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立刻在围墙根下更仔细地搜寻起来。
果然,在离墙根不远的一丛枯草下面,他发现了一个比较清晰的鞋印前半部分。
脚印不大,像是胶底鞋,花纹比较常见,但印子还挺新。
他用手比量了一下尺寸,大致记在心里。
麻绳纤维,胶鞋印,加上昨晚的烟头和倒伏的杂草……这些线索串在一起,韩东心里那个模糊的猜测渐渐清晰起来。
果然有外部人员,在夜间利用工具,攀爬围墙,潜入货场!
他不动声色地站起身,拍拍手上的土,像没事人一样继续往前走,心里却翻腾开了。
半夜潜入货场的目地是什么,偷盗物资还好,但如果是搞破坏,那就不太好办了。
他没有在现场过多停留,勘查完现场,他直接去了货场的保卫办公室。
保卫老孙正在看报表,见韩东进来,连忙起身:“韩所,您怎么过来了,有事?”
韩东摆摆手,示意他坐下:“没什么大事,老孙,随便转转,了解一下情况。
最近货场这边,一切都正常吧,没发现什么异常?”
老孙想了想:“都挺正常的啊,装卸、看守都按规矩来。哦,对了,就是前几天盘库,发现少了点零碎东西。”
韩东心里一动,表面却不动声色:“少了东西,什么东西??”
“嗨,不值什么钱。”老孙不以为意地说,“就是一些零散的铜线头,还有几个废旧阀门。
可能是哪个班组领用了没及时登记,或者堆放在角落被当成废品清理了。
没几个,我们已经内部提醒了一下,加强管理。”
线头,阀门,价值不高不低,不过这些可都是有用的工业材料。
韩东立刻把这件事和刚才发现的线索联系了起来。
物品报损,数量不大,未引起重视……这会不会就是那些夜间潜入者顺手牵羊偷走的。
因为量小,所以不容易被发现,被当成了正常的损耗。
他又问了几句报损物品的具体情况和发现的时间,老孙一一回答了,这种情况一直都存在。
不只是最近才有的,以前也有,只不过最近稍微多了一些,大家都没当回事。
离开保卫室,韩东的心情不怎么好,看似孤立的线索,开始隐隐指向同一个方向。
他回到派出所,没有马上把自己的发现和猜测说出来。
事情还没搞清楚,贸然声张可能会打草惊蛇,也可能只是自己多心了,万一真实内部损耗呢。
他独自坐在办公室里,把早上收集到的麻绳纤维和记录的鞋印尺寸仔细收好。
然后,他找出了近几个月的货场物资盘存记录和报损单,一页一页地仔细翻阅起来。
他需要更多的证据来支撑自己的判断。
白天的派出所人来人往,电话铃声、大家的交谈声不绝于耳。
韩东却仿佛置身于一个安静的角落,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眼前的纸张和脑海中的线索上。
如果他的猜测是真的,那么双桥站货场就潜伏着一个不小的安全隐患,可能和之前捯票那帮人一样,内部可能有人帮忙,他必须谨慎。
掌握了麻绳纤维、胶鞋印,又联想到近期报损比例的增加,韩东心里的怀疑越来越大。
他不敢耽搁,当天下午就找了个机会,单独向陈永康所长汇报了自己的发现和分析。
陈所长听完,眉头拧成了疙瘩,手指在桌上轻轻敲着。
他沉默了一会儿,抬头看着韩东:“东子,你的判断有道理。
这些零零碎碎的迹象凑在一起,不像是偶然,货场安全是重中之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你打算怎么办?”
韩东心里早有预案,立刻说:“所长,我想带两个靠得住的人,晚上去东头那边蹲守。
是狐狸,总会露出尾巴,如果真有人打货场的主意,摸清他们的路数,才能一网打尽。”
陈所长点点头,眼神里带着信任和凝重:“行!就按你说的办,人手你定,要谁给谁,需要什么支持直接说。
记住,安全第一,情况不对立刻呼叫支援,别硬来,一定要抓到现行,拿到证据!”
“明白!”韩东答道。
从所长办公室出来,韩东心里有了底。
他首先找到老周,老周经验丰富,沉稳可靠,是蹲守的最佳人选。
他把老周拉到一边,低声把情况和所长的决定说了。
老周听完,咂巴咂巴嘴:“嘿!还真有情况!看来前几天那事不是偶然,是真有鬼,没说的,韩所,我跟你去,非把这帮小子揪出来不可!”
接着,韩东又看中了新来的李卫国,小伙子虽然经验不足,但机灵、眼神好,体力也好,是个好苗子,正好借这个机会锻炼一下。
他把李卫国叫来,严肃地交代了任务,强调了纪律和保密性。
李卫国一听有重要任务,既紧张又兴奋,使劲点头保证:“韩所您放心,我保证听指挥,绝不掉链子!”
蹲守计划定在接下来连续几个夜晚。
韩东选择了货场东头围墙附近一个废弃的、堆放杂物的旧板房作为隐蔽点。
这里视线好,既能观察到围墙那段区域,又不容易被发现。
他仔细检查了板房,清理了观察孔,准备了御寒的旧大衣、暖水瓶、干粮,以及最重要的手电筒和哨子。
第一个晚上,出奇的平静。
三个人挤在冰冷的板房里,轮流通过缝隙观察外面。
夜晚,寒冷是最大的敌人,虽然穿着大衣,但长时间不动,寒气还是直往骨头缝里钻。
李卫国刚开始还很兴奋,瞪大眼睛看着,后半夜就有些扛不住,开始打瞌睡,被老周轻轻踢醒。
韩东几乎没合眼,耳朵捕捉着外面的任何异常声响。
一夜过去,围墙那边除了风吹草动,什么也没发生。
第二天晚上,依旧如此。
枯燥的等待消磨着人的耐心和体力。
老周开始有点嘀咕:“韩所,会不会是咱们真想多了,可能就是内部正常损耗!”李卫国也有些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