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云坊市的秋阳穿过竹帘,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金斑。韩石蹲在洞府门口,将最后一株赤阳草放进竹篓。草叶上的露珠沾湿了他的指尖,带着几分凉意——这是他在落云山后采的第三批赤阳草,终于凑够了炼制回元丹的主药。
阿石,回来了?菡清从洞府里探出头,发间的野菊被风掀起一角,今日采的草叶都蔫了,得赶紧处理。
韩石将竹篓递过去,笑道:无妨,用灵泉泡半日便能缓过来。他望着洞府内新布置的炼丹台,石桌上摆着陶锅、药杵和半袋朱砂——这是他用卖符箓换的,专门为炼丹准备的。
自突破炼气五层后,韩石便将列为了重点。他深知,筑基丹的成败不仅取决于修为,更取决于丹方的完整和炼制的手法。而《后土诀》虽记载了筑基丹的大致配方,却缺了回元丹这味关键辅药——回元丹能快速恢复少量法力,在突破时应对突发状况,是炼气期修士的保命丹。
清儿,去把灵泉打来。他挽起袖子,将赤阳草摊在石桌上,今日便试炼第一炉。
菡清应了一声,提着陶壶走向洞后的灵泉。韩石则取出石锁,轻轻摩挲着锁面的纹路。自得到石锁以来,他总觉得这石头与丹道有某种联系——上次炼制凝露丹时,石锁曾微微发烫,帮他过滤了药草中的杂质;今日炼制回元丹,或许也能得到它的指引。
灵泉打来后,菡清将赤阳草浸在泉水中。韩石则取出凝神花——这是他在黑岩山暗市用十块下品灵石换的,花蕊呈淡紫色,散发着清冽的香气。按照《后土诀》的记载,回元丹需赤阳草三株、凝神花五瓣,辅以三滴(需用晨露浸泡七日的灵玉盛放)。
阿石,水泡好了。菡清将赤阳草捞出,草叶已恢复了些许光泽。
韩石点点头,将赤阳草切碎,与凝神花混合。他的指尖泛着淡淡的土黄色灵光——这是《后土诀》的控火术,能精准控制火候。他将混合后的药草倒入陶锅,架在炼丹炉上。
嗡——
炼丹炉发出轻鸣,炉壁的符文次第亮起。韩石深吸一口气,运转《后土诀》,将法力注入炉中。按照记忆中的步骤,他需先将药草至半焦,再加入清露,最后用封丹术凝聚丹丸。
然而,当药草在炉中翻涌时,韩石突然察觉到一丝异样。石锁在怀中发烫,锁芯的温度透过布料传来,像是在提醒他什么。他皱起眉,停下控火术,凑近炉边查看。
怎么了?菡清凑过来,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药草的颜色......好像太深了。
韩石点点头。正常情况下,赤阳草炒至半焦时应呈暗红色,可此刻却泛着近乎黑色的光泽。这是火候过猛的征兆——若继续下去,药性会被烧尽,回元丹必然失败。
是火候的问题。韩石沉声道,石锁提示我,炉温太高了。
菡清有些疑惑:你不是能精准控火吗?
炼丹炉的材质不同。韩石解释道,这炉子是坊市买的,导热比预期的快。石锁能感知到药草的承受极限,比我更准。
他调整了法力输入,将炉温降低两成。石锁的温度渐渐回落,药草的颜色也恢复了正常的暗红。韩石继续控火,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炼丹最考验耐心,稍有差池便会前功尽弃。
阿石,你看!菡清突然指着炉边。
韩石转头,只见炉壁上凝结着几滴淡金色的液体——这是,回元丹的精华所在。按照《后土诀》的记载,丹露越多,丹丸的品质越高。
成了!韩石眼中闪过一丝喜色,快,收丹!
他迅速结印,封丹术的符文在炉口凝聚。药草的香气瞬间爆发,丹露化作三颗黄豆大小的丹丸,落入早已准备好的玉盒中。
韩石打开玉盒,三颗丹丸泛着淡金色光泽,表面还沾着细小的药渣。他拿起一颗,放入口中——一股暖流瞬间涌遍全身,法力竟恢复了三成!
品质一般,但能用了。他笑了笑,至少比辟谷丹强。
菡清凑过来看:能卖多少钱?
坊市的百草堂收回元丹,三颗换五块下品灵石。韩石将丹丸收好,足够我们半个月的开销了。
他望着石锁,锁芯的温度已完全平复。这次的炼丹虽不算完美,却让他掌握了控火的诀窍。更重要的是,他意识到石锁不仅能提纯灵气,还能辅助判断药性和火候——这对丹道来说,是无价之宝。
清儿,他轻声道,明日我们去坊市卖丹。剩下的药草,还能再炼两炉。
菡清点点头,眼中满是期待。她知道,韩石的丹道之路,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