念出:
“总令摘向韩娘袖,不作人间脑麝风。”
好!
好几位书生打扮的人站起来,大声喝彩。
玉秋美目涟涟,看向钟鼎元的目光柔和了几分。
房星渊不断重复着这几句诗,最终化作一声苦笑。
输了,他输了,这首诗不管是用词用典还是立意,都比他的那首强很多。
他细细品味这,这诗与传统咏兰多写其幽独不同,开篇两句就赋予兰花桀骜人格,让人眼前一亮。
后两句又巧妙的用美人衣袖与名贵香料进行对立,点出了此诗的精髓——即便被采撷佩戴,兰香也拒绝沦为世俗香料的庸俗,将兰花高尚的品质完美地衬托出来。
钟鼎元很懂得把握节奏,在一阵议论之后,他含情脉脉的看向玉秋,沙哑说道:“我这首诗专门为玉秋娘子所作,题目便为《赠玉秋》。”
玉秋听到这话,眼睛都快滴出水来,他就喜欢这种有才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