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两个年轻女孩仓惶离开时未能完全掩住的窃窃私语,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林知意的心湖里激起了层层扩散的涟漪。羞窘只是一瞬,随之而来的是一种近乎破罐破摔的平静。她甚至没有感到多少意外,仿佛潜意识里早已预料到,她和陆延舟之间那日益明显的“不同”,终究无法在众人雪亮的眼睛下完全隐匿。
她坐回办公椅,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滑的桌面。流言已然滋生,像藤蔓般在公司内部悄然攀爬。她可以想象此刻茶水间、工作群里可能正在发酵的种种猜测和议论——“林总和陆总是不是旧情复燃了?”“怪不得最近合作这么顺畅……”“我就说嘛,之前冷战得莫名其妙,现在好得也莫名其妙……”
她本该感到烦躁,感到被冒犯。作为公司的最高管理者,私人情感被下属如此议论,绝非好事。可奇怪的是,除了最初那一丝被窥探的不适,她心底更多的,竟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释然。
仿佛一直小心翼翼藏在暗处的东西,终于被拿到了阳光下,虽然刺眼,却也省去了遮掩的疲惫。她和陆延舟,本就不仅仅是冰冷的商业符号,那些重新流动的情感是真实存在的,无法,也不必永远藏在“工作”的面具之下。
她拿起手机,屏幕依旧暗着,陆延舟没有回复她那条告知谈判结果的微信。他是在忙,还是……也意识到了什么?
就在这时,内线电话响了起来,是周敏。
“林总,延舟科技的赵特助刚刚又来电,确认了一下明天联合技术标准宣讲会的最终流程和时间。另外……”周敏的声音顿了顿,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谨慎,“赵特助特意询问,明天陆总是否需要安排司机,顺便……接您一同前往会场?他说陆总的意思是,既然顺路,可以节省时间,也方便路上最后沟通一下宣讲细节。”
林知意握着话筒的手指微微收紧。
一同前往。
顺路。
节省时间。
理由冠冕堂皇,无可指摘。
但这无疑是在流言已然四起的当下,又添上了一把实实在在的柴火。如果明天他们真的同乘一车出现在公司楼下,出现在会场,那几乎就等于坐实了所有的猜测。
陆延舟知道吗?
他肯定知道。赵特助不可能不向他汇报公司里可能存在的风声。而他,非但没有避嫌,反而主动提出了“顺路接送”。
这意味着什么?
是试探?
还是……一种默许?
默许流言的蔓延?默许他们之间的关系,被放在更公开的层面去审视?
这个认知,让林知意的心脏猛地悸动了一下。一股热流不受控制地涌上脸颊,连耳根都微微发烫。她甚至能想象出陆延舟在吩咐赵特助时,那副平静无波、仿佛只是在安排一件最寻常不过的公事的样子,可这安排背后,却藏着如此清晰而大胆的意图。
他没有用言语表白,没有越界的举动,却用这种看似不经意的工作安排,向她,也向所有人,传递了一个明确无误的信号——他不在意别人的眼光,他默许甚至……推动着这种关系的“公开化”。
电话那头,周敏还在安静地等待着她的回复。
林知意深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飞速权衡着利弊。拒绝?显得心虚,也辜负了他这份不动声色的“默许”。接受?无疑是将自己彻底置于流言的风口浪尖。
几秒钟的沉默,漫长得如同一个世纪。
最终,她听到自己的声音响起,平静得连自己都有些意外:
“好。那就麻烦赵特助安排吧。明天上午八点,公司楼下。”
“好的,林总。”周敏的声音里,似乎也几不可察地松了口气,仿佛完成了一项重要的使命。
挂断电话,林知意靠在椅背上,感觉手心有些汗湿。她做出了选择。在流言与他的默许之间,她选择了后者。
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同行,更像是一次无声的站队,一次对内心真实情感的回应。
她拿起手机,点开那个沉寂的对话框。他依旧没有回复她之前的信息。
但她此刻,却不再需要那条回复来确认什么了。
他的默许,比任何言语都更有力量。
***
第二天上午,七点五十分。
林知意刻意比平时稍晚一些下楼。她今天选择了一套更显专业与气场的藏青色西装,妆容精致,神色平静,努力维持着一切如常的姿态。
然而,当她走出公司大门时,还是敏锐地感觉到,大厅里几个早到的员工目光似有似无地飘了过来,带着掩饰不住的好奇与探究。
而那辆熟悉的黑色轿车,已经稳稳地停在了门口。驾驶座上的是分公司派来的司机,而后座的车窗降下了一半,露出了陆延舟轮廓分明的侧脸。他正低头看着平板电脑,似乎完全沉浸在工作中,对周遭投来的目光浑然未觉。
林知意脚步顿了顿,深吸一口气,拉开后座车门,坐了进去。
“早。”陆延舟从平板屏幕上抬起眼,看向她,目光平静无波,仿佛这真的只是一次再寻常不过的“顺路”。
“早,陆总。”林知意系好安全带,语气同样平淡。
车子平稳地驶离。
密闭的车厢内,弥漫着一种奇特的气氛。两人都没有说话,陆延舟继续看着他的平板,林知意则将目光投向窗外。但空气中流淌着的,不再是尴尬或紧张,而是一种……心照不宣的平静,以及一种被流言包围、却因彼此同在而滋生出的、微妙的同盟感。
他果然知道了。
而他,用他的方式,给出了回应。
他没有解释,没有安慰,只是用最自然的姿态,将她纳入了他的羽翼之下,共同面对外界的风雨。
这种无声的支撑,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让林知意感到安心。
车子汇入早高峰的车流。在一个漫长的红灯前,陆延舟终于放下了平板,揉了揉眉心,状似随意地开口,问的却是工作:
“宣讲稿最后那部分关于伦理框架的阐述,你觉得还有需要调整的地方吗?”
林知意转过视线,对上他深邃的眼眸。那里面没有了昨晚微信里的简短直接,也没有了任何暧昧的痕迹,只有纯粹的、属于工作伙伴的专注。
她忽然明白了。
他的默许,并非要将私情公之于众,搅乱一池春水。他只是在用他的方式,告诉她和所有人,他们之间的关系,无需遮掩,也无惧审视。工作依旧是工作,但工作之外,那些流动的情感,他选择坦然面对。
这种成熟而克制的态度,让林知意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
“我觉得可以再强化一下关于‘动态监管’与‘技术创新’平衡的论述,”林知意收敛心神,进入工作状态,认真地回答道,“尤其是在当前舆论环境下,这一点很重要。”
“嗯,有道理。”陆延舟点了点头,目光重新回到平板屏幕上,手指开始在上面快速地点划修改,“我记一下。”
车厢内再次恢复了安静,只剩下他指尖敲击屏幕的细微声响,和窗外城市的喧嚣。
林知意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看着玻璃上隐约映出的、他专注工作的侧影,嘴角,在无人看见的角度,缓缓勾起了一抹极浅、却无比真实的弧度。
流言如风,无处不在。
但他的默许,如同一座沉稳的山,给了她面对这一切的底气和平静。
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