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一点,监控小组报告,那辆银色无牌面包车再次出现,驶入“老王废品回收”大院。
凌晨一点,电台里传来急促的声音:“目标车辆出动!车上三人,往南苑小区方向去了!”
“各组注意,跟上!等他们动手,人赃并获!”老马对着话筒下令。
指挥中心气氛紧张。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凌晨一点四十分,电台里突然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呵斥声和金属碰撞声!
“抓住了!三个全摁住了!正在作案!缴获电瓶六个,工具一批!”
老马长长舒了口气,脸上露出笑容:“干得漂亮!”
后续的审讯和清查工作持续到天亮。抓获的三名嫌疑人对多次盗窃电瓶并伤人事实供认不讳,并供出了另外两名在逃同伙和销赃渠道。一个流窜作案的盗窃团伙被成功打掉。
第二天上午,南城所里洋溢着一种轻松的气氛。老马逢人便夸陈默思路准,定位快。同事们看陈默的眼神更多了几分信服。
陈默却没什么表情。他坐在档案室里,面前摊开的是昨天没看完的刘建国案卷宗,旁边放着手机。他在等市局老李的消息。关于“蓝海”商店的那份报告,不知道有没有引起重视。
下午,手机终于响了。是老李。
“陈默,你提供的‘蓝海’商店线索很有价值。”老李的声音听起来比之前凝重,“我们初步核查,这家商店的水很深,实际控制人可能涉及境外资本,而且与刘建国失踪前接触过的几个外围人员有间接资金往来。支队决定,将‘蓝海’商店作为‘屏障’项目一个新的重点调查方向。”
“需要我做什么?”陈默问。
“暂时按兵不动。对方很警觉,我们需要更充分的准备。你先处理所里工作,有进展我会通知你。保持通讯畅通。”
电话挂断。陈默放下手机,目光重新落回刘建国的卷宗上。基层的盗窃案可以靠摸排和监控快速解决,但隐藏在深处的“屏障”,则需要更耐心的布局和更锐利的刀锋。
他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几个关键词:蓝海商店、精密仪器、境外资本、刘建国、特殊合金。
然后,他合上卷宗,起身走出档案室。院子里,阳光正好,几个民警正说笑着押解嫌疑人去做体检。
南城派出所的日常像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处理完电瓶盗窃团伙的后续事宜,新的警情又接踵而至。邻里纠纷、小额诈骗、醉酒闹事……卷宗一份份堆上陈默的桌头。他埋首其中,高效地处理着,但一部分注意力始终维系着市局那边关于“屏障”项目的静默。
一周后的下午,陈默正在核对一份调解协议书,老马端着泡满枸杞的保温杯晃悠进来,眉头皱着。
“陈默,先放放手头这个。刚接到报案,文化街那家‘永瑞钟表店’被撬了,丢了几块老怀表,店主老头情绪挺激动,说是祖传的宝贝。你去看看现场,安抚一下,按流程处理。”
文化街是云城的老街,多是些经营古玩字画、传统手艺的店铺。永瑞钟表店门脸不大,木质招牌上的漆色已经斑驳。陈默带着辅警小王赶到时,一个穿着灰色中山装、头发花白的老者正颤巍巍地指着被撬坏的卷帘门锁,向先到的片区民警激动地比划着。
“警察同志,一定要抓住贼啊!那几块表不值几个钱,但是是我爷爷那辈传下来的,有年头了!”老人姓吴,是钟表店的第三代传人。
陈默示意小王记录,自己则戴上手套,开始勘查现场。卷帘门锁是被专业的撬棍类工具暴力破坏的,痕迹较新。店内空间狭小,摆放着各种新旧钟表,空气中弥漫着机油和旧木头的味道。靠墙的玻璃柜台被砸碎了一个角,里面原本摆放怀表的绒布垫子空了几块。
“几点发现被撬的?”陈默问吴老。
“上午我一般十点开门,今天一来就看到这样了!昨晚九点我关的门,锁得好好的!”吴老语气焦急。
陈默观察着柜台被砸的位置和力度。窃贼目标明确,直奔这几块老怀表,对旁边一些价值更高的现代腕表却视而不见。他蹲下身,仔细查看柜台周围的脚印和地面痕迹。店铺地面是老旧的水泥地,积着薄灰,除了吴老和先期到达民警的杂乱脚印外,在柜台破碎的玻璃渣附近,提取到几个相对清晰的鞋印,花纹特殊,像是某种工装鞋。
“店里有没有监控?”
“有一个,”吴老指着墙角一个不起眼的小摄像头,“但年头久了,时好时坏,不知道昨晚录上了没有。”
陈默让小王去调取监控存储设备。他则继续在店内巡视。窃贼是从正门进入,作案后也是从正门离开,行动路径简单。但在靠近店铺最里面一个堆放杂物的角落,陈默的脚步停住了。角落有个半人高的老式木质摆钟,钟摆静止着。摆钟旁边的地上,有一小撮不同于店内灰尘的暗红色泥土颗粒,非常细小,不仔细看极易忽略。
他用证物袋小心收集了泥土样本。这时,小王拿着一个老旧的硬盘过来:“默哥,监控调出来了,但昨晚九点以后的录像文件损坏了,打不开。”
技术队很快抵达现场,进行更详细的取证。初步判断,这是一起有针对性的入室盗窃案,窃贼具备一定的开锁或破坏技能,熟悉钟表店内部布局,目标明确为那几块特定的老怀表。
回到所里,陈默将现场情况和提取的证物——鞋印照片、泥土样本——录入系统。吴老登记失物清单时,特别强调其中一块银壳怀表背面刻有模糊的帆船图案,是其曾祖父当年跑船时所用,意义非凡。
这起案子看似普通,但几个细节让陈默觉得有些异样:目标选择(特定老怀表而非更值钱物品)、监控的巧合性损坏、以及那撮奇怪的暗红色泥土。
他想起林震笔记中关于“反常细节”的强调:任何与常规模式不符的点,都可能是突破口。
下午,技术队那边传来对鞋印的初步比对结果:鞋印属于一种市面上较少见的工业防砸鞋,常用于建筑工地、矿山等环境。而那份泥土样本,经过快速检测,成分特殊,含有某种较少见的矿物质成分,具体来源有待进一步分析。
建筑工地?矿山?陈默脑中闪过一个念头。他打开内部数据库,搜索近期涉及类似鞋印或具有工地、矿山背景人员的盗窃案,但未有直接匹配。