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布局如同精密的机括,在无声中悄然咬合。
玄武门、朱雀门由可信的将领牢牢把控,感业寺处于严密监视之下,对流民动向的监控也未曾松懈。
狄仁杰坐镇府中,看似平静,心神却如同拉满的弓弦,感应着这座巨大城市每一丝不安的悸动。
日头西斜,将长安城的影子拉得老长,距离那决定命运的午时三刻,仅剩最后一个夜晚。
就在这紧绷的寂静之中,一声极其轻微、却尖锐无比的破空声,猝然撕裂了狄府上空的宁静!
“夺!”
一支造型奇特的短小弩箭,携着一股狠厉的劲风,精准无比地钉在了狄仁杰书房外侧的廊柱之上!
箭尾兀自剧烈震颤,发出令人心悸的嗡鸣。
“有刺客!”
“保护阁老!”
府内护卫的反应快如闪电,瞬间刀剑出鞘,人影闪动,将书房团团护住,更有数名好手如鹰隼般腾空而起,扑向弩箭可能射来的方向——那是府外街对面的一处屋顶。
然而,那里早已空无一人,只留下一片被踩碎的数片屋瓦,证明着方才的确有人在此短暂停留。
刺客的身手极其高明,一击之后,便如鬼魅般融入了长安城纵横交错的街巷之中,无踪无迹。
张承翊第一时间护在狄仁杰身前,目光如电扫视四周,确认再无危险后,才示意护卫将廊柱上的弩箭取下。
弩箭是普通的军制手弩所发,并无特殊。
奇特的是箭杆之上,并未安装箭镞,而是绑着一卷小小的、裹得紧紧的桑皮纸。
“狄公,小心有诈!”张承翊谨慎地提醒。
狄仁杰面色沉静,示意护卫将纸卷小心取下,展开。
纸上没有署名,只有以朱砂写就的六个铁画银钩、却透着一股阴冷邪气的大字:
“顺天应时,可保全身。”
字迹殷红如血,在渐暗的天光下,散发出不祥的气息。
“顺天应时…可保全身…”孙敬之低声念出,脸色微变,“他们…这是在警告老师,莫要逆天而行,若顺应他们的‘天时’(日蚀),便可放过老师?还是说…这是一种最后的招揽?”
张承翊怒极反笑:“好大的口气!死到临头,还敢如此猖狂!狄公,此乃幽冥司黔驴技穷之兆!”
狄仁杰凝视着那八个字,指尖轻轻拂过冰凉的纸面,眼中波澜不惊,反而露出一丝洞察一切的冷笑:“非是招揽,亦非单纯的警告。此乃攻心之计,乱我心神。他们想知道,在最后关头,我是否会对这所谓的‘天意’产生一丝动摇,是否会因这威胁而有所顾忌。同时…也是在试探我对明日之局的把握程度。”
他将纸卷随手丢在案上,仿佛那只是无用的废纸。
“可惜,他们打错了算盘。”
然而,这匿名箭书带来的波澜未平,孙敬之那边又发现了新的异常。
他原本正在最后一次核对明日可能需要用到的各项卷宗证据,尤其是司天监关于日蚀的原始记录副本。
当他将记录与之前留底的草稿进行最后校勘时,敏锐地察觉到一丝极其细微的不谐之处。
“老师!”孙敬之的声音带着一丝急促,他拿着两份记录快步走到狄仁杰面前,“您看!司天监送来的这份正式记录副本,与三日前我们收到的初稿相比,关于日全食持续时间的描述,有改动!”
狄仁杰目光一凝,接过两份记录仔细比对。
初稿上明确写着:“食既至生光,约一刻又三分。”
意指日全食从开始到结束,持续时间大约是一刻钟再加三分之一刻(约合现代18-19分钟)。
而如今这份正式副本上,却变成了:“食甚之时,约一刻。”将持续时间模糊地指向了全食最盛的“食甚”阶段,并且缩短了时间!
一刻钟,约合现代14.4分钟。
这看似细微的差别,在普通人眼中或许无关紧要,但在狄仁杰和孙敬之看来,却蕴含着险恶的用心!
“他们在篡改记录!”孙敬之语气肯定,“缩短并模糊全食持续时间…这是为何?”
狄仁杰眼中寒光闪烁,瞬间明白了对方的意图:“他们在为明日的行动,制造一个更精确、更不容出错的时间窗口!”
他走到窗边,望着窗外逐渐笼罩下来的暮色,声音低沉而清晰:
“若按原始记录,全食时间较长,天地昏黑近两刻钟,变数太多,我们的准备时间也更充裕。而他们将其模糊化并暗示缩短,目的就是让我们,也让可能关注此事的其他人,产生误判!他们会将真正的发难时刻,精准地卡在那个被缩短的、‘约一刻’的‘食甚’之时!打我们一个时间差!在那最黑暗、最人心惶惶的短暂片刻,倾尽全力,发动雷霆一击!”
“好毒辣的算计!”张承翊倒吸一口凉气,“连天象记录都敢篡改!他们在司天监内部,也有眼线!”
“不仅如此,”狄仁杰缓缓道,“这封箭书与这被篡改的记录,一明一暗,同时到来。箭书是威吓,扰乱我心;篡改记录则是阴招,企图在关键时刻误导我们的判断。这说明,我们的对手,不仅猖狂,而且心思缜密至极,直到这最后时刻,仍在不断调整和完善他们的计划。”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张承翊和孙敬之,非但没有被这最后的警告与阴招扰乱,反而更加斗志昂扬。
“然而,他们越是如此,越是暴露了其内心的焦灼与不安!他们怕了!怕我们的布局,怕我们看穿他们的最终底牌!”
“传令下去,”狄仁杰语气斩钉截铁,“一切按原计划进行!但通知桓斌、裴旻诸位将军,明日警醒,敌人发动的时间,可能会比我们预想的更早、更突然!尤其是‘食甚’前后,需万分警惕!”
“另外,敬之,你将这被篡改的记录与原稿妥善收好,这,也是明日朝堂之上,指证他们的又一铁证!”
箭书威胁,记录篡改,这来自幽冥司的最后警告与阴招,非但未能动摇狄仁杰分毫,反而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让他更加清晰地看到了水下潜藏的暗流与杀机。
暴风雨来临的前夜,长安城上空,阴云密布,电光隐隐。
(第149章 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